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实习报告 下载本文

这一带分布的海拔高度变幅大,因冷杉受人砍伐严重,其次是许多落叶阔叶树种生态幅度大,因此,植被分布往往模糊,掩盖了原生植被的自然界线,致使目前难以确切分带。

3 暖温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分布:洗象池与茶棚子之间

此带与相邻两带互相延伸。犬牙交错。这种分布特点主要因为地形破碎,水热分异急剧,局部生境差异显著,加之人为砍伐严重。 观察点:九老洞、龙桥沟

本带植被带的生态环境,层次结构及代表植物此带植被外貌季相变化显著,夏季淡、浓 绿色镶嵌,入秋呈黄、绿、褐色斑驳混杂。 群落层次结构复杂:

乔木层:又可分为2、3个亚层,乔木层植物种类丰富,以壳斗科的石栲及栲属为主,伴有少量的樟科植物;落叶乔木主要有峨眉四照花、珙桐、野核桃,野樱桃,红椿、鹅耳,还有少量杉木渗入或者局部

地段块状分布。

灌木层:以箭竹占优势,另外还有峨眉桃叶珊瑚,青叶 ,杨叶,木姜子,山梅花,新木姜子等。本带植被的分布界限以珙桐为其标志。

4 常绿阔叶林带

分布:茶棚子—万年寺 观察点:万年寺

本带植被大致以海拔1200米(小红椿坪)分界,上部常绿阔叶林带所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群落组成以耐寒的壳斗科种类为优势,并含一定数量的落叶成份;下部常绿阔叶林,因海拔低,生境湿润,群落组成以樟科植物为优势。

① 壳斗科为优势的耐寒长绿阔叶林 分布在茶棚子—小红春坪。种类组成以壳斗科的常绿栲属为主,还有樟科山胡椒属及木姜子属,其它还有多种常绿阔叶成份如梁王茶,穗序鹅掌柴,峨眉桃叶珊瑚,常绿类及茶科植物。落叶树种也占一定数量,如珙桐,红椿,四照花。

② 樟科为优势的常绿阔叶林 分布在小红椿坪—万年寺。以樟科的阔楠属,木姜子属,新木姜子属,山胡椒属,黄肉楠属为主;另外还有壳斗科考属,木兰科含笑属,省沽油科山香园属以及山矾科,苯科的一些植物。

5 亚热带次生植被

13

分布:万年寺以下

观察点:从峨眉县出发沿途观察。

峨眉山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主要分布着亚热带次生植被,亚热带次生植被是指地带性常绿阔叶林破坏后形成的各种稳定的植被类型,包括多种次生灌丛,次生针叶林及落叶阔叶林。

四、 土壤

峨眉山受东南风影响,降雨量充沛,湿度大,属我国亚热带温湿润气候,地带性土壤为中亚热带黄壤和红壤。由于峨眉山屏障的作用,境内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又差异很大,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植被和土壤的垂直分异现象异常明显。其土壤山地垂直带谱表七: 海拔 土壤类型 600米以下 潮土、紫色土 600~1500米 山地黄壤 1500~1700米 山地黄棕壤 1700~2100米 山地棕壤

14

2100~2900米 2900~3099米 表七 山地暗棕壤 漂灰土

一、简述各类土壤分布和特征: 1、漂灰土

漂灰土又名棕色针叶林土。在我国,它是寒温带湿润地区针叶林下发育的土壤,是在地方性气候和植被影响下的一种特殊土壤。 观察点:金顶东、南两侧,海拔3048米。 在杜鹃冷衫林下发育的漂灰土剖面如下: (1) 枯枝落叶层0~4cm为木本植物凋落物、苔藓死亡部分及其细根,紧接土表部分出现泥炭化。

(2) 腐殖质层4~15cm灰黑色,团粒结构,疏松,多木质粗根。 (3) 漂灰层(灰白色层)15~35cm淡灰色,细粉砂质,有根系。 (4) 淀积层35~55cm棕黄色,质地较为粘重,有砾石。 母质层55cm以下,峨眉山玄武岩风化残积物。

2、山地黄棕壤

黄棕壤过去称为灰棕粘盘壤。它是我国北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 观察点:九老洞

林地中黄棕壤的典型剖面如下:

(1) 残落物层:植物残落物很薄而不连续。呈半分解状态。

(2) 腐殖质层:厚10~20cm暗灰棕色,具粒状团块状结构,疏松多孔。向下逐渐过渡。

(3) 淀积层:厚约40~80cm质地粘重。基本色调为棕色,结构呈棱状和块状,结构体面常有棕色或暗棕色胶膜,有时存锈斑。再下为母质层,多系杂色的半风化物。

二、土壤剖面

峨眉金顶土壤剖面

田间号码:2008--01 日 期:四月十二日 观察地点:峨眉金顶 天 气:晴

海 拔:3025米 坡 度:18.5°

经度纬度: 103°20′E , 29°31533′N

15

发生层 剖面深颜色 度 枯枝落3cm 黑色 叶层 质地 重壤 结构 块状 松紧度 空隙 松 多孔 根系 多 PH 腐质层 8cm 灰黑色 重壤 团粒结疏松 构 多孔 多木质 粗根 灰化层 9.5cm 灰白色 轻壤土 团粒结紧 构 少 少 母质层 55cm以下 灰色 砂壤土 块状 紧 少 少

峨眉雷洞坪土壤剖面

田间号码:2008--02 日 期:4月13日 观察地点:峨眉雷洞坪 天气:阴(小雨) 海拔:2450米 坡度:21° 温度:10℃

发生层 剖面深颜色 度

质地 结构 松紧度 空隙 根系 PH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