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防治手册2010版》 - 图文 下载本文

Pediatrics. 21st ed. New York: McGraw-Hill, 2003. 2156-2162 三、骨质疏松症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测量骨密度数值下降及/或低能量外伤后出现的骨折(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实验室检查作为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益补充。因为临床上没有直接测量骨强度的设备和方法,目前并未以骨强度数值直接作为诊断标准。

脆性骨折即为:受轻微的外力而发生骨折。好发部位为胸腰段椎体、桡骨远端、股骨近端、踝关节等;有些脆性骨折X线检查可见,有些脆性骨折产生微骨折,X线检查未表现,但核磁共振检查往往可见骨挫伤表现。

骨密度测定是直接对骨质的量化指标,常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折风险和评定治疗效果。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测量部位和不同性别,在峰值骨量上,表现并不一样,使用的骨密度测量仪器也不一样,因此,得到骨密度的数值往往有些差异,临床诊断有时会出现偏差。

为统一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8年和2004年发布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见表6)。其明确表述为: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使用双能X线设备(DEXA)测得的股骨颈骨密度,参照白种人年轻女性峰值骨量减少2.5标准差(-2.5SD),作为诊断标准。因为黄种人峰值骨量低于白种人,有文献报道,日本推荐使用骨量丢失百分率作为诊断标准,因此,国内也推荐使用低于峰值骨量2标准差(-2SD),或者骨量下降25%作为诊断标准。

( 源自:WHO: GUIDELINE FOR PRECLINICAL EVALUATION AND CLINICAL TRIALS IN OSTEOPOROSIS,1998,GENEVA; WHO:

WHO SCIENTIFIC GROUP ON THE ASSESSMENT OF OSTEOPOROSIS AT PRIMARY HEALTH CARE LEVEL,SUMMARY MEERING REPORT,Brussels,Belgium,5-7 MAY 2004.)

(OCCGS: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二)骨质疏松诊断常用方法和仪器 1、X线照像法

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X线片的光密度增加,骨小梁减少、稀疏或消失。一般X线片骨密度下降30%时可以看出骨质疏松表现。

X线片的光密度增加,骨小梁减少、稀疏或消失

2、光子吸收法

常用的单光子骨密度仪(SPA)、双光子骨密度仪(DPA)由于同位素放射源发射的射线强度低、扫描时间长、图像不清晰,故至80年代末已基本为DEXA和pDEXA所取代。

刘忠厚研究组曾在 1987年应用SPA进行4万例前臂骨密度测量的研究,此图为我国研制的单光子骨密度仪(SPA)

3、X线吸收法

在X线吸收法中,常用的有单能X线骨密度仪(SXA)、双能X线骨密度仪中枢型(DEXA)、双能X线骨密度仪周围型(pDEXA)、定量CT(QCT)和周围骨定量CT(pQCT)、放射吸收法(RA)。由于DXA和pDEXA精确度高、准确度好,速度快,辐射剂量小,所以应用广。

周围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pDEXA)是以测量前臂为主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由于前臂骨折比较常见,以及为避免脊柱和髋部的一些软组织的影响因素而选用前臂pDEXA进行测量。并且前臂骨周围软组织相对少的多,因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比较好。虽然前臂pDEXA能够很好的预测各个部位骨折,但预测髋部骨折最好还是使用髋部的BMD,没有必要间接推算。pDEXA测量BMD的放射剂量小,建议操作人员与仪器保持1米距离即可。pDEXA的优点是:测量仪器小、设备费用低,辐射剂量低,体积小便于携带和搬运、扫描程序简单实用。故此类设备适于中小医院使用。

4、骨形态计量学方法

由于此项分析技术属于创伤性检测,故一般很少用于病人的诊断,但在动物实验和药物疗效观察中经常采用。 5、超声诊断法

超声诊断是应用超声波在不同密度和结构的介质中传播速度(SOS)及其波幅的衰减 (BUA)的差异,测定结果可代表骨量和强度的参数,从而显示骨量变化,多用于体检筛查和儿童、孕妇的骨量检查。目前临床中主要使用跟骨和周围骨超声测量仪。 6、生化鉴别诊断法

骨形成主要标志物: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原胶原氨基端(N-端)延长肽等;骨吸收主要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Ⅰ型原胶原交联羧基端(C-端)肽、胶原吡啶交联(吡啶啉)、羟脯氨酸等。用上述生化标志物看骨吸收和骨形成的态势。

7、生理年龄预诊法

刘忠厚主编,《骨矿与临床》,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257

女性骨量减少诊断的年龄域应该是52-66岁,骨质疏松诊断的年龄域应该是62-76岁,严重骨质疏松诊断的年龄域应该是72-86岁,变化幅度±7岁,男性参照此表也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