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13.小明用照相机拍照时,想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使照相机离物体______ 一些。小明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 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的大小______。 14.开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本题每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5.“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中减弱噪声.

16.如图,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三、计算题

17.一个铁球的质量是3.95kg,体积为8×10﹣3m3,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1)试鉴定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此球是空心的,空心的体积是多大?

18.某测量员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5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5s再次听到回声,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已知当时声速为340m/s) 四、实验题

19.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如图所示,是实验中使用的天平。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橫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

(2)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___。 (3)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B.用量筒量出部分盐水的体积V

C.将量筒内的盐水倒入烧杯内后,用天平测出烧杯中盐水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会导致所测量盐水的密度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因为:_____。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像的大小比物体________·

(2)如果想使上题中光屏上的像变小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____(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3)实验中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如果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稍小的凸透镜,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则光屏需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则光屏上成像的位置比没变短时成像的位置偏_______ (填“上”或“下”).

2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找来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一于小孔前的某一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小明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右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是:_____; A.小孔扎成了三角形 B.小孔扎成了正方形 C.小孔太大 D.小孔太小

(2)换了易拉罐重新正确制作并操作后,小明看到了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该像是烛焰的_____立(选填“正”/“倒”)_____像(选填“实”或“虚”);

(3)实验中观察到烛焰的像偏小,为了增大烛焰的像,在不更换原有易拉罐的情况下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

(4)晴朗夏日的树下,小华惊喜地看到地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经与同学讨论,一致认为是太阳经树叶间的细小缝隙而成的像。但圆形光斑的大小不一样,其原因是_____。 22.小明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时,小明将热水倒入烧杯中而不是直接用冷水做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 时间/min 温度/℃ 0 90 1 92 2 93 3 95 4 96 5 98 6 98 7 98 8 98 9 98 10 98 (3)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水中上升的气泡里的主要成份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4)小明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23.某中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吗?”进行探究,设计并进行了实验,用到的器材有:耐高温的广口玻瓶或烧瓶、密封盖、小铃、细铁丝或棉线.如图所示: (1)将瓶口紧密封盖,摇动小铃,_____听到铃声.(填“能”或“不能”)

(2)对烧瓶加热,密封瓶盖与瓶口间稍有空隙,经过一段时间,拧紧瓶盖并停止加热.冷却后,瓶内近似真空状态,再摇动小铃,比较听到的两次铃声的变化,可知_____.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4.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3)小球在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A. B. C. D.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D D D D D A D 二、填空题 11.8:3 8:3 4:9 12.镜头;倒立 13.近 2 不变 14.(1)升华;(2)熔化 15.声源 传播过程 16.25 三、计算题

17.(1)此球是空心的;

(2)若此球是空心的,空心的体积是7.5×10﹣3m3. 18.55m. 四、实验题

19.零刻线处 右 测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偏小 把水倒入烧杯时,量筒中会有水残留 20.大 左 左 上

21.(1)C;(2)倒立;实;(3)蜡烛离小孔近一些;(4)树叶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 22.缩短加热时间 98℃ B 不可行 23. 能 铃声变小 声音传播需要依靠介质

24.变速 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 小于 EF C.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全碳气凝胶”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密度最小的材料,密度只有3kg/m3.某型号汽车发动机采用质量为120kg、密度为6×103kg/m3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若采用“全碳气凝胶”制造,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 A.6g

B.60g

C.600g

D.6000g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C>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C>ρ水

3.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框内放人乙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 )

A.甲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乙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C.甲是凸透镜,可用于娇正远视眼 D.乙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4.有一款自行车,座椅后连接的微型投影仪可以将转弯、停止等提示信号投射到骑行者的后背上,因其独特的安全设计和GPS导航功能备受人们的青睐。关于这款自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骑行者后背上所成的像是虚像

B.投影仪的镜头到骑行者后背的距离大于镜头焦距的二倍

C.从骑行者背后不同方向都能看见所成的像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D.骑这种自行车最好穿黑色的衣服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 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变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