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乙烯裂解炉简介 - 图文 下载本文

常用乙烯裂解炉简介

①鲁姆斯公司的SRT型裂解炉

鲁姆斯公司的SRT型裂解炉(短停留时间裂解炉)为单排双辐射立管式裂解炉,已从早期的SRT-I型发展为近期的SRT-Ⅵ型。

SRT型裂解炉的对流段设置在辐射室上部的一侧,对流段顶部设置烟道和引风机。对流段内设置进料、稀释蒸汽和锅炉给水的预热。从SRT-Ⅵ型炉开始,对流段还设置高压蒸汽过热,由此取消了高压蒸汽过热炉。在对流段预热原料和稀释蒸汽过程中,一般采用一次注入蒸汽的方式,当裂解重质原料时,也采用二次注汽。

早期SRT型裂解炉多采用侧壁无焰烧嘴烧燃料气,为适应裂解炉烧油的需要,目前多采用侧壁烧嘴和底部烧嘴联合的布置方案。底部烧嘴最大供热量可占总热负荷的70%。SRT-Ⅲ型炉的热效率达93.5%。图1—21为SRT型裂解炉结构示意图。

图1-21鲁姆斯SRT-Ⅱ型裂解炉结构示意图

②斯通-伟伯斯特(S.W)公司的USC型裂解炉

S.W的USC裂解炉(超选择性裂解炉)为单排双辐射立管式裂解炉,辐射盘管为W型或U型盘管。由于采用的炉管管径较小,因而单台裂解炉盘管组数较多(16-48组)。每2组或4组辐射盘管配一台USX型(套管式)一级废热锅炉,多台USX废热锅炉出口裂解气再汇总送入一台二级废热锅炉。近期开始采用双程套管式废热锅炉(SLE),将两级废热锅炉合并为一级。

USC型裂解炉对流段设置在辐射室上部一侧,对流段顶部设置烟道和引风机。对流段内设

有原料和稀释蒸汽预热、锅炉给水预热及高压蒸汽过热等热量回收段。大多数USC型裂解炉为一个对流段对应一个辐射室,也有两个辐射室共用一个对流段的情况。

当装置燃料全部为气体燃料时,USC型裂解炉多采用侧壁无焰烧嘴;如装置需要使用部分液体燃料时,则采用侧壁烧嘴和底部烧嘴联合布置的方案。底部烧嘴可烧气也可烧油,其供热量可占总热负荷的60%-70%。

由于USC型裂解炉辐射盘管为小管径短管长炉管,单管处理能力低,每台裂解炉盘管数较多。为保证对流段进料能均匀地分配到每根辐射盘管,在辐射盘管入口设置了文丘里喷管。图1-22是USC型裂解炉结构示意图。

图1-22 USC型裂解炉结构示意图

③凯洛格(Kellogg)公司的毫秒炉

凯洛格公司的毫秒炉为立管式裂解炉,其辐射盘管为单程直管。对流段在辐射室上侧,原料和稀释蒸汽在对流段预热至横跨温度后,通过横跨管和猪尾管由裂解炉底部送入辐射管,物料由下向上流动,由辐射室顶部出辐射管而进入第一废热锅炉。裂解轻烃时,常设三级废热锅炉;裂解馏分油时,只设两级废热锅炉。对流段还预热锅炉给水并过热高压蒸汽。热效率为93%。

毫秒炉采用底部大烧嘴,可烧气也可烧油。

由于毫秒炉管径小,单台炉炉管数量大,为保证辐射管流量均匀,在辐射管入口设置猪尾管控制流量分配。图1-23是毫秒炉结构示意图。

图1-23 毫秒裂解炉结构示意图

④KTI公司的GK型裂解炉

早期的GK—I型裂解炉为双排立管式裂解炉,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GK一Ⅱ型裂解炉为混排(入口段为双排,出口段为单排)分支变径管。在此基础上,相继开发了GK一Ⅲ型、GK一Ⅳ型和GK—V型裂解炉。GK—V型裂解炉为双程分支变径管,由于管程减少,管长缩短,停留时间可控制在O.2秒以内。GK型裂解炉一般采用一级废热锅炉。

对流段设置在辐射室上侧。对流段除预热原料、稀释蒸汽、锅炉给水外,还进行高压蒸汽的过热。

GK型裂解炉采用侧壁烧嘴和底部烧嘴联合布置的方案。底部烧嘴可烧油也可烧气,其最大供热量可占总热负荷的70%。侧壁烧嘴为烧气的无焰烧嘴。图1-24为GK型裂解炉结构示意图。

图1-24 GK型裂解炉结构示意图

⑤CBL型裂解炉

由我国自行设计、开发的CBL型裂解炉,即北方炉已从I型发展到IV型,单炉生产能力从20kt/a发展到100kt/a。

CBL裂解炉的对流段设置在辐射室上部的一侧,对流段顶部设置烟道和引风机。对流段内设置原料、稀释蒸汽、锅炉给水预热、原料过热、稀释蒸汽过热、高压蒸汽过热段。稀释蒸汽的注入:二次注汽的为I、Ⅱ型,一次注汽的为Ⅲ型。

主要特点是将对流段中稀释蒸汽与烃类传统方式的一次混合改为二次混合新工艺。一次蒸汽与二次蒸汽比例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采用二次混合新工艺后,物料进入辐射段的温度可提高50℃以上。这样,当裂解深度不变时,裂解温度可降低5℃-6℃,辐射段烟气温度可相应降低20℃-25℃,最高管壁温度下降 14℃-20℃,全炉供热量可降低约10%。

供热采用侧壁烧嘴与底部烧嘴联合布置方案,侧壁烧嘴为无焰烧嘴,底部烧嘴为油气联合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