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污染途径与及控制措施 下载本文

来自于黏合用胶、人造革、漆面和皮革等,甲醛主要来源于坐椅套、车门衬板等针织品。

污染源二:发动机长时间用转之后,不但其产生的热量会增加车内污染物的挥发,而且它本身产生的胺、烟碱等物质也会对乘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污染源三:很多消费者买车之后喜欢在车内摆放一些毛绒玩具、靠垫等装饰物,但如果这些饰物是劣质商品就会增加车内“甲醛”的释放源。一般来讲,车内装饰越多,产生车内空气污染的可能越大。另外,一些人喜欢在车内喷洒香水,很多香水是化学合成物,其本身就含有害物质,这样只会加重污染。车主在购买爱车后,不要随意对车内进行装饰,不要为了得到经销商提出的送装饰的优惠,就把劣质内饰等污染源引进车内,如果非要在车内摆放一些东西,要注意选择使用无污染或有害物质含量低的装饰品,以有效避免污染发生。 1.12汽车室内霉菌造成的污染

霉菌属于室内空气中的生疾病,如哮喘、痢疾等。夏季桑拿天天气闷热,潮湿,气压变低,霉菌孽生,成为夏季哮喘常见的原因。物性污染,是一种能够在温暖和潮湿环境中迅速繁殖的微生物,其中一些能够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呼吸道及肠道疾病,如哮喘、痢疾等。

1.2汽车尾气污染物的种类

近年来,机动车废弃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机动车废弃排放主要有油箱泄漏、燃料蒸发、和排气管排放三种方式,它们所放出的成分比较复杂,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污染物对

人体的影响以危害。 1.21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种类

汽车排放物中的化学超过200种,但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HC)、硫化物、微粒等。它们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产生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产生酸雨、黑雨等现象。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造成各种疾病,严重损害呼吸系统,并且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CO)是汽油、柴油等HC燃料跟空气燃烧的中间产物,主要是在发动机中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由于汽车燃料不完全燃烧而产生,混在内燃机废气中排出。当汽车负重过大、慢速行驶时或空挡运转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废气中一氧化碳(CO)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低的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670,它的溶解度很小。一氧化碳(CO)在水中溶解度很低,但易溶于氨水。空气混合报账极限为12.5%—74%。一氧化碳(CO)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也可以作为燃料。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是在高温下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反应形成的。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空中的氮将完全氧化,形成NO2:如果氧化不完全,将形成NO。柴油机的气缸内主要形成的是NO,生成量决定于3个可逆反应;N2和O在高温作用下产生N和NO;N和OH在高温作用下产生NO和H。

氮氧化物生产的3个条件是:燃烧室内有过剩的氧气、燃烧过程的高温和高温持续时间。

燃烧室内有过剩的氧气:由于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特点,在燃烧室内局部总会存在有过量的氧气,这就给氮氧化物生成提供了一个条件。过剩的氧气量越多,形成氮氧化物数量增加的可能性越大。

燃烧过程的高温;由于柴油机压缩比较高,膨胀过程进行得很充分、使柴油机燃烧室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差异很大。燃烧最高温度越高,生成的氮氧化物量也就越多。

高温持续时间:从化学的动力学来看,氮氧化物的生成速度和分解速度相对于内燃机燃烧过程持续时间来说是比较缓慢的,最高温度持续时间越长,生成氮氧化物数量越多。柴油机通常转速较低,最高温度持续时间较长,氮氧化物生成量较多。

氮氧化物

不论是汽油机在任何工况下运转,排气中总会含有一定数量的未燃氢化合物HC。主要成因是:(1)气缸激冷面。混合气燃烧是靠火焰传播进行的,当传到缸壁0.05~0.5mm那层气体不能燃烧,在1.0mm缝中也不能燃烧。(2)燃料不完全燃烧,混合气过浓过稀,残余气体稀释,使火焰传播不完全,甚至断火。例如在怠速、小负荷、过度工况的时候,此外点火系不好,充气温度低和充气量均匀性差,残余气体多。(3)气缸打扫过程。由于扫气作用,一部分可燃混合气不经汽缸就排到排气管。HC是既有未燃的燃料,也有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和部分被分解的产物,所以一切妨碍燃料燃烧的条件都是HC形成的原因。根据废气分析表明,排气中的HC成分十分复杂,除了饱和烃、不饱和烃和芳香烃外,还包括有部分中间氧化物如醛、酮、酸等。这是因为燃料的氧化过程是复杂的,不是直接

生成CO2和H2O,而是经过一连串的化学反应才生成的。从化学反应方面分析,在反映过程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的中间产物,若这些中间产物进一步氧化的条件不适应,就可能出现部分氧化而使HC的排放量增加。由于它的生成原因较复杂,目前还很难通过燃烧反应试进行计算分析。汽油机的HC排放量远大于柴油机。汽油机向大气排放的HC主要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由排气管排出55%—65%.

1.22汽车尾气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一氧化碳(CO)对人体的危害:

一氧化碳中毒,即指人体在短时间内吸入过量一氧化碳所引起的中毒。一氧化碳,化学式CO,无色无味气体,为有机物氧化或燃烧的中间产物。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结合能力为氧气的500倍),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候会危及性命。按中毒程度可分为三级:

(一)轻度中毒患者有剧烈的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原有冠心病的患者可出现心绞痛。血液浓度可高于10%。

(二)中度中毒患者昏迷,对疼痛刺激可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可迟钝,腱反射减弱,呼吸、血压和脉搏可有改变。经治疗可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血液浓度可高于30%。

(三)重度中毒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患者可呈去大脑皮质状态:患者可以睁眼,但无意识,不语,不动。不主动进食或大小便,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并有肌张力增强。常有脑水肿而伴有惊烦、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