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音乐 下载本文

卢等;高原老挝人有印度尼西亚系统的卡姆、龙瓦等;山地老挝人有藏缅语系的芒、瑶、阿卡、傈僳等。以上多种民族的艺能和舞蹈,无论从程序、规式、动作类型和伴奏形式方面都各自特点。从动作类型看,有以手的动作为主、突出上半身变化的舞蹈,和以脚为主、突出下半身动作的。伴奏形式有用马何里乐队伴奏,也有只用打击乐器的。各个部族还有各自固有的乐器、歌唱和舞蹈动作。 (四)缅甸

1、古典音乐“约塔呀”(yo-daya)

约塔呀(yo-daya)是缅甸古典歌曲的一种形式。此为音译,原语义是“泰国风格,是由泰国传入缅甸的一种古典歌曲,也叫雅玛萨特坡哎。歌唱内容多来源于《罗摩衍那》故事。也有其他题材的,如创作于19世纪末叶的《雨神之歌》。用桑高克(弯琴)和帕塔拉(pat-tala、竹排琴)伴奏,并且用叫做恰朗巴(chauk-lon-bat、6个鼓的意思)的有音高的鼓来丰富其音色、节奏。歌唱者一般是左手拿“瓦”,右手持“西”,自己打拍子自己歌唱。缅甸语中,瓦(wa是竹子的意思,原来是用竹子做的,但是很容易裂,所以后来改为用木头做成两块小薄片,放在手中对击,打强拍。西(si)是小铜铃,用绳子把两个小铜铃串在一起,对击打弱拍。拍子基本上是2拍子和4拍子,歌者在一定的制约中有相当大的自由度,无论是旋律,或者是节奏,都可以在基本形态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发挥,使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歌唱。由于歌者和伴奏者都有不受旋律、节奏约束的特点,所以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2、民俗艺能、民俗舞蹈

在缅甸,歌舞艺能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每年周而复始的民俗行事都有歌舞艺能。例如:缅甸历新年(公历4月)的泼水节、雨季开晴的10月灯节等,都有盛大的艺能活动。节日前,各地搭建称为芒达的舞台,夜间就开始练习,台前聚集着观众。以此机会来进行表演。这是舞蹈表演者的舞蹈和丑角的对话说唱交替进行的艺能形式。丑角的有趣的对话,经常使观众发出阵阵欢声笑语。接着就从舞台后请出舞蹈表演者,开始跳舞。舞蹈结束后,丑角再次上场对说唱。职业剧团往往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一个晚上持续演出。先是以《少女之舞》为开场节目,上半夜是歌唱和群舞,下半夜以戏剧演出为主。题材内容广泛,既有古代传说故事,也有现代故事。观众只交纳椅子使用费,称“木户钱”,有时聊天,有时打瞌睡,有时感于场上角色的演技而发出欢喜、愤怒、悲哀的赞叹。

3、木偶戏和提线木偶的舞蹈

缅甸木偶戏称为约提达宾(youk-thei thabin),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直保持着王朝时代的盛况,此后就逐渐衰微,即使在节日和礼仪仪式中也很少上演。20世纪60年代全国剩下20个木偶剧团,70年代以来几乎没有按传统形式演出的木偶戏剧团。在传统的宫廷艺能中,木偶戏被称为阿鸣(高),是四种宫廷艺能(缅甸语称为达宾,thabin)之一。其余三种分别称为阿提(演奏)、阿梭(歌谣)、阿宁(低)。因为操纵木偶进行表演的艺人只限于男子,并只能在高台上演出,所以称为阿鸣(高)。与此相对的,普通的戏剧和舞蹈中,混杂有女子参加,并且是在平地上演出,所以称为阿宁(低)。木偶戏的演出包括木偶表演、歌唱、乐队。其乐队采用的是在缅甸普遍流行的叫做桑旺(Hsaing-waing)的乐队。

以人表演的戏剧和用木偶表演的戏剧之间,不仅有许多共同的要素,而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互相模仿的情形。在缅甸,就有一种用人来表演的模仿提线木偶的舞蹈。其中的人物分别叫做敏坦、敏达米,原来是用木偶表演的,后来由人来上场演出,其动作配合着操纵木偶的提线板和木偶线,像木偶般地表情、动作、舞蹈。尤其在操纵木偶的提线板和木偶线掉落下来时的木偶动作,显得十分有趣。

