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课时安排
一、 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 、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
课题: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
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
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
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