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中端一带)→仲文(重庆县知县)→接枢(重庆府推官)→伯六→正二→重三→(荣一、荣二、荣三均外迁)荣四(由湖外迁居湖内)。
根据上述宗祖源流及迁徙,查阅谱籍史证,说明几点宗族发展概况: (1)宁公、瓘公、澹公前有述不再赘叙。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义门张氏宗谱》载:“张儒族,溯其先九皋公以曲江进士致仕来冶,??”。九皋公处世于后唐五代(公元905-960年)政局不稳年代(吾族九皋公与唐初期九龄公(公元673-740年)之弟九皋公不是同一人,二者相距两百余年),且属我国族民大迁徙时期,故以致仕遊居冶邑(致仕是指为官后或退休或病退),避居在石灰窑高椅山“琦玕洞(即飞云洞)下江浒间”(谱载此后高椅山有吾族祖山),因临江面湖,故三孙均取名“水”字旁济、清、淮,待北宋年间政局稳定后或又重返广东。皋公传四世佑公,吾族谱载从广东“南海罢,但载罗浮石以归”(罗浮石现仍在大张儒)或始定居石灰窑。可见,从瓘公传至佑共九世,代有人才,历有为官,家境十分富裕。
(2)从宁公十世祖佑公传至十七世志仁、志和公,除猷公外出为官外,均居本地,历八世,在彪公和志仁公操持家业期间(南宋理宗公元1201-1260年),将祖业发展壮大,其家业已拓展到湖内湖外,吾祖历有“罗家的山、何家的窑、张家的湖”的传说,即闻名于石灰窑和冶邑一方,成为富户之一。期间,志仁公胞弟志和公“十四岁入黉门,二十三岁重登魁,后至茅山学法九春,在飞云涧、桃花洞潜修十载成道??先人修法相二尊供于宗祠。”故吾族此后宗祠大门敬修圆门,既是宗礼祠,又是和公观。和公在鄂东南一带极富道教盛名,其关于张家湖、东方山、桃花洞、云雾洞等地的传奇故事在历代传说。
(3)从仲文公至荣四公,谱载墓葬石灰窑高椅山,而无其先祖(佑公至志仁公)墓葬记载。实有原因:其一,从佑公至志仁公是为远祖,其墓地经历了南宋后期和元朝初期战争的破坏,而导致无墓可寻,谱无记载(吾族于1751年才重修谱,与先祖相隔有500年以上)。其二,从仲文公传至重三公,属张家湖张氏家族近祖,而他们去世时间已是元朝中后期,至伯还公鼎盛时期至民国三十六年坟墓尚在,故谱有记载。
综上所述,吾族从皋公至荣四公,张氏宗族在石灰窑及黄荆山北麓中端一带曾居有十八代,由九皋公首居冶邑石灰窑,留有根基,始有祖山。至佑公从广东回归后定居石灰窑或大张儒,传至志仁公已在“张家湖”湖外和湖内开发发展,并富甲
5
一方,至荣四公时,家业发展十分壮大,成为当地船运和“张家湖”田地、山林、湖泊之拥有者,名列当地巨富之一,并闻名遐尔于一方。
二、荣四公家族发展史
1、荣四公家族概况
张家湖义门张氏宗族一世祖荣四公,娶妻宋氏,公妣墓于1989年由石灰窑高椅山迁葬团城山塞海山上(磁湖山庄背后,面朝海关大楼),墓志俱有仲文公、荣四公、儒一公、儒四公。
荣四公生四子,曰:儒一、儒二、儒三、儒四。儒二公无嫡嗣,立兄长之长子伯还公兼祧为继,后传至伯还公长孙文达公才承继长房,文义、文倡公承祧儒二公为嗣。儒三公无嫡嗣,由儒四公长子伯道公承祧为嗣。儒四公次子伯遥公承继四房(另儒一公次子伯远公迁居湖外,自立门户),传至长孙伯还公形成家族式管理。此后,荣四公四子之后裔形成了庞大的张家湖四大房份。
张家湖三世祖伯还公执掌家业,乐行善事,孝友传家,管理有方,其家族事业在明初永乐年间,已富甲一方,成为鄂东南巨富之一。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公仗义疏财,出谷千余石赈济南京灾民有功,明正统六年明英宗皇帝下旨“旌表义门”赐于张氏家族(详见图述)。故张家湖张氏宗族称为“义门”,族民为“义夫”,族谱为《义门张氏宗谱》,举荣四公为义门张氏宗族一世祖,自立义门张氏宗族“睦族堂”(原来为“百忍堂”),表明张氏大家族“和睦一堂”(注:谱载:“建有旌表义门牌坊至大清康熙六十年棌蹟入祠。”即原圣旨牌坊在宗祠外渡口边,因政府官员路过,必文官落轿,武官下马,故在康熙年间将“牌坊”移到祠内,乃至如今吾族“圣旨牌坊”建在祠内)。
张家湖义门张氏宗族,自荣四公至今,历650余年,分支80余座湾庄,繁衍子孙二十八世,人口近五万之众,红丁万余之多,已成为鄂东南张氏望族。其人口密度之大,湾庄之多,地域之集中,产业之雄厚,实乃当地之少有。
2、义门张氏宗族迁建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张家湖义门张氏宗族经历了由家族式管理向宗族式管理的发展,由以团山墩和青龙山脉为中心向湖四周发展的过程。其间,荣四公家族经历了五次大的迁建和分支:
6
(1)荣四公由湖外迁居“湖内”,形成家族式管理。荣四公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由大张儒迁居仙湾,传至七世“大”字辈,湾庄发展壮大。