4、乐队和乐器

缅甸的乐队,如果按其使用乐器来分的话,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一是属于室内乐的乐队,使用乐器有桑高克(弯琴)、帕塔拉(竹排琴)、瓦(拍子板)、西(小铜铃)等。一是统称为桑旺(Hsaing-waing)的户外乐队,以由不同音高的一组鼓组成的围鼓“帕特旺(”pat-waing)为主奏乐器,再加上围锣(kyi-waing)、排锣(maung-zaing)、管子(hne)、吊鋩(maung)、双面鼓(si-daw)小钹、拍子板(wa)等乐器。常为戏剧、木偶作伴奏,并且成为节日、宗教仪式中不可欠缺的内容。另外,在各种民间舞蹈表演中,则以象脚鼓、双面鼓为主,加上鋩锣、铙钹、唢呐、竹笛等组成不同编制的乐队来作为伴奏。

其特色乐器有桑高克(弯琴)和帕特旺(围鼓)等。

桑高克,也简称桑。“高克”是弯曲的意思。这是在缅甸传承的古印度文化之一。至于是什么时候传来,意见不一。但是从9世纪以来就成为缅甸不可欠缺的乐器。弦数从13根到14根、16根,也有人尝试制作新型的弦数更多的桑。弦不用弦轴,而直接装在琴杆上的,因此,变换音高时必须先解开来再结上去。临时性的音高变化则靠左手手指用力按弦。

帕特旺,是把17至21个大小不等的双面鼓吊挂在一个圆形围框上组成的围鼓。鼓形细长,鼓身缠以羊皮条来调节鼓面张力。鼓面幪以牛皮。以在鼓面上涂以称作巴沙(pasa)的粘稠物的办法来调整音高。巴沙是用糯米饭和木灰搅拌而成,也常以油灰代替。其音域是G~a2(或C3)。低音区按不同调式的五个骨干音调音,中、高音区按七声音阶定音。演奏者坐在围框中央,用双手击奏。 (五)越南 1、宫廷音乐

越南的宫廷音乐包括:郊庙音乐、寺庙乐、大朝乐、五赐乐、宴乐、宫殿乐、祭祀乐等。其乐队形式有:(1)大乐(鼓吹乐),由鼓24、大锣4、芦笛8、牛角号8、海螺3组成。(2)雅乐(祭乐、细乐)由三弦、月琴、琵琶、胡琴、单皮鼓、排锣各一件,箫2支和几支串钱组成。在宫廷里还有文舞、武舞,舞队由8个人为一行的8行64人组成,文舞者右手持鸟羽、左手持三孔笛,武舞者右手持戟、左手持盾,在宫廷宴享之时表演。宫廷颂歌曾被多次修改,集其大成的资料是《钦定大南会典事例》。 2、民俗音乐

越南各地都有地方风格浓郁的民俗音乐,如:劳动歌曲、对歌等。其中,北宁省的官户调、义静地区的织布歌都是较为著名的民间歌唱形式。若从地区来看的话,可分为两大类别。北部地区的音乐接受了较多的中国影响,其音阶以中国的无半音五声音阶为主,由do、re、fa、sol、la构成,速度较快,情绪爽朗,称为北调。南部地区的音乐接受了来自印度方面的影响,其音阶由do、re、fa、sol、bsi构成,有春(优美)、哀(哀愁)、怨(悲怨)等类型区别,速度缓慢,曲调较为抒情,称为南调。

在北部山地、丘陵、高原地带和红河上游的溪谷地带,居住着苗、瑶、傣、芒、掸、高棉等少数民族。他们在各自的土地上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固有的音乐、乐器,并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此外,还有娱乐音乐和戏曲音乐。

娱乐音乐是一种由少量乐器演奏,为少数听众表演的音乐。主要有:北方的《陶娘曲》、中部的《顺化乐》,南方音乐等。

《陶娘曲》是一种带有伴奏的歌唱性艺术形式。大约产生于15世纪,至19世纪和20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最初,由农妇等半职业性歌手歌唱,于田间劳动之余在老歌手指导下而掌握这种歌唱艺术。后来逐渐转由艺妓歌唱,在上层阶级中盛行,而渐趋

