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过度劳动问题研究综述 下载本文

生率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指出,无论男性抑或女性劳动者,均呈现出长时间工作劳动者比例越高的地域出生率越低的负相关关系,两位学者的研究结论说明了“过劳”问题与日本社会少子化问题之间现实存在密切关联。

熊沢诚针对“过劳”诱因提出的“强制自发性”理论将“过劳”问题的发生与企业管理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与责任意识的提高在微观层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森冈孝二(2006)指出,企业需要留心关注劳动者的家庭及社会生活,进行与工作量相符的人员配置、创造适宜工作的职场环境,并通过消除恒常性加班、义务加班,避免节假日工作,促进年度休假的取得等方式合理缩短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而且,应尽量避免深夜工作、轮班制、出差次数多、异国工作语言障碍等长时间工作之外可能会给劳动者造成过重负担的因素的发生。

面对企业内工会丧失罢工权、依附于企业的尴尬境况,森冈孝二(2006)指出,企业内工会应代表劳动者与企业方缔结合法、合理的劳动契约,并在防止工伤伤害、进行工伤救济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为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帮助。此外,需要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促进加班的缩短及义务加班时间的消除、过度劳动员工数量的减少、年度休假的获得与休假天数的增加。而且需要从雇用多样化、管理流程IT化、双职工工作时间延长等劳动环境变化趋势着眼,积极采取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

黄河:《过劳防止对策:日本的经验与启示》,载《中国外资?下半月》,2012年第10期。

2、

上畑鉄之丞「過労死の予防と労災認定」..生活経済政策,2008,140:12~15。

3、

稲木健志,上畑鉄之丞.『過労死とのたたかい』. 新日本新書,1989年版。

4、

森岡孝二.「過労死、過重労働の根絶へ—過労死防止基本法の必要性」. 経済,2012,5:57~65。

5、

森岡孝二.「過労死予備軍、産業予備軍とワークシェアリング」. 経済,2010,8:59~68。

6、

(日)福地保馬.労働者の疲労o過労と健康[J].京都:かもがわ出版,2008:48~54。

7、

汤啸天.“过劳”现象与公民维权[J].检察风云,2006(20):30~31。

8、

王丹.我国知识工作者过度劳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