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ζH]——许用接触应力; Ψd——齿宽系数; ZE——弹性系数; ZH——节点区域系数; Zε——重合度系数。 取:小齿轮转矩 T1?5N?m;
载荷系数 因载荷平稳,取K?1.2; 齿宽系数 ??0.6; 摩擦系数 u?0.03; 许用接触压力 [?H]??Hlim?ZnSHlim;
查图表得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Hlim?300MPa;
接触强度的最小安全系数SH?1.6;
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ZN?1;
lim[?H]??Hlim?ZnSHlim?300?1?187.5MPa 1.6弹性系数 查表得ZE?189.8E/MPa; 节点区域系数 查表得ZH重合度系数 Z?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
?2.5;
?1.5;
2?1.2?51.03189.8?2.5?1.52??()?21.4mm
0.60.03187.5d1?33.4.3 确定齿轮的主要参数与主要尺寸
齿数 取Z1?30,则Z2?i?Z1?90。 模数 m?d1?23/30?0.78mm取标准值m?1mm。 Z1中心距 标准中心距 a?其他主要尺寸
11m(Z1?Z2)??1?120?60mm 22分度圆直径:D1?mZ1?1?30?30mm D2?mZ2?1?90?90mm
齿顶圆直径:Da1?D1?2m?30?2?32mm
Da1?D1?2m?90?2?92mm
齿宽:取齿宽系数?d?0.6, b??dd1?0.6?30?18mm
3.4.4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公式如式(3.4)所示。
?F?2KT1bdYFaYSaY??[1m?F] 式中 K——载荷系数;
T1——小齿轮转矩;
b——齿轮齿宽; YFa——齿形系数; Ysa——应力修正系数; Y?5——重合度系数。
取:载荷系数 K?1.2; 小齿轮转矩 T1?5N?m;
齿轮齿宽 b?18mm 重合度系数Y??1.5 齿形系数 YFa?2.3 应力修正系数 Ysa?2.6 所以
?F?2?1.2?5?10324?30?1?2.3?2.65?1.5?152.375MPa
许用弯曲应力计算公式如式(3.5)所示。
[?FlimF]??YNYXSFmin 式中 ζ
Flim——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极限;
SFmin——弯曲疲劳强度的最小安全极限; YN——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 YX——尺寸系数。 取: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极限ζ
Flim =400MPa
弯曲疲劳强度的最小安全极限SFmin=1.4
式(3.4) 式(3.5)
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YN=1 尺寸系数YX=0.8 所以
[?F]?根据计算,ζ
F≤[ζF]
300?1?0.8?171.43MPa
1.4所以齿轮齿根弯曲强度足够。
3.5 蜗杆传动设计
蜗杆传动是在空间交错的两轴间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传动,两轴线间的夹角可为任意值,常用的为90°。蜗杆传动用于在交错轴间传递运动和动力。蜗杆传动由蜗杆和蜗轮组成,一般蜗杆为主动件。蜗杆和螺纹一样有右旋和左旋之分蜗杆传动,分别称为右旋蜗杆和左旋蜗杆。蜗杆上只有一条螺旋线的称为单头蜗杆,即蜗杆转一周,蜗轮转过一齿,若蜗杆上有两条螺旋线,就称为双头蜗杆,即蜗杆转一周,蜗轮转过两个齿。按蜗杆形状的不同可分:圆柱蜗杆传动、环面蜗杆传动和锥蜗杆传动。
蜗杆传动特点:传动比大,结构紧凑。蜗杆头数用Z1表示(一般Z1=1~4),蜗轮齿数用Z2表示。从传动比公式I=Z2/Z1可以看出,当Z1=1,即蜗杆为单头,蜗杆须转Z2转蜗轮才转一转,因而可得到很大传动比,一般在动力传动中,取传动比I=10-80;在分度机构中,I可达1000。这样大的传动比如用齿轮传动,则需要采取多级传动才行,所以蜗杆传动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传动平稳,无噪音。因为蜗杆齿是连续不间断的螺旋齿,它与蜗轮齿啮合时是连续不断的,蜗杆齿没有进入和退出啮合的过程,因此工作平稳,冲击、震动、噪音小。蜗杆传动。具有自锁性。蜗杆的螺旋升角很小时,蜗杆只能带动蜗轮传动,而蜗轮不能带动蜗杆转动。蜗杆传动效率低,一般认为蜗杆传动效率比齿轮传动低。尤其是具有自锁性的蜗杆传动,其效率在0.5以下,一般效率只有0.7~0.9。发热量大,齿面容易磨损,成本高。
3.5.1 蜗杆传动类型
由于前述所选电机可知T=5N2m,蜗杆传动比设定为i=120,效率η=0.8,工作日安排每年300工作日计,寿命为10年。
根据本次传动场合用于机床上的工作台,整体传动要求传动精度高,所以蜗杆采用渐开线蜗杆;根据整体传动比需要设计比较大,蜗轮蜗杆的传动比也需比较大,而且工作台的在工作中需要有自锁功能,蜗杆采用单头蜗杆;为了工作台在工作中需要受力平衡与工作平稳,蜗杆的旋向采用右旋。
3.5.2 蜗轮蜗杆的材料
考虑到蜗杆传动效率不大,速度只是中等,故蜗杆用45号钢;为达到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耐磨性,要求蜗杆螺旋齿面淬火,硬度为45-55HRC。蜗轮用铸锡青铜ZCuSn10Zn2,金属铸造。为了节约贵重的有色金属,仅齿圈用青铜制造,而轮芯用灰铸铁HT100制造。
3.5.3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根据闭式蜗杆传动的设计准则,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在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传动中心距公式如式(3.6):
a?3kT2(式中 T2——蜗轮转矩; k ——使用系数; ZE——弹性系数; Zρ——接触系数; [δH]——许用应力。 确定作用在蜗轮上的转距T2
按Z1=1,估取效率η=0.9,则
ZEZ?[?H])2 式(3.6)
T2?T???i?5?0.9?360?1440N?m
确定载荷系数k
因工作载荷较稳定,故取载荷分布不均系数Kβ=1;见表3-2查得使用系数KA而选取KA=1.15;由于转速不高,冲击不大,可取动载系数KV=1.2;则
K?KA?K??KV?1?1.15?1.11?1.265?1.27
表3-2 使用系数 KA 动力机工作特性 均匀平稳 均匀平稳 轻微冲击 中等冲击 严重冲击 1.00 1.10 1.25 1.50 动力机工作特性 轻微冲击 1.25 1.35 1.50 1.75 中等冲击 1.50 1.60 1.75 2.0 严重冲击 1.75 1.85 2.0 ≥2.25
确定弹性影响系数ZE
选用的铸锡青铜蜗轮和蜗杆相配,见表3-3可查得ZE=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