苏教版语文必修1-5说课稿 下载本文

4鸟啼 说课

一、说教材:《鸟啼》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生命之歌”板块中的一篇文章。该文写于1919年,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到一年,那场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肉体和心灵创伤,战争的阴影在欧洲人民的心中始终挥之不去。面向人类如此惨烈的死亡、欧洲人民对战争的心理阴影,劳伦斯通过描写严冬消逝、春天来临之际鸟儿的啼鸣,表达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劳伦斯在本文运用拟人、象征等手法,将鸟人格化,把自然当人看待,展示了自己对死亡与再生独特的思考: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非此即彼,在本质上不可兼得;同时,他充分肯定了生命的价值,春天必然来临,谁也无法阻止生命的冲动,无法阻止我们对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二、说学情:通过本专题的三篇文章的学习,他们对“珍爱生命”这一主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但学生平时阅读比较多的是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对哲理性散文了解甚少,更缺乏鉴赏这类散文的能力。面对这样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他们理解上还有一定难度,对“珍爱生命”内涵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说教法、学法: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质疑、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自主的阅读、鉴赏散文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了解本文描写、抒情、议论的内容; 2.通过文本研习,知道“鸟啼”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3.通过讨论探究,引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二)重点:体悟、理解作者的生死观;难点: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研究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三)准备: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包括作家作品、生字生词、熟读课文、质疑),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四)教学实施:一、导入: 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他绝望得曾想要放弃一切,是地坛接纳了他,他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与地坛的交流中,领悟了生与死,感人至深。今天,劳伦斯又带着一篇生命的赞歌来到了我们面前,这就是鸟啼。(板书课题)二、新授(一)整体把握: 1.那么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散文,从中领略那生命的激情。(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朗读课文) 2.学生质疑: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同学们读完后有不懂的地方请尽管提出来。(学生自由提问)3.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了解本文描写、抒情、议论的内容;(2)通过文本研习,知道“鸟啼”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生死观;(3)通过讨论探究,引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4.本文的题目是“鸟啼”,那本文通过鸟啼主要揭示了什么哲理呢?大家能不能找出全文的文眼呢?(二)文本研习: 1.“向死而生”的含义是: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的生活。作者在本文要展示自己的生死观。生与死本是极其抽象的概念,但为什么本文读来却并未有这样的感觉?作者又为什么用“鸟啼”作题目呢?鸟啼,历来我们就不陌生,中国传统诗词中更是信手拈来。但劳伦斯笔下的鸟啼更多了一分震撼。请大家听课文1—5段的示范朗读,看看劳伦斯笔下的鸟啼有何特点。文章第一段描绘了这样一副图景:由于寒冬,遍地鸟尸。面对惨烈的死亡,鸟儿们何去何从呢?它们没有选择永久的沉寂,反而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勇敢的啼叫,那是新生命的象征,那不是简简单单的生,而是向死而生!介绍背景:其实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也面对着惨烈的死亡,本文写于1919年,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到一年。面向人类如此惨烈的死亡,面对欧洲人民对战争的心理阴影,作者希望人类能和鸟儿一样向死而生! 2.鸟啼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启示? 面对着向死而生的鸟儿,作者得到了启发,于是文章的后半部分充满了议论与抒情。小结:劳伦斯在本文中展示了自己的生死观: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但强调的是生,那种面向死亡勇敢的生,不可阻挡的生。让我们牢牢记住四个字:向死而生;也牢牢记住这篇生命的赞歌。(三)拓展延伸 珍爱生命仅仅是活着吗?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也展示了自己的生死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是的,该怎样活着呢,即人怎样活才更有意义。你们认为怎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呢,不妨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自然界中万物也都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自己生命的精彩,植物中的草,在石缝中顽强的生长,创造生命的奇迹,动物中的蚂蚁,在火海中惨烈的求生,展示生命的悲壮。(四)总结:我们一直沉浸在热爱生命的氛围中,这令我想起了一首自己特别喜欢的诗,就把诗的其中两节作为我们今天这堂课的总结吧。我有着向命运挑战的个性,虽是屡经挫败,我决不轻从,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那上面仍会刻着:热爱生命。(五)作业 摘录本专题文中关于珍爱生命的警句,搜集几则古今中外名人关于珍爱生命的论述,与同学交流并讨论其意义。作为高一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展示自己生命的精彩呢?写一篇随笔。 五、板书设计: 鸟 啼 劳伦斯

(1-5)鸟啼的场景 鸟尸 啼叫 ↓ ↓ (6-15)生与死的思考 向死 而生

25

5《一个人的遭遇》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所说的篇目是《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现就教材,学生,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主要通过描写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四十几岁的男人家破人亡,内心受到巨大创伤,再现战争的残酷。本专题要求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探讨,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能说出战争对人类的摧残,从而正视战争,珍视和平。

二、说学生1学生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有一定认识。2学生接触过小说,对小说的综合分析能力不强。 三、说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并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提升人生境界”,并结合本课自身特点,我想本课可以有很多目标:如(1)把握小说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3)探究人物内心;(4)揣摩人物语言;(5)鉴赏细节描写??

