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北京理工大学体育教学质量报告
体育部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严抓本科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下,体育部认真学习教育思想,严格遵守教育指导思想,牢固坚持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健康身心的大学生为目标,努力做出与北京理工大学地位相称的学校体育工作,在强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的贡献。
经过全体教师的认真、努力的工作,圆满完成一学年来的体育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课学习,增进了体质,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获取体育锻炼技能等方面取得很好效果。
一、注重提高教师素质,适应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课程之要求 1、体育部教师岗位编制33人,本学年上课人数为34人(1人年中期退休),其中博士1名,硕士6名,1名教授、17名副教授。体育教师基本都是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系统学习体育教学课程体系,包括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以及和体育教学相关的运动生理、运动生化、体育保健等课程,教学组织、技能水平较高,教学任务与目标也能够完成和实现。
2、教师一专多能:全体上课教师均承担2-3门体育课类别,达到开设课程类别多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结合教师所学习和培训的项目的特点选择,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多课程的开设便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全年教师平均课时量达到386学时。
3、体育部全年例会中反复强调教学质量,贯彻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要求,要求遵守教学纪律、教书育人,注重学生素质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一年来,10名体育教师参加了全国各类体育教学培训,5名教师参加世界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全国和北京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同时,注意安全教育,要求教师加强教学组织、安全检查和预见。 二、全力保障体育课程运行
(一)课程计划及实施
1、体育课程总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部根据两校区运行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将4学期的体育课程安排为6学期完成,有效地利用中关村体育馆的良好设施,得到学生们的欢迎。
2、课程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又分成了不同项目类别的体育课程(如篮球、瑜伽等),学生基本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选择想学习的课程,为最大限度地安排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体育教师通过培训与学习,承担了不少非专项课程,课程呈现出项目多、新的特色,得到学生们的欢迎。由于班级容量安排较少,出现很多学生选不上体育课现象(原因:大部分学生希望在1-2年级完成体育课程学习任务,3-4年级专业课程学习、考研、出国学习任务较多),体育部安排手工补选进行弥补,解决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
3、本学年开设30门课程如下:一年级普体课、篮球专项课、排球专项课(含软式排球)、足球专项课、网球专项课、乒乓球专项课、羽毛球专项课、体育理论与实践、运动营养与体重控制、少林拳专项课、太极拳专项课、太极功夫扇专项课、艺术形体专项课、跆拳道专项课、柔道专项课、拳击专项课、健美操专项课、瑜伽专项课、普拉提斯专项课、太极操专项课、健美专项课、塑身减脂专项课、轮滑专项课、康复保健课、野外生存专项课、男子棒球专项课、女子垒球专项课、板球专项课、跆拳道舞蹈专项课、学生高水平代表队运动教学与训练专项课。课程类别在北京高校里属于类别较多的学校,如柔道、少林拳、太极扇、拳击、塑身减脂、野外生存、男子棒球、女子垒球、板球、太极操等课程均为北京唯一或很少学校开设的课程,在全国也为数不多,这些课程为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体育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4、2012学年新学期,体育课将进一步增开“排舞、“八段锦”两门新课。并积极准备选拔基础较好、教师力量较强的2-3门课程申报学校教学成果奖。 (二)重视学生及教师意见反馈,积极制定改进措施
教学工作中,体育部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反馈, 2012年12月对262人进行调查(毎班随机发放问卷5人,其中一年级100人,二年级70人,三年级90
人,四年级2人)。男生占192人,女生占70人。及时采取措施,改革教学体系,调整教学计划。重点反馈和措施如下:
1、体育课的学习目的:
目的 锻炼身体 愉悦身心 提高运动技术 选择 190人次 88人次 77人次 比例 项目 73% 34% 30% 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通过体育考试 选择 49人次 30人次 比例 19% 11% 表中显示:我校学生上体育课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身心素质,学习目的较好,反应出我校大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体育部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书育人,上好体育课。
2、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选择依次排序为:“体育健身方法”178人次选择;“体育基础技术理论”108人次选择;“健康卫生知识”75人次选择;“体育竞赛与裁判方法”69人次选择;“体育心理学”58人次选择。
从上述学生愿望中可以看出学生渴望获得体育理论知识紧紧围绕锻炼方法、组织、基本技能和情感方面,便于指导自身与集体体育活动,体现科学合理。
掌握受益终身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是很重要教学任务,体育教师需要引起重视,在教学中需要重视这些知识的传授。
3、课程体系的设置:
(1)课程设置满意程度:满意183人次,占70%;一般66人次,占25%;不满意13人次,占5%。结果反应我校体育课程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但近30%的学生反应一般和部满意,对体育课提出更高要求,加强教师教学组织、教学水平,努力改变“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认识。
(2)希望参加的体育项目:
项目 乒乓球 羽毛球 篮球 野外生存 网球 跆拳道 足球
选择 163人次 124人次 119人次 97人次 88人次 78人次 60人次 比例 62% 47% 45% 37% 33% 29% 22% 项目 柔道 塑身减脂 排球 体育舞蹈 太极操 普拉提 健美操 选择 30人次 30人次 29人次 26人次 25人次 22人次 17人次 比例 11% 11% 11% 10% 9% 8% 6%
武术 瑜伽 健美 44人次 37人次 37人次 16% 14% 14% 棒球 垒球 其他 13人次 8人次 1人次 5% 3% 0% 表中显示学生最想参与的项目前十位是:乒乓球、羽毛球、篮球、野外生存、网球、跆拳道、足球、武术、瑜伽和健美。其中市内课程为6项,室外课程4项,综合所选择的项目(选择室内课程的有12项、室外项目7项),室内体育项目比较受学生欢迎,需要学校加快体育馆建设。
另外轮滑、太极拳和游泳这次调查中由于一些原因没有设置,学生也提出,还是深受学生喜爱。
(3)体育课教学内容满意程度:满意139人次,占53%;很满意86人次,占33%;无所谓21人次,占8%;不满意7人次,占3%;很不满意1人次,占0.3%。从中看出体育课教学内容还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可喜。
(4)体育考核办法满意程度:满意126人次,占48%;很满意85人次,占19%;无所谓31人次,占12%;不满意24人次,占9%;很不满意2人次,占0.7%,体育考核方法比较受到学生的认可,但需进一步改进。
4、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
(1)形式:自由锻炼145人次,占55%;体育俱乐部72人次,占27%;参加课余运动队锻炼48人次,占18%;比赛37人次,占14%。
(2)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
每周次数 6和6次以上 5次 4次 3次 选择 11人 14人 19人次 52人次 比例 4% 5% 7% 20% 每周次数 2次 1次 偶尔 选择 74人 48人 38人 比例 28% 18% 15% 表中显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愿不强烈,多数学生没有达到每周3至4次的锻炼频率,这需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引导、指导和组织。
体育部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以建立四级体育活动组织模式(校级、学院级、社团级和班级)、强化体育社团指导和组织、贯彻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工作,辐射每个学生,开展以“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为主题的健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