细腻娇柔。演唱的是自由体和格律体新、古诗的朗诵,以及带有许多装饰音的长调、短调。其主要诗体有六八体和双七六八体。包括娱乐歌、守护神赞歌等。娱乐歌的曲调有多种“体”式。所谓“体”,是同时具有调式、速度和旋律型涵义的特性旋律。守护神赞歌常伴有舞蹈。因此,要求演唱者既会歌唱,又会打拍板,还会表演、舞蹈。听众则合着拍子击鼓。

《顺化乐》(又名《顺化歌》)是顺化地区的娱乐音乐。因顺化又简称为会,故《顺化歌》又称《会之歌》。是由中国、印度的传统音乐与顺化地方的传统音乐相互融合而成。演奏形式有独奏,也有小合奏。小合奏包括两种形式,即:由十六弦筝、胡琴、月琴(或琵琶)三件乐器组成的小合奏,和由以上四件乐器加上三弦(或独弦琴)等五件乐器组成的小合奏。

南方音乐是由顺化乐与广南乐融合而成的。所用乐器与顺化、广南乐一样。曲调有两种类型:表现喜悦、欢快情绪的北曲,表现宁静、忧伤感情的南曲。乐曲开始部分的即兴演奏占有重要的位置。

越南戏剧是舞蹈与歌唱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主要有嘲剧、从剧等。

嘲剧是流行于北方的民间戏剧。以谐谑、调笑为主。由农民中的的半职业性艺人在村祠堂表演。内容取自日常生活,以讽刺社会丑恶现象的居多,有欢乐、悲哀以及爱情生活的表现等,也有少量历史剧。演出时没有舞台、布景,只用系在木桩上的绳子把演员与观众分开。道具也很少。伴奏乐器是锣、鼓、箫和胡琴。

从剧是流行于中部和南部地区的传统戏剧。来源于中国戏曲,形成于13世纪,衰微于18世纪,又于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叶再次兴盛。剧本内容多取材于中国的历史故事。服装、脸谱、动作也与中国戏曲相类似。乐队组成与戏剧有许多共同之处,由战鼓(或板鼓)、铜锣、铙钹、胡琴,唢呐、三弦、筒或短琴(类似于阮)等乐器组成。原本为宫廷戏剧。后来也有流动戏班在村镇,寺庙、祭坛、集市演出。 3、乐器

在越南的乐器中,最有特色的是独弦琴。这原来是用于《盲人之歌》的乐器,与二弦、长鼓、锣、小钱等乐器组合成乐队,在各地巡回演出。歌唱的内容涉及历史、道德、哲学、爱情等方面。现经改良,独弦琴亦用作独奏。弦的一端是固定的,另一端则系于竹柄或木柄之上,柄之下端固定,以左手握柄,往左右活动而引起琴弦张力的增减。这种构造,不仅由此产生音高变化而形成丰富的旋律,而且可以求得无限的活力和特有的神韵。

此外,尚有如前已经介绍过的竹排琴(特龙)、无指孔竖笛(萨奥沃)、竹筒琴(克朗普特)以及从印度尼西亚输入的竹摇琴(安格龙)等。 (六)马来西亚 1、古典艺能

马来西亚由马来亚、沙捞越和沙巴组成。马来亚地区又称西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南部;沙捞越和沙巴地区合称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西马来西亚的居民以马来亚人为主,几乎都是伊斯兰教徒,至今在各个州都还有苏丹(即伊斯兰教的国王、皇帝),以各自的宫廷为中心,保持着多彩的古典艺能。尤其是北部各州,不仅保存着宫廷艺能,而且还有丰富的音乐舞蹈传统。并且都具有音乐、戏剧、舞蹈紧密结合,以及与固有信仰祭礼相结合的特点。其代表性体裁是宫廷舞蹈和《罗摩衍那》舞蹈剧。 2、民俗艺能

西马来西亚的居民以马来人为主,但也有许多是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来的移民,因此,有各自不同的传统和多种多样的节日、仪式,以及与这些节日、仪式一同进行演唱演奏的民俗音乐。