四、教法学法1、课前要求:通读全文,把握情节2、课堂中:师生共同确立本课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体验学习过 五、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 依据:本文篇幅较长,只有了解了故事情节,才能完成课堂中的合作、讨论、互动活动;同时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有利于为学生减负,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2.导入课文 采用“移情法”,观看图片使学生对战争有了一定的直观感受,有利于学生很快进入小说情景中。 具体操作:人们都说“水火无情”,但我还想跟同学说战争也同样是无情的,请大家跟我一起看几组镜头。(播放)镜头里的画面可以说让我们触目惊心,战争给人类带来了莫大的灾难。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肖洛霍夫一起走进一个在战争中饱经灾难的人的内心世界。3.交流读后感受 在请学生谈自己读后感受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思考对题目的理解以及小说在写法上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地方。 补充:学生在交流感受时可能会谈到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太悲惨了,也可能谈到小说情节波澜起伏,还可能谈到有关小说题目的问题等等,总之,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明确本课需要探讨的问题。

6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说课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主人公的战争遭遇,从而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2、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3、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破坏,体会本文的主题。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2、理解本文的问题与主旨的关系。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战争是什么?是一颗子弹贯穿身体时在地面上翻滚时,那种彻底的疼痛和将死的恐惧吗?是一枚炮弹在眼前炸开时意识的丧失和肉体的摧残吗?世界上的枪炮声并没有平息,生命依然在流血??然而,那些战争的追随者们可曾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举起手中拿罪恶的武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来感受一位17岁少年的生命悲歌!(二)、作者简介:伯尔,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是家中的第八个孩子,自幼家境贫寒,渡过了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二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在俘虏营中渡过了六年,后被保释。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波罗姆》。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战争,1985年他去世以后,连联邦总统都亲自为他抬棺材送行。(三)文本研习:一:题解: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这个典故你知道吗?作者在这里引用有什么作用呢?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希腊人在此立碑纪念,铭文“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 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是铭文的起句,伤兵在美术课上按老师的要求用六种字体将这段铭文写在黑板上。铭文典故原指斯巴达战士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而本文的伤兵则充当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炮灰,最终成为残废人。小说已此为题,揭示了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是使许多青年成为战争炮灰的根源。奠定了整篇小说的批判和反思基调。 二:小说三要素环境: 战地医院,盟军攻入德国,夜晚,火光冲天,炮声不断 人物: “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到底受的什么伤,究竟在什么地方。思考: 1、“我”最终证实了这就是自己的母校,同学们能从课文中找出证据吗?(小组讨论)2、课文始终在描写学校的环境,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看到自己失去双臂和右腿,“我”为什么“猛地仰面躺了下来,不能支撑自己”? 4、最后,“我”有没有明白自己的遭遇?为什么要以“牛奶”来结束全文? 5、小说中的 “我” 是个什么样的人?(五)扩展延伸: 《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比较阅读 主题比较:作品的主题都是反战;人物命运比较;表达形式比较;本文“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而且构思巧妙,反战视角独特: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六)总结:当我们结束这一课的时候,世界上的枪炮声并没有停止,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吞噬新的生命,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战争的罪恶,思考战争给人带来的伤痛。 (七)布置作业:写一段关于对战争的感受。(100字左右)

26

7《六国论》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六国论》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

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六国论》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论证严密,它以结构上的独特个性,奠定了现代论文“三部曲”程式的基础,与贾谊的《过秦论》交相辉映,在我国古代政论文中各呈异彩,因而受到后人的称道,可为我们师法。基于选修课的基本要求,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根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并实践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学习并实践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论证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3、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由于学生对于作者苏洵,以及作者写作背景的陌生,因此对文章写作目的的把握难以准确,对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思想感情难以体会,所以我把了解作者创作意图,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确定为这篇课文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想要使学生实现“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目标,我一直主张对课本中的文言文做到“字字落实”,“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上我选择了研讨法,着重指导

