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区“十二五”城市化发展规划 - 图文 下载本文

为主,东部以及南部以工业为主,北部与翟山片区对接统筹发展。另外,铜山还要着力构筑以微山湖、汉王风景区、吕梁山风景区等为主体的都市区外围生态屏障。

2、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对接,实现城市资源共享

按照城市建设同城化构想,推进铜山区城市基础设施与徐州主城区对接,将铜山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列入市城建重点工程项目,市级统筹规划,区里组织实施,按照突破自成体系、融入城区功能分工的原则,每年建设一批基础性、功能性、公共性城建重点工程。按照公路、水运、轻轨一体化发展思路,配合市里加快建设微山湖环湖景观大道、主城区到微山湖和周边重点中心镇快速通道,中山路南延、长安路南延、棠张镇连接路等一批基础性、功能性、公共性城建重点工程。积极争取省批准将柳新至马坡段和单集至魏集县道升级为省道,将铜山区纳入轻轨建设规划。积极推进铜山区与主城区供气、供水、供暖、电信、网络、水利、环卫、垃圾处理和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对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程度。

3、加快社会公共服务的升级,实现市民同城化待遇

按照市民同城化待遇,加快铜山区公共服务的升级,积极推动铜山区居民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主城区并轨,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同一平台、同一标准。同时新增、调整铜山区公交线路,延长运营时间,增加运营班次,逐步把农村客运转为城市公交,加快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力争主城区优质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优质社会资源向铜山区开放,实现共建共享。加快推进铜山全区电信、互联网、有线电视与主城区同网同价。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供水、供气、供暖与主城区同网同价和一体化管理。

(二)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建设,提升城市化的集聚力

围绕打造“产业城区、生态城区、人本城区”目标,高水平、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工业区、繁华商贸区、科教聚集区、高尚住宅区、和谐示范区,全力打造产业发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徐州南部现代化新城区。

1、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功能城市化。

围绕打造徐州南部现代化新城区,每年实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公共性城建重点工程,大力提升城区品质。到2015年,着力把铜山主城区打造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充满活力”的城市副中心,形成以铜山城区为中心,三堡、棠张、汉王三镇为统筹区的复合型城市空间结构。

17

——加快推进沿北京路商务大道的建设。形成以商务、办公、商业、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综合功能带,打造“一街三圈”的功能结构形态。依托同昌街的原有商业设施,以同昌街、北京路交叉口为核心节点,横跨北京路两侧地块,以商业服务、商贸商务、金融、办公等为主要功能,形成铜山区的中央商圈,徐州市商业副中心;依托现有南洋国际项目和无名山公园,建设衡山路休闲街,并通过特色商业街区的建设,打通从无名山公园到向东至北京路、向南至楚河的公共廊道,打造片区级的南洋商圈;依托珠江路南侧的产业园区,以北京路、珠江路交叉口为核心节点,打造以商务办公、企业聚集与高新孵化为主导功能的总部基地圈,吸引公司与企业总部入驻,同时配备完善的商业服务和居住功能。

图6 徐州都市区规划功能结构图

——积极规划建设高教集聚区。充分挖掘区内科教资源优势,按照“社区管理政府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的原则,建设集教育科研、度假和休闲为一体的开放型、园林式的高教集聚区。理顺产、学、研关系,使高等教育集聚区与徐州高新区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以高等教育集聚区为依托,积极发展广告、建筑艺术、出版业等以智力为核心要素等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应用于工程机械、智能动态称重、测量仪表、智能包装等方面的软件,努力发展自主研发、产品设计、科技测试、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率先建成创新性城区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打造徐州南部现代物流圈。充分发挥铜山区的交通优势,以铜山物流园区等为载体,加快建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网络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管理中心,形成一个社会化的综合物流服务系统,大力发展汽车、钢材、工程机

18

械零部件等大宗商品区域配送物流、生产原料专业配送物流、生活性物流和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培育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培养一批规模型现代物流企业,成为淮海经济区重要的物流基地。

2、加快改造城中村,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积极引入“政府引导+村民入股+开发商融资”的模式,通过建立“城中村”改造的经济补偿、居住安置、就业扶持和社会保障四位一体的长效机制,保证“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着力促进“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变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实体;农业户口变为城市户口;撤消村委会,建社区居委会;将变为居民的村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依法将“城中村”的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改变“城中村”的公共设施,建文明社区,保证“城中村”改造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和对接。“十二五”期间,力争全面完成铜山中心城区15个城中村拆迁改造任务。集中建设文沃、二堡、吴楼、望城、凤凰山、拖龙山、女娥山、榆庄9个安置小区建设。

表4 铜山中心城区的城中村

所在城镇 铜山镇 三堡镇 汉王镇 城中村名单 驿城村、文沃社区、二堡社区、樵村社区、焦山社区、桥上村、 新庄村、滕寨村、麦楼村、台上村、榆庄村 龙亭村、徐村村 葛楼村、望城村 3、推进数字化城区管理建设,保障城市服务功能

加大城管综合执法力度,建立健全三级督察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城区数字化管理。积极建立市政、绿化、环卫等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道路保洁养护标准,改善城市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管理。合理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体系,促进城市管理由滞后到实时、由粗放到精确、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建立政府监督指挥、部门协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有关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切实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较好地实现对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市政交通、公共场所、园林景区、夜景亮化、医疗卫生、城市防洪、地下管网、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实时监控,真正建成覆盖全市建成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实现对城市管理工作中各类问题的“快速发现、精确定责、及时处置、有效监督”。

19

采用“政府引导+村民入股+开发商融资”的改造模式,引入土地资产化经营理念,即先将村集体土地改制并量化成股份,明晰土地产权;再由“城中村”改造主体即政府、村集体、开发商共同筹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资本来源包括经过评估量化后的土地资产、政府基础建设基金、开发商投资资金;政府主要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和开发商负责主体改造工程,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进行户型、容积率等方面的设计。在改造过程中由公司进行各方出资比例的核算,管理资金运作。同时进行土地资产化经营,将有条件的“城中村”划出专门的经营性土地,将评估出的该部分的土地股份作为资产,吸引经营项目和投资,提高经营水平、提升土地收益、增加集体资产。获利以后按各出资比例分配收益,然后重新调整融资比例,进行滚动开发(具体操作流程参见图2)。

图1 城中村改造的新模式

与以往的改造模式相比,“政府引导+村民入股+开发商融资”的“城中村”改造模式,能很好地把政府、村民、开发商融合在一起,改造结果的好坏与三者息息相关,既能制止政府寻租行为,又能解决“拆迁”这一重大难题,树立村民改造主体的优越感,以激发广大村民改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村民和开发商的协商,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下,使户型、容积率均能达到最佳效果,保证三方利益的不损失,能充分发挥政府、村民、开发商三者之间的互动性,保证改造的顺利进行。对开展全国“城中村”改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