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整理 下载本文

? 哲学一词最初是来自古希腊的, ? 哲学也是从古希腊开始发生的。 米利都学派的朴素唯物论

泰勒斯说:“万物是由水做成的。”

阿那克西曼德说:“万物的元质是无限。” 阿那克西美尼说:“构成万物基质的是气。” 米利都学派是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

1. 坚持了物质第一性;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2.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3. 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毕达哥拉斯数的唯心论

毕达哥拉斯认为: 数的比例关系构成了宇宙的普遍秩序。 毕达哥拉斯,或者是他的弟子的最伟大的发现,就是关于直角三角形的命题,即直角两夹边的平方的和等于另一边的平方,即弦的平方。

数学与神学的结合开始于毕达哥拉斯,而且数学在他的思想中乃是与一种“特殊形式”的神秘主义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毕达哥拉斯说“万物都是数”。 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

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万物的本原。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 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论辩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出身于雅典,是一个著名的智者,他向青年们教授哲学,述而不作,在辩论之中度过了一生。因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而受审判,并于公元前399年被判死刑,时年约七十岁。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

(1)心灵的转向,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 (2)灵魂不灭说

(3)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4)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柏拉图的理念论 (1)理念论 (2)认识论 (3)政治思想 (4)伦理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他将科学定义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马恩选集》V3-P5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2、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科学基础 1、自然科学基础 2、社会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四)个人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之所以能够产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自然科学根源和理论根源的。 1、历史背景

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2、科学前提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 3、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哲学思想走向科学化的开端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神圣家族》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对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资本论》 《反杜林论》 《自然辩证法》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二)列宁主义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阶段

列宁 的一些重要著作: 《怎么办?》(1901)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 《哲学笔记》(1914—1916)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

列宁(1871—1925) 《国家与革命》(1917) 《论战斗的唯物主义》(1922)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以“实事求是”为中心的唯物主义思想 ※以“矛盾论”为中心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以“实践论”为中心的认识论思想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 2、把真理与价值统一于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3、在探索和回答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科学论断,从而发展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 2、继承和发展了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3、继承和发展了群众史观原理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生受益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在实践观上的对立

? 在中国古代 ? 在欧洲哲学史上

? 旧哲学在实践观上的缺陷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实践的本质及其特点 · 实践的含义 · 实践的特点 能动性、客观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性为本质特征的哲学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以实践范畴为基础实现了 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 是实践性的内在要求 表现在 体现了方法论原则

阶级属性的必然要求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生受益 (一)能提高人生境界和综合素质

◎能培养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与理论思维能力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注意方法 ◎必须认真读书 ◎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第二章 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一节 物质 一、物质观的发展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将一种几种具体物质作为世界本源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将“原子”作为世界本原

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形而上学性、机械性、不彻底性 米利都学派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泰勒斯说:“万物是由水做成的。” 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万物的本原。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 (一)恩格斯从一般和个别关系和本体论角度对物质的界定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恩格斯 ? (二)列宁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和认识论角度对物质的界定

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进行了全新的阐述,是“物质”这一哲学范畴最科学最经典的定义。

? 什么是物质?

?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列宁物质定义的哲学意义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强调“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同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在物质观问题上完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