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常识 下载本文

古诗文常识

刘旭、何晓云(编辑)

一、选择题(30)

1、下列关于作家作品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撰写的一部作品。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D、《孔乙己》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2、下列作家和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 )

(1)韩愈(2)白居易(3)王安石(4)陶渊明(5)《陋室铭》

(6)《岳阳楼记》(7)《记承天寺夜游》(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A、(2)(3)(5)(6) B、(3)(4)(7)(8) C、(1)(4)(6)(7) D、(1)(2)(5)(8)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初唐“四杰”是指杜牧、王勃、骆宾王、王维。 B、普希金,俄国诗人,俄罗期近代文学的奠基者。

C、茅盾,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 D、蒲松龄,清代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4、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B、《关睢》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 C、《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为词牌名。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苏轼。 5、下列属于山水田园诗人的是( )

A、高适 B、王昌龄 C、孟浩然 D、岑参 6、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 )

A、《左转》 B、《战国策》 C、《国语》 D、《史记》

7、依据下列对联,依次判断所指的文学家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②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③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④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A.孔子 李白 李煜 陆游 B.屈原 陶潜 李煜 白居易 C.孔子 陶潜 李清照 白居易 D.屈原 李白 李清照 陆游

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9、“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 )

A.《水浒》和《聊斋志异》 B.《西游记》和《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和《三国演义》 D.《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10、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山水游记;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台阁名胜记;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人事杂记。

B.诗歌发展到唐代,体制最为完备。有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律诗(如杜甫的《春望》)、绝句(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等。

C.郭沫若的《雷电颂》、茅盾的《风景谈》和孙犁的《荷花淀》,尽管体裁

不同,但都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都起到了鼓舞人民斗志的作用。

D.长篇小说《红与黑》《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其作者分别是司汤达、雨果和巴尔扎克。 11、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答案:(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12、“总角”在古代形容多大年龄( )

A、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B、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C、男子十五岁 D、女子十五岁 1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C、词是唐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

D、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在戏剧作品中,供状物叙事之用,是戏剧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著名的散曲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孟子》,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取比,意思精到,

“揠苗助长”的故事尤为生动,广为后人传诵。

B、《韩非子》为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作为论证材料,形象生动,趣味浓厚,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等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C、我国地理学名著《山海经》,因其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被誉为中国古代神话的渊源。这些神话又可以看作古代小说的萌芽,故又被称为“古今志怪之祖”和“小说之祖”。

D、《淮南子》为杂家著作,其中保存的上古神话传说,一定程度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如《女娲补天》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和理想。

15、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 ) A、60岁 B、70岁 C、100岁 D、141岁

16、中国古代神话“开天辟地、炼石补天、钻木取火、衔石填海”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分别是:( )

A、女娲、燧人氏、精卫、盘古 B、燧人氏、精卫、盘古、女娲 C、盘古、女娲、燧人氏、精卫 D、精卫、盘古、女娲、燧人氏

17、“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基础性性质的学说。可以理解为:太阳光能照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山北当然照不到,为阴;水的北岸正对着太阳,为阳。反之亦然。所以,水南为阴,水北为阳。例如:“江阴”、“汉阳”、“衡阳”、“华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B、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北边、华山的南边 C、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D、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南边

18、我国古代人们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