(2)伯远公迁居。伯远公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由仙湾庄迁原冶邑白雉山“五马奔朝”之地(现碧石镇一带),自立门户,后分支十三个湾庄。
(3)荣四公家族大分支,形成宗族式管理。荣四公传至五世到七世“大”字辈,于明朝中期(公元1500年以前),长房文达公建庄于下庄基(湾);二房文义公、文倡公建庄于大泉塘庄,后文义公再迁建枫叶山南岳庙庄(黄石市现南岳庙始建于文义公);三房文魁公之孙大厦公复迁回大张儒,文俊公之子崇麟公迁建上张儒庄,其次子崇俸公留居仙湾;四房文高公、文通公建庄于长湾庄,后文高公迁建樟树岭庄。
(4)四大房各湾庄再次分支,形成宗族统领下的房份管理。荣四公传至十世到十二世,于明神宗至清顺治年间(约公元1600-1660年)开始大分支。即各房“自、其、士”三世十分旺盛,向“张家湖”四周依山傍水落业,建立新庄(详见各湾庄志)。
(5)大家族再次大分支,形成张氏宗族拥有张家湖的格局。荣四公传至十三世至十七世,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21年-1780年)再次大分支。即“士”字辈各房由“一”字辈至“芳”字辈逐次向湖的南岸、西岸、北岸环湖发展,依山傍湖开垦落业,建立新庄。在此期间,以“本、绵、清”三世祖在张家湖呈几倍式的递增,人丁十分旺盛,其中外迁川、陕、晋、豫、赣、皖和鄂其它地方等建庄立业者诸多。至公元1870年长江堤坝建成时,张家湖张氏宗族湾庄村落已遍及张家湖南北湖的东、南、西、北四方八面(详见《张家湖张氏村庄分布图》)。
3、张家湖张氏家族产生新的综合小区。
自公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黄石市城区建设和改造的需要,位于团城山开发区和张家湖北岸绝大部分湾庄前后多次拆迁还建,已由多湾庄组合成新的综合小区。目前已有大垅、楠竹林、皇姑岭、团城山3号、一扩山庄、青龙宛、柯尔山东、西村、湖景花园、青龙家园、才子家园、蓄美庄、宏维新都等诸多小区(各庄居住小区详见图列)。
三、张家湖张氏宗族地(湖)域发展史
7
张家湖张氏宗族地域的发展,包括张氏家族各湾庄的建立和拥有田地面积的发展,以及对山林、湖泊拥有权的确立等几个方面。人围湖居,湖随人变,是张家湖张氏宗族地(湖)域发展的基本特征。“张家湖”湖名的确立,反映了中国历来“庄以人名,地以族名”的基本特点。自古以来,“张家湖”湖名以前由“张家氵室”改“张家渥”,再改“张家湖”,其多次名称更换是伴随着张家湖张氏家族围湖一圈地域的发展和拥有而不断变更的,其湖名历来是张氏宗族族名、地名、湖名的代称或统称,“张家湖”是张氏宗族人财两旺和对其拥有所有权的重要标志。
张家湖张氏宗族地(湖)域的发展史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张家湖的初始状况及张氏家族首先拥有的原因。
张家湖的初始状况。张家湖自古与长江相通,江湖一统,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实无“名”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湖滩。它的南面有黄荆山脉相堵,北有大众山脉、牛头山脉拦断,西至老下陆东方山东头脚边。湖面形成三大块:一块是湖的西端由老下陆至中间的白塔岩(李家坊附近)、东山、尖山(柯尔山附近)为止;另两块是湖的东端由团山墩山脉将湖面分成相连的南、北湖面,其北湖面相对窄小,南湖面较为宽阔(覆盖到整个黄荆山北麓中部)。临江一面,东端石灰窑高椅山与江相连,北端由海观山、代司里(原为土山墩)、枫叶山、牛尾巴山、琵琶山相连隔断。整个湖泊呈现东端的南、北两湖湖水深、低洼、面阔,而西端的湖湖水浅、势高、面窄的状态。江水高涨季节,湖面三大块相连;江水枯落时,呈东水垱、西水湾的状态。
由于江水与湖水相吞相吐,水质优良,菱荷相映,鱼虾浅底,湖岸和湖面是非常理想的种植业和舟行渔业之地。在北宋以前(公元960年前),大冶县尚未建县(公元965年建县),该域属富川县所辖,隶鄂州治所,当地居住人口十分稀少,吾族九皋公在后唐五代时期,因游居石灰窑高椅山期间相中此地,待传至五世佑公南海归来定居以后,复传至荣四公,历经宋、元两朝三百余年,传子孙十三世,吾族依次在湖的东西两端周岸而耕,沿湖而渔,逐步形成张氏家族环湖而居的局面,并形成对张家湖的拥有。
2、“张家氵室”是张家湖的早期之称。《大冶县志》(明嘉靖庚子年<1540年>编)载:“张家氵室水源出本县流水里诸山合流,江水汛自胜阳港,倒漾为湖,后势微,亦自港口出江。”吾族从荣四公传八世祖“尚”字辈,其族民在此期间(公元1336-1540年),湾庄已在现“张家湖”的南面和团山墩及青龙山一带星罗棋布。“张家氵室”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