学生预习,指导学生首先使用朗读法、勾画圈点法、批注法等学习方法进行预习,然后组织研讨。 三、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预计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用苏洵大器晚成的求学经历故事导缩小学生与历史人物、文言文的疏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洵的求学经历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 (二)作者介绍 调动学生平时的积累,师生一起交流,补充,获得相关的知识。先交给学生,然后再交流,补充。这样既避免了“一言堂”,也能够培养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在预习中注意积累,做个有心人。 (三)检查预习情况,用研讨法解决字词问题,疏通文意。 把归纳文言基础知识作为作业,指导学生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五个方面进行归纳,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这种归纳方法也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常规工作。 第二课时

在鉴赏文章时,我特别注重教学的出发点,应该从学生的学出发,而不是从老师的教出发,教学的思路遵循学生的欣赏思路,我努力帮助学生习得鉴赏文章的正确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从感性走向理性,在理性认识中步步深入,逐渐拓展。而这正是《课标》对选修教材的教学要求。

第一步,我问学生读完课文后感受到的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是对课文的最直观的感受,是感性的。因为《六国论》特征明显,不足600字的文章,不枝不蔓,脉络清楚。 第二步,我请学生讨论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呈现出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地特点。在交流讨论内容时,带领学生完成文章结构图,引导学生从感受出发,剥茧抽丝,一步一步有意识地感受文章的特点。让他们从感性走向理性,学习这篇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部曲”议论范式。学习对比论证的方法,着重体会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感受逻辑的力量。 仅仅就文本分析文章结构,往往流于肤浅,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将学生的鉴赏推向深入,第三步,我引导学生将《六国论》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等和学过的《过秦论》进行比较,进一步深化理解。课后把仿照《六国论》的结构安排,用现代汉语改写《过秦论》作为作业,这样让学生不仅学习,而且实践,既加深理解,巩固成果,又把“读”与“写”沟通起来,实现教学目的。最后,通过分析课文最后一句中四个“后人“的理解,引出写作背景,了解苏洵的写作目的。了解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在对文章的分析中板书文章基本结构,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板书:

六国论

苏洵

提出问题 弊在赂秦

分析问题 赂者

不赂者

解决问题 封、礼、并力

27

8《阿房宫赋》

唐诗在古典文学中独领风骚,唐朝一些散文也是千古流传的名作,今天我的说课就是唐朝杜牧的《阿房宫赋》。 一、 分析教材

1、教材的特点及在本单元的地位。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阿房宫赋》为晚唐文赋,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赋讲究铺陈和声韵,而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韵文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2、教学目标和确立的依据: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以浪费为耻,引以自戒。 知识目标:了解赋的特点,学习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 能力目标:培养文言文的记诵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本课作者极尽铺陈秦始皇的奢侈和残暴,在结尾处点明主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作者借秦始皇讽喻唐朝皇帝吸取教训,这篇文章是指向统治者的。学生从中学到的是要艰苦朴素,不能奢侈浪费。《阿房宫赋》的语言绚丽多姿,朗朗上口,运用了排比.比喻、对等修辞方法。中学生正处于语言积累时期,鉴赏语言的能力非常重要,潜移默化积累语言知识,不但能提高语文素质,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篇句句精彩,更适合诵读,语言的学习规律证明诵读是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强调诵读无疑是育人之长久大计。 3、教材重点、难点 : ①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何在?② 本文的结构层次

二、说教法。《阿房宫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取讨论法、发现法、联想法。用讨论法是为了培养学生探讨学问的好习惯,这是练习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发现法是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联想法练习思维的发散,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为创造思维打下基础。学习课文,内容主要采取诵读法,语言学习的规律是模仿,模仿很大成分上要背诵,实践证明背诵确实提高了语言学习的质量,这样做是事半功倍的。 三、说学法。 教法是为学法服务的,因为教法只有在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教师要研究学法。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背诵时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意义记诵法,因为高中学生正处于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时期,记诵要和理解结合在一起,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导语:引出本文 ,讲文体特点及古今赋的区别 (二) 用课件展示课题《阿房宫赋》让学生背诵全文(课前已做过预习) (三)课文背诵小测试。这是一个强化过程,学后马上检测,斯金 纳强化律证明及时强化学习效果要比不强化或后强化好。(用课件显示强化内容) (四)由学生讨论总结主要内容: 第一段写阿房宫的来历,阿房宫的外在形势,阿房宫的本体建筑,突出阿房宫的雄心壮观。 第二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秦始皇的奢侈生活。 第三段秦朝的灭亡,揭露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第四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课件设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段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如第三段用一幅画表述秦朝的灭亡,第四段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五)迁移练习。 采用联想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说出杜牧的诗。《过华清宫》《秋夕》《江南春》《清明》《山行》《泊秦淮》等。提问学生哪一首和本文的主旨相同。(用课件放动画) (六)布置作业。(课件结尾)

板书

阿房宫赋

建筑 生活 灭亡

教训

雄伟 奢侈 残暴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