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下载本文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教改方案)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1、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本课程属于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培养数控技术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具备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和工艺分析、数控编程与操作的能力,并掌握相应的数控编程知识。

(2)技能目标

本课程以数控车削零件加工为核心,以国家社会与劳动部颁发的中级数控车工考核要求为依据,并将要求贯穿到各个教学情境中,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达到数控加工中级工要求。

(3)职业素养

通过各情境的训练,培养学生相应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相互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是情境教学课程。学生通过情境资讯、分析和实施,理解和掌握数控车削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4、课程设计思路

为便于教学并让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典型零件的加工,本课程选择了数控车常见典型零件,作为情境教学的载体,以实现情境教学的目标。教学环节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情境分析。针对每个教学情境,分析情境所应用的实际环境、情境教学的目的、情境所涉及的知识和应掌握的能力。

2、课堂理论讲解。结合情境,利用情境(实物、情境或多媒体课件)具体讲解情

境涉及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讲解要求理论结合实际,不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原理的实用性。

3、课堂模仿操作。每个情境应该有学生的模仿操作,让学生体验和掌握,使教、学、练有机结合。

4、学生课内实践。根据课堂所教内容和情境要求,设计类似情境,让学生练习。 5、综合情境实训。在每个教学情境模块完成后,设计一个运用本模块情境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情境,让学生独立完成情境要求。

二、课程内容和学习情境教学设计

1、课程内容设与学时分配

序学习情境名称 号 1 2 数控车床基础知识 CAK4085siz数控车床基本操作与对刀 阶梯轴的工艺设计、编程与加工 含圆弧曲面零件的工艺设计、编程与加工 用直线插补指令及螺纹指令加工螺栓 项目一:数控车床的基本知识 项目一:数控车床建立工件坐标系 项目单元(工作任务)名称 理论 实践 小计 5 4 1 7 6 11 学时分配 3 项目一:阶梯轴的加工 8 12 20 4 项目一:带圆弧阶梯轴的加工 8 12 20 5 项目一:螺纹轴的加工工艺设计、编程与加工 8 14 22 6 用复合循环指令加工零件 项目一:复杂轴的加工工艺设计、编10 程与加工 合 计 14 24 43 60 101

2、学习情境教学设计(每个学习情境单独一张表) 学习情境名称 学习情境1:数控车床基础知识 1、职业能力目标 (1)具有与设计人员、工艺人员、操作人员沟通的能力; (2)具有零件工艺分析能力; (5)具有查阅资料及相关应用手册的能力; (6)善于观察、思考、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 2、专业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1)熟悉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组成 (2)了解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文明生产制度 (3)掌握数控车床日常保养步骤。 3、社会能力: (1)团队协作意识及方法; (2)语言表达能力。 项目单元名称 学习内容 项目1 主要学习内容 学时 理论 5 学时,实训 1学时 数控车床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难点与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1)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组成,数控车床面板的认识; (2)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文明生产制度; (3)数控车床日常保养步骤。 2、教学难点 数控车床面板的认识 3、解决方法 (1)仿真操作; (2)查阅专业书籍及资料; (3)咨询企业相关人员或教师; 1.教室、多媒体; 教学条件 2.校内实训机房、数控加工仿真软件; 3.生产性实习车间、数控车床。 成果考核与评价 勤纪、理论、实操、素养综合考察,详案件附表 备 注

学习情境2:CAK4085siz数控车床操学习情境名称 作与对刀 1、职业能力目标 (1)具有与设计人员、工艺人员、操作人员沟通的能力; (2)具有零件工艺分析能力; (5)具有查阅资料及相关应用手册的能力; (6)善于观察、思考、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 2、专业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1)熟悉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组成及操作步骤 (2)掌握数控车床工件坐标系建立的几种方式; (3)能够对多把车刀正确建立工件坐标系。 3、社会能力: (1)团队协作意识及方法; (2)语言表达能力。 项目单元名称 学习内容 项目1 主要学习内容 学时 理论12学时,实训16 学时 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建立工件坐标系 教学重点 难点与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1)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数控车床工件坐标系的几种建立方式; (3)多把刀具建立工件坐标系。 2、教学难点 (1)T指令建立工件坐标系; (2)多把刀具对刀操作。 3、解决方法 (1)图形示例,仿真操作; (2)查阅专业书籍及资料; (3)咨询企业相关人员或教师; 1.教室、多媒体; 教学条件 2.校内实训机房、数控加工仿真软件; 3.生产性实习车间、数控车床。 成果考核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