在北部各州,皮影木偶戏作为普通平民百姓的娱乐形式,甚受欢迎。称作瓦样夏姆的皮影木偶戏与泰国的夏姆并没有什么联系,而是马来西亚自己的东西,取材于印度古代叙事诗《罗摩衍那》故事,由叫做达兰(dalang)的木偶操作者道白、歌唱,音乐多用塞卢耐和各种打击乐器来演奏。

此外,克龙爵(keroncong)是以16世纪葡萄牙人带来的音乐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大众歌谣,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广受欢迎。

东马来西亚具有比西马来西亚更为多样的音乐文化。这里居住着伊班(Iban)、每兰纳(Melanau)、杜松(Dusun)、姆卢特(Murut)、普南(Penan、punan)等许多民族。除一部分普南族以采集、狩猎生活为主之外,其余民族几乎都以刀耕火种的旱稻种植为中心而生活着,各自都有与农耕各阶段相对应的一系列礼仪,音乐、舞蹈就成为这些场合的重要内容。

在东马来西亚的各民族中,有把一种鸟的鸣叫声作为神谕的信仰。在伊班等族中,鸟是重要的礼仪中心的象征;在普南族中,鸟的声音是作为普南语来听的;这些都与创作歌曲时的节奏、旋律结构具有重要关联。就这样,传统信仰的状况与音乐结下难分难解之缘。 3、乐器

在马来西亚传统乐器中,最具特色的应是萨佩(sapeh)。

萨佩也叫萨皮(sapi)、散贝(sambe)。萨佩这件乐器主要见于生活在砂劳越拉让江上游丛林地区的卡扬族和肯雅族,成为这两个文化极为相近的民族的文化符号。这种乐器是被归类于“琉特”的短颈弹拨乐器,主要有两种形制,一种是“船形萨佩”,由整块木头斫凿而成,像一只无篷的小船;第二种是“桨形萨佩”,由一块木片削斫而成,像一支短小的船桨。前者有开放性共鸣箱,后者无共鸣箱。萨佩一般有二弦、三弦、四弦,四弦以上的很少见。弹奏时取左手抱持式,用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按弦,最外弦——高音弦奏出旋律曲调,其他弦则是共鸣弦,多以五度或四度的节奏音型为曲调伴奏。右手是弹弦的,有的用指甲套装在拇指和食指上演奏。萨佩往往装饰得十分华丽,绘有本民族典型图案,如卡扬族和肯雅族的墓、房子或其它自己喜欢的图案。并且多有男子演奏、禁止女性使用的习俗。主要用于独奏和伴舞。

萨佩音乐有两种主要的调式,一种是与中国的传统五声音阶完全相同的do、re、mi、sol、la,一种是有变化音的九声音阶:sol、↑si、do、↓do、re、fa、sol、si、re。萨佩的音乐情调优雅,中等速度,真挚朴素,十分动听。 此外,还有普南族的鼻笛的竹皮琴。

在马来人音乐中,最普遍使用的乐器是鼓类的膜鸣乐器和锣类的体鸣乐器。称为“更坦”(gendang)的木制桶形双面鼓,其形状与印度尼西亚的肯坦(kendang)相似,有大小不同的“母”(ibu)、“子”(andk)两种,往往由两个合为一组。此外还有单面鼓莱巴纳(rebana)等。锣类乐器也是马来人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乐器。有达瓦克(tawak)、恰南(canang)、缪(mung)等种类。都是锣中央有鼓起部分的乳锣。与此相类似的乐器,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也有。气鸣乐器(吹奏乐器)称为塞卢耐(serunai)是类似唢呐那样的双簧类气鸣乐器。这是起源于阿拉伯的乐器,簧是用椰子叶制做的。弦鸣乐器的代表是列巴普(rebab),二弦或三弦,用弓来擦弦发音。印度尼西亚也有相同的乐器。这也被认为是起源于阿拉伯的乐器。在马来人社会中,一贯强调这列巴普与神灵相结合。此外,还有称作刚普斯(gambus)的类似于琉特的拨弦乐器,七弦,或九弦,除最低的一根弦之外,其余都是两根弦调为同一音高,用手指或水牛角做的拨子来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