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外包主要风险及其内部控制三篇.doc 下载本文

业务外包主要风险及其内部控制三篇

第1条

业务外包的主要风险及其内部控制业务外包的主要风险及其内部控制业务外包是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将其部分日常业务委托给企业外部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承包商)的一种业务运作。

外包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外包活动已经广泛应用于电信、手机、金融等行业,为企业提供活力,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获取外部稀缺资源、提高运营效率。

然而,由于外包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风险。

因此,企业应制定和完善外包制度,加强外包风险管理,从而有效规避风险,充分发挥外包优势。

1 、外包风险外包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 从外包活动的流程来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制定外包实施计划、审批、承包商选择、签订外包合同、组织实施外包活动、外包流程管理、验收、会计控制等。

各环节组织不当会给企业带来风险,这直接关系到能否给企业带来预期的利润增长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1)外包业务选择不当的风险在外包业务决策中,企业应该

首先回答的问题是外包哪些业务。

一般来说,企业应该尽最大努力选择与核心业务关系不大、相对独立于外包的非核心业务。

然而,在实践中,公司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的界限并不明确,管理层受到其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限制。不适合外包的业务有可能被外包,从而使企业失去核心竞争力,这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2)外包承包商选择不当外包承包商的选择将对外包业务的有效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企业没有建立重要业务外包的外包承包商选择机制,或者外包承包商的决策权过于集中,容易因失去权力平衡而导致商业贿赂。外包承包商定价过高,从而使外包成本超过外包带来的收益,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外包承包商缺乏资质审查制度,对承包商专业能力、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信用水平缺乏了解等。如果外包承包商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员工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专业资质,且缺乏相关项目的经验,导致双方存在严重分歧并陷入法律纠纷。

(3)在确定不完全合同风险的承包商后,企业应及时与选定的承包商签订外包合同,约定外包的内容和范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服务和质量标准、保密事项、成本结算标准、违约责任等事项。

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合同条款未能对外包风险做出明确约定,承包商违约责任未明确界定,导致企业陷入合同纠纷和诉讼。外包合同价格不合理或成本过高,给企业造成损失。

(4)外包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承包人在合同期内由于市场变化等原因无法保持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导致外包失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承包商未能按照外包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持续提供合格的产品或服务,导致企业难以充分发挥外包优势,甚至遭受重大损失。控制不力导致了商业秘密的泄露。

企业与外包承包商签订协议后,往往不进行后续监督管理,从而使外包活动失控。

承包商陷入财务困境,无法及时提供外包产品或服务。承包商未能持续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产品。承包人未按照合同规定严格履行保密义务,泄露企业商业秘密的。

2 、外包内部控制措施在评估外包各方面的风险后,企业应根据外包内部控制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主要从六个方面加强控制。

(一)不相容岗位的分离通过对外包流程的梳理,企业应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避免外包实施中的欺诈行为。

外包不相容岗位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外包的申请和审批; (2)外包的批准和实施; (3)外包合同的订立和审查; (4)实施外包及相关会计记录; (5)付款申请、审批和执行。

(2)授权审批企业应建立业务外包审批制度,明确授权审批、

各部门审批范围和权限的方法和程序,确保申请、审批、执行和监督等程序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运行,禁止越权审批或越权审批。

审批业务外包实施方案时,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重点对比分析项目在自我管理和外包条件下的风险和收益,确定外包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涉及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大业务外包,因其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应提交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审批。

(3)选择最佳承包商选择承包商对外包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在选择承包商时应注意两个方面。首先,对候选承包商的调查主要包括(1)合法性。

候选承包商是否是依法设立和合法经营的专业服务机构,是否有相应的业务范围和固定的办公场所。

(2)职业资格。

承包商是否具有相应的专业资质,员工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和资质,是否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企业应指派有能力的专业人员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形成调查和评估报告。

第二,引入竞争机制。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公开招标选择高质量的承包商。 其次,可以选择许多企业作为承包商,这样可以减少一方因服务失误给企业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