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七、八测试题 下载本文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 原料 类别 1893 1910 1920 15.6 39.8 40.1 手工制机器产品 81.8 41.4 39.4 品 2.6 18.8 20.5 资

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体系之间的关系。(6分)

材料三 右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2分)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4分)

必修二专题七、八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5 CABBD 6—10 BACCB 11—15 ABCAB 16—20 AACBD 21—25 CBDD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5分)

26.(1)葡萄牙向“教皇子午线”以东;西班牙向“教皇子午线”以西。(4分)

影响:在地理上将世界连

成一片,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

展。(3分)

(2)变化:①原料出口比重增加;②手工制品出口比较减少;③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6分)

关系:①中国进一步成为

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②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③中国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6分)

(3)寓意: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2分)。

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

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

流中坚持自主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