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1 主要建设项目及资金预算表 单位:万元 资金来源 建设内容 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 行业支持 学院自筹 合计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41 -- 30 8 79 2.师资队伍建设 29.8 10 26 7 72.8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4 -- 5 3 12 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80 40 104 24 248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 28 4 32 6.实训耗材 20 -- 4 2 26 7.学生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25.2 -- 3 2 30.2 合 计 200 50 200 50 500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路线图
建设依据: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的新青海和“稳藏固疆”的需要;“十二五”期间青海交通事业大发展的规划;高职教育的转轨和内涵建设;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建设目标:依托一个平台(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探索一个机制(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形成一个模式(“工作导向、能力渗透、专门化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资金:500万元
建设周期:2012-2013年 建设内容 现状 建设目标 建设项目 资金预算(万元) 建设步骤 验收点 2012年 1、制定“工作导向,能力渗透,专门化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试行稿);研讨会会议纪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稿); 2、1本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3、汽车教学资源系统; 4、部分网络学习资源。 2013年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稿)。 2、2本工学结合特色教材,总共3本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3、2本优质核心课教材正式出版。 4、2门优质核心课程标准、试题库、教学案例库、多媒体课件。 5、2门优质核心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建设。 2012年 1、专业带头人及培养方案、培养标准。 2、培训、学习相关资料。 3、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学院颁发的2名骨干教师相关文件或聘书。 4、“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 5、13名兼职教师相关资料。 6、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40%。 2013年 1、2名专业带头人活动记录。 2、学院颁发2名骨干教师的相关文件或聘书;4名企业内训师资格证明。 3、总共8名骨干教师(含兼职4名)符合培养标准。 4、“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 5、2名兼职教师相关资料;总共15名兼职教师相关资料。 6、兼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初步建立起“工学结合”的“双元制教学”校企合作模式; 2、完成了教师教学能力测评; 3、专业课程教学需要改革; 4、需进行优质核心课程及教学资源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专任教师29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3人;双师素质教师16人;兼职教师11人。 (和汽车专业群共享) 2012年 1、启动并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导向,能力渗透,1、构建“工作导专门化方向” 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向、能力渗透、专2、启动2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1)人才需求调研 门化方向”人才培3、启动并完成1本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 (2)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养模式; 4、引进汽车教学资源系统; (3)制定教学实施方案 中央财政投入:41 2、校企共同完善5、启动并完善2门优质核心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建设。 (4)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行业支持:30 基于汽车营销服2013年 (5)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学院自筹:8 1、完善并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导向,能力渗透,务工作流程能力体系 专门化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渗透的课程体系; 2、建设 2门优质核心合计:79 2、完成专业课程体系运行的研讨。 3、校企共同建设课程及教学资源平台; 3、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稿)。 专业优质核心课3、建设2本工学结合4、完成2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程及工学结合特5、启动并完成2本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 特色教材。 色教材。 6、完成2本优质核心课程教材公开出版。 7、完善2门优质核心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建设。 2012年 1、制定2名专业带头人(专任1名,企业1名)培养计划和标准; 2、制定并启动8名(含兼职4名)骨干教师培养标准和计划; 3、培养建成2名骨干教师。 4、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选派5人次教师深入企业参与实践锻炼;选派6人次教师参加相关进修和培训; 1、培养引进2名专业建设一支能够胜中央财政投入:29.8 5、依据学院兼职教师聘用和管理的文件,在现有的11名兼职带头人(专任1名,企任培养本专业人地方财政投入:10 教师的基础上,再聘请并培养企业技术骨干2名为兼职教师,业1名)。 才的校企结合、专行业支持:26 承担专业教学工作。 2、培养引进8名骨干2013年 兼结合、德技双馨学院自筹:7 教师(含兼职4名)。 1、培养建设2名专业带头人(专任1名,企业1名)。 的 “双师结构” 3、聘用培养15名兼职2、发挥专业带头人作用,使之能正确引导专业建设方向,提的专业教学团队。 合计:72.8 教师。 出本专业发展规划,在专业建设中起领军作用。 3、培养建成2名专任骨干教师和4名兼职骨干教师。 4、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中起骨干带头作用。 5、继续选派5人次教师深入企业参与实践锻炼。继续选派6人次教师参加相关进修和培训。 6、在原来基础上再聘请并培养企业技术骨干2名为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教学工作。 续表 建设内容 现状 建设目标 建设项目 资金预算(万元) 建设步骤 2012年 1、规划扩建发动机拆装实训室和底盘拆装实训室; 2、规划新建形体礼仪实训室和微格教学实训区; 3、完成采购招标工作及基础设备的采购。 4、规划新建汽车营销服务综合实训区。 