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事处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下载本文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顺利完成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选拔了一批能担重任、党和群众信任放心的基层组织干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得到增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认真开展村两委干部集中培训,加强对大学生、退伍返乡军人、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力度,有效的改善了党员队伍的结构,为党组织增添了活力。五年来共发展党员85名,党员总数达到1070名。扎实开展党建联系点活动,提高非公企业等社会组织党建规范化建设,建立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3个。由于党建工作成绩突出,被市委授予20XX年度菏泽市基层党建工作先进乡镇(办事处)。

20XX年7月,※※镇改设※※街道办事处,※※的发展有了新的定位,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过去的五年中,街道党委、办事处带领全办事处人民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排除一切干扰,战胜各种困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产业得到了大发展,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势头明显好转,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进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办事处财力有限,资金筹措困难,创建规模产业基地难度大;二是发展需求与土地、资源等要素供给、政策限制的矛盾不断显现,瓶颈影响愈加明显;三是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仍然较大;四是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权利和义务对等意识仍需加强;五是引发社会矛盾的因素日渐多元

化,维稳任务仍比较严峻;六是当前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工作的难度和阻力不断加大。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计划

20XX年到20XX年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实施期,是推动办事处三化互动共同发展的关键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搞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意义重大。为此,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创新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今后五年※※街道党委、办事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中心,紧扣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两条主线,加大招商引资、镇村建设力度,发展现代农业,狠抓计划生育、综治稳定、民生事业落实,实现发展质量再提高、综合实力再增强、财政收入再增长、群众收入再增加、生态环境再改善、社会事业再进步六大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跨越发展,全面建设文明富裕、安定和谐的幸福新※※,争当全县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一)统筹推进产业扩张和结构调整,在培育优势产业上实现新跨越

创优产业发展平台,壮大工业企业规模 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突出以商招商,引进关联配套产业,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各类软硬件设施建设,重点围绕低碳、节能招商引资,每年至少招引过亿元及过三千万元的工业项目各1个,进一步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速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至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膨胀两倍的发展目标。

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林下养殖、獭兔养殖、山药、林果、食用菌、木业加工产业的发展。引进、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大力开展规模农业、订※农业,形成“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带动林下养殖、獭兔养殖、山药、林果、食用菌、木业加工等产业不断壮大,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强科技、市场、土地信息的收集收集发布,为农业发展提供高效的技术和信息服务。

构建三产服务体系,加快服务业发展 立足区位优势,把发展繁荣第三产业放到更为突出的位臵,以农贸市场、商业街建设为重点,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快专业市场和商贸街区培育,大力引进酒店、宾馆、商业卖场及新型服务业,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生带。

(二)统筹推进村镇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在提升城乡环境上实现新跨越

加快驻地发展,增强城镇带动力。遵循“人文、生态、宜居” 的城镇理念,根据小城镇建设规划及实施纲要发展目标,加快推进驻地开发建设,对老大街两侧及府前政阳路进行拆迁、改造。打通园艺路南延伸段及创新路南延伸段至定砀路,新建朝阳路,进一步完善提升驻地功能。完成城镇开发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新增城镇人口5000人。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升农村发展水平。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权益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和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结合城镇规划,大力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驻地周边※※、※※、※※、※※村向驻地聚集及四个中心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养护、供排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以公共基础设施、镇容环境管理为重点,着力完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城镇管理能力建设,加大对以镇容镇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零搭零建为重点的整治力度,完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建设以垃圾收集、中转、卫生保洁、污水处理为一体的公共环卫设施体系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加快水电路网建设,增强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道路、绿化、亮化、供排水、休闲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