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场地进行封闭并经常洒水,对出入工地的车辆进行冲洗等。
(3)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生活垃圾箱,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避免随意抛弃。
(4)严禁向海洋倾到建筑垃圾,施工废水汇入电厂废水贮存池,施工单位的生活污水收集到电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5)为减轻管道施工时对管道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临时占地应尽量选择废弃地,剩余覆土应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弃土场,不可随意丢弃。施工结束后应通过种草植树等方式来恢复管线附近在施工时被破坏的植被。
4.4 海洋污染防治措施
(1)工程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指导设计、施工、 环境管理,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工程方案设计过程中,把工程施工对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
(2) 在安排海上施工时段时要尽量避开4~8 月鱼类产卵、索饵等敏感时期,或在该时段尽可能降低施工强度,以减少鱼类等水产资源的损失。
(3)海上施工应选择海况良好,潮流较缓的情况进行施工作业,避免恶劣 天气,防止引起海域泥沙不必要的扰动,减少由于施工引起的悬浮物扩散影响范 围。
(4)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科学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 水下作业时间,降低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5)合理划定施工作业海域和施工运输船舶的航行通道范围,严格限制工 程施工及通行区域在其用海范围内,避免任意扩大施工范围,以减小施工作业对 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
(6)对施工海域和施工运输船舶航行通道海域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告知施 工周期,明示禁止进行捕捞活动的范围、时间。
(7)加强施工对施工污废水处理和排放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排入水体 的污废水量,缓解工程施工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8)施工船舶生活污水处理应按照海上施工作业规范及相关法规、规范、标准要求处理达标后排放。为了保护工程附近海域水环境质量,建议施工船舶生活污水由专门的集污船统一接收处理。
(9)甲板上偶尔出现的少量油(通常是润滑油)应用锯末或棉纱吸净后冲洗,含油的棉纱等应收集后运回陆地,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统一回收处置、处理。
(10)严格管理,对跑、冒、漏严重的船只严禁参加施工作业;并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与养护,杜绝石油类物质泄漏,减少海水受污染的可能性
(11)温排水口采用喇叭口扩散形式,排水口底标高-4.0m,位于低潮位以下。
(12)电厂取排水口位置确定后,要求设置明显标志。
(13)为减轻余氯排放入海对海域生态产生危害,电厂应定期对制氯及加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尤其是余氯分析仪的正常运行,确保温排水排放口余氯浓度控制在0.02mg/L以内。
(14)电厂若采用间歇性加氯工艺时,最好将加氯作业时段安排在昼间,而尽量避免夜间加氯,使排放余氯在光照条件好的情况下快速衰减,减少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5 环境风险
(1)液氨
本工程采用SCR法脱除NOx,脱硝剂采用液氨。电厂液氨储存及供应系统设在厂区西侧的液氨罐区,并采取措施与周围做适当隔离,根据预测当破裂直径为20mm事故发生后半致死浓度的最大影响范围是180m该范围内无居民。液氨高浓度范围主要集中在厂区内。氨罐西距居民最近约350m。本工程氨罐位于厂区西北部,其距离厂区南面的柯厝村、西南面的邱厝村、西面的北网村均超过600m。根据上述预测,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后,不会危及附近居民的生命。
经分析可知,本工程液氨贮存风险可以接受。
二期工程(两台锅炉脱硝)年需液氨约3000吨。南埔电厂已签订了液氨供应及运输协议。液氨运输运距48km。沿途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目标。
液氨运输将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采用专用的液氨运输槽车,装运液氨的钢瓶和槽车,必须符合《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2)严格按照指定的运输路线进行运输。
3)运输方保证选用有运输危化品资质的专业运输队伍,不超载,不超速行驶,不疲劳驾驶,运输过程中遵守有关操作规程,确保运输车辆在运输途中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4)制定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机构,准备应急设备。
5)做好液氨运输路线沿线居民分布情况调查,特别是距离本次运输线路较近的村庄,建立与村庄的联系网络,以防在该区域发生事故时能及时有效的组织居民的疏散工作。
从运输风险的角度考虑,本项目液氨运输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2)溢油
1)最大可信事故及概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确定本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主要是运营期进出港船舶在航道、泊位发生燃料油泄漏事故。根据2002年至2009年的统计资料计算可得,本项目建成后,年来往船舶为120艘次,溢油事故发生率为3.84?10-3次/
年。
2)电厂码头前沿A点溢油影响
在静风情况下,油膜主要随水流运动和扩散,随着时间的推移油膜一方面扩散,一方面降解,油膜厚度较小,整个扫海面积相对较大。不同潮时发生溢油的累计扫海面积有较大差别,在静风条件下,当溢油发生后12小时累计扫海面积为52~88km2,24小时累计扫海面积为115~163km2,当溢油发生在低潮位时油膜的扫海面积最大。
在SW向风的作用下,受风力影响,油膜漂向湄洲湾顶部后扩散区域相对固定,扩散范围相对小一些,溢油发生后12小时累计扫海面积为26~80km2,24小时累计扫海面积为86~158km2,当溢油发生在涨急时油膜的扫海面积最大。
在NE向风的作用下,风力的作用较为明显的,将油膜推向码头及港池附近的局部水域内,溢油发生后12小时累计扫海面积为2~15km2,24小时累计扫海面积为4~35km2,当溢油发生在落急时油膜的扫海面积最大。
3)肖厝航道交汇处溢油影响
在静风情况下,油膜主要随水流运动和扩散,扫海面积较大。溢油发生后12小时累计扫海面积为42~150km2,24小时累计扫海面积为88~192km2,当溢油发生在落急时油膜的扫海面积最大。
在SW向风的作用下,风力作用较为明显,将油膜推向湄洲湾的顶部,溢油发生后12小时累计扫海面积为37~86km2,24小时累计扫海面积为143~204km2,当溢油发生在落急时油膜的扫海面积最大。
在NE向风的作用下,风力作用较明显,将油膜推向码头及港池附近的局部水域内,溢油发生后12小时累计扫海面积为6~52km2,24小时累计扫海面积为13~114km2,当溢油发生在低潮位时油膜的扫海面积最大。
4)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一旦发生溢油,将对项目周边的养殖区、惠屿岛周边、湄洲湾顶等养殖区产生影响。由于鱼虾、贝类、海带等水产品对石油烃的富集作用,使得水产品致油臭,降低产品质量,进而影响渔民的经济收入。浮油随流漂浮,若进入沿岸定制渔业区后,油污将沾污网具,使网具报废。浮油漂移到沿岸,将对沿岸滩涂和浅海养殖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并在一段时间内很难恢复原有水平,影响沿海渔民正常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