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下载本文

(2)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控制人口数量? (3)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4)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是什么? (5)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小结:当今有四大环境问题,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这些问题中,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不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就无法解决其他三个方面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的增长对世界影响很大,所以中国应该、同时也能做到控制中国的人口增长。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这个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 小资料

1.历史世界环境日主题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 人类居住

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 关注臭氧层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 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 沙漠化

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 环境和和平 1987年 环境与居住

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 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 儿童与环境

1991年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 只有一个地球———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3年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2.世界一些国家和中国耕地面积:

地区 世界

耕地面积(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13.46亿

0.24 2.88 1.57 0.72 0.19 0.08

澳大利亚 5078万 加拿大 美国 印度 中国

4542万 1.875亿 1.661亿 9540万

3.中国的水资源危机: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量却居世界第172位,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加拿大的1/48。

我国的城市供水不足问题日益严重,缺水城市近300座,城市地下水超采严重。

每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约356亿吨,并逐年增加,江、河、湖污染严重并呈加重的趋势。50%的地下水被污染; 40%的水源已经不能饮用。

25章 生 物 技 术 第一节 “发酵技术”教学设计

一、 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说明食品的腐败的原因。 3、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发酵技术制作一种传统食品。

(3)、体会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 2、能力目标

(1)、通过品尝酸奶,引出身边的发酵技术。

(2)、通过自制酸奶(或制酱,或酿米酒)的实践活动,了解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一般原理。

(3)、通过制用沼气发酵装置,了解科学技术的关系。

(4)、通过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活动,了解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生物 知识的应用价值。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体验与生物发酵技术有关的职业。

三、 教学重点

1、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四、 教学难点

1、活动:制作沼气发酵装置。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3、活动: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课时安排

2课时

六、 教学准备

1、生物技术成果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2、生活中常见的发酵产品:调味品、米酒等。 3、师生各自制一份酸奶。

4、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制一份米酒。

5、收集工业化的发酵产品:味精、抗生素、加酶洗衣粉等。课前学生调查家中厨房里的调味品。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 你们吃过面饱、酸奶吗?你们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多洗衣服时用过加酶洗衣粉吗?知媒体画面,让学生回答自己的感道多莉绵的故事吗?通过多媒体受,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或图片给学生展示。从而导入本章 课题——《生物技术》。 指导学生看教材114页,并勾出示面包、酸奶、醋等准备好画生物技术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