5、规划新建微格教学实训区。 6、与学院2个校内实训基地《青海海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青海交通驾校》深度合作。 7、重新整合现有校外实训基地,通过调研、考察、遴选,按一般合作、重点合作、深度合作三种层次的模式,建成16个校外实训基地(深度合作7家;重点合作6家;一般合作3家)。 2013年 1、扩建建成发动机拆装实训室和底盘拆装实训室; 2、新建建成形体礼仪实训室和微格教学实训区。 3、扩建、新建的实训室发挥功能,能够满足200人次的实训教学要求。 4、新建建成汽车营销服务综合实训区。 5、汽车营销服务综合实训区发挥作用,满足4种业务专项训练的能力。 6、微格教学实训区发挥作用,满足微格教学、多媒体编辑、影视音像制作等教学实训要求。 7、继续发挥学院2个校内实训基地功能。 8、建成1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深度合作4家;重点合作4家;一般合作4家),能够满足100~150名学生的校外实习任务。最终建成总数为28个(省内25个,省外3个)。 验收点 2012年 1、2个扩建、2个新建实训室建设规划及部分设备的采购清单。 2、汽车营销服务综合实训区建设方案。 3、微格教学实训区建设方案。 4、校内实训基地合作协议。 建设14个校外实训基地考察资料及各层次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 2013年 1、2个扩建建成的实训室(设备的采购清单); 2、2个新建建成的实训室(设备采购清单)。 3、扩建、新建的4个功能完备的实训室(详见设备清单)。 4、汽车营销服务综合实训区(设备采购清单) 5、2个校内实训基地深度合作记录 6、建设12个校外实训基地考察资料以及各层次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学生校外实训实习资料。最终28个(省内25个,省外3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考察资料以及各层次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学生校外实训实习资料。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在青海海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指导和校内实训室29参与下,在现有实个,各类实验设训条件基础上,新备316台(套),建一个融教学、科价值512.482万研、生产、培训于元。校外实训基一体的汽车营销地25个,3个校服务综合实训区。内生产性实训在原有的校外实基地和1个职业训基地的基础上,技能鉴定所。 重新调研、考察、(和汽车专业遴选,按一般合群共享) 作、重点合作、深度合作三种层次的模式建设28家校外实训基地。 1、新建1个汽车营销综合实训区。 2、扩建2个实训室。 3、新建2个实训室。 4、建设28家校外实训基地。 中央财政投入:80 地方财政投入:40 行业支持:104 学院自筹:24 合计:248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利用教学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承担各类培训1500人次。 2、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服务机构开展社会服务,承担培训、鉴定1777人次。 3、利用科技下乡送教上门服务。 4、开展玉树灾后重建科技服务。 5、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提供服务。 (汽车专业群资料) 扩大对外服务范围,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在师资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职工再就业、在职职工培训、社会化考评、职工技能比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12年 1、规划扩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使其具备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汽车鉴定服务的功能。 2、开展汽车营销服务业务知识和工作标准等培训;为省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职业技能鉴定 (2)对外服务培训 (3)专业对口支援 行业支持:28 学院自筹:4 合计:32 内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提供专业规划和师资培训。 2013年 1、扩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备更加完善的社会服务能力。 2、完成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扩建工作,具备为社会进行培训、鉴定的功能。扩大社会鉴定能力1500人次/年。 3、继续开展汽车营销服务业务知识和工作标准等培训;2012年 1、扩建建设规划方案; 2、设备采购标书与购置清单。 3、培训资料。 2013年 1、设备购置清单。 2、社会人员的鉴定资料。 3、培训资料。 为省内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提供专业规划和师资培训。 第二部分 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建设背景
青海省是资源大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经济发展始终处于欠发达地位,其中交通运输一直是制约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全省只有一条青藏铁路贯通东西,物资运输方式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服务是公路客货运输的重要支撑,也是公路运输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因此需要建立覆盖面广、具有一定服务水平的道路运输服务体系:即主要人口聚集地能满足基本的机动车维修、检测、驾培、汽车租赁服务;干线公路以及主要的农村公路能够实施及时、有效的维修救援服务。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国务院《关于印发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中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玉树地区处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位置,灾后重建所需的大量物资全部依靠汽车运输。这也为省内汽车运输业、汽车维修服务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学院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在面向汽车后市场各专业领域的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才需求分析
青海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建设现代交通运输,坚持“品牌连锁”、“高效监管”、“科技兴运”、“人才强交”四大战略,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思想。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显示,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2008年的保有量为4975万辆,2009年达到6300多万辆,2010年底达到7500万辆的规模。据青海广播网 2010年3月30日报道,截至2010年3月25日,青海省仅西宁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88888辆。第一季度新上牌机动车为9228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0%。2009年全国机动车平均增长率为17%,而西宁市的增长率就达到49.3%。从2010年开始,每天新上牌机动车数量超过100辆,平均每个工作日新上牌车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