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价 下载本文

北部和秀屿南部水域;秋季总个体密度密集区位于西北部和东南部水域。春季则以测区东北部和南部水域最为密集的趋势。调查期间秋季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春季。分布上,秋季多样性指数(H′)高值区位于测区南部,春季以测区中北部水域最高。

(4)潮下带底栖生物

评价海域共有大型底栖生物121种,其中春季有68种,秋季97种。春、秋2个季度种类组成中,以环节动物种类数所占比例居优势,占比在63.2%~66.0%,秋季略高于春季;两个季度底栖生物平均密度为165个/m2,两季度平均生物量仅有13.22g/m2,春季高于秋季。本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主要以一些小型的多毛类为优势种群。本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物种较为丰富;平均栖息密度秋季处于较高水平,春季处于低水平;平均生物量春、秋季都处于低水平;生物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在春、秋季都处在较低水平。

(5)潮间带生物现状

2条断面的潮间带生物春季已鉴定种类共有87,录属于7门68科;秋季已鉴定种类共有74(附表11.4),录属于6门47科。水平分布上,秋季呈现L1向浪开敞地形>L2背浪半隐蔽地形的特征;春季呈现:背浪半隐蔽地形>向浪开敞地形。垂直分布上,秋季呈现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的特征;春季L1断面呈现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L2断面则是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的特征。春季L1下朱尾断面和L2南埔电厂断面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826和2.658,十分接近。 秋季L1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09和3.45也相对接近。

(6)游泳动物

两个季节共捕获游泳动物88种,以鱼类为主共58种,占65.91%。鱼类种类区系以暖水性为主。资源结构以中小型种类为主,所有游泳动物的幼鱼比例相对较高,两个季节所有游泳动物的平均体重为5.40g,幼鱼比例为67.47%。调查海域所有游泳动物的重量相对资源密度和尾数相对资源密度均为秋季高于春季,两个季节平均分别为171.7kg/km2和26863.3ind./km2。,该水域游泳动物资源密度属于中等偏下水平。调查海域游泳动物种类丰富度指数D两个季节平均为2.93,多样性指数H,两个季节平均为1.96,均匀度指数J,两个季节平均为0.73。从总体上看,该水域渔业资源分布季节差异较大,生物多样性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偏

下水平。

(7)鱼卵、仔稚鱼

春秋季两次垂直拖网调查共记录浮性鱼卵和仔稚鱼6种,春秋两次调查鱼卵平均丰度为248.68 ind/100m3。斑鰶鱼卵是本次调查中出现的主要种类,两个航次仔稚鱼平均丰度为34.10 ind/100m3,春季仔稚鱼丰度为68.20 ind/100m3,秋季没有采集到仔稚鱼样品。

春秋季两次水平拖网调查共鉴定出鱼卵仔稚鱼种类6种,两个航次水平拖网鱼卵丰度均值为46.96 ind/100m3。斑鰶鱼卵是本次调查中的主要种类,本次调查中仔稚鱼丰度较低平均丰度只有0.49 ind/100m3。从总体上看:春秋季鱼卵仔稚鱼的丰度均比较低。

3 环境影响评价

3.1 环境空气

(1)经预测,本期工程造成的评价区内SO2、NO2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分别占二级标准份额的8.8%、16.4%;SO2、NO2、PM10日平均浓度全年最大值分别占二级标准份额的3.3%、3.3%和1.3%;年平均浓度最大值分别占二级标准份额的1.2%、0.7%和0.3%。

(2)从大气预测结果来看,本工程采用新建1座240m烟囱不设GGH并对两台锅炉实施SCR脱硝(脱硝效率为80%)的方案是可行的。

3.2 海洋水动力和冲淤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对拟建明渠工程前后的潮流场精细计算网格数值模拟,由于温排放明渠与厂区的围堤及码头引堤基本平行,所以温排放明渠的建设没有对该海域的整体流场造成影响,只是在码头引堤的西北侧局部浅水区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离工程附近较远的海域,流速基本没发生变化。

3.3 海洋水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明渠施工过程对水体环境影响的数模计算结果表明,在明渠头部施工悬沙浓度大于10mg/L的扩散包络面积为2.45km2,在涵管出口施工悬沙浓度大于10mg/L的扩散包络面积为0.97km2,在明渠中部施工悬沙浓度大于10mg/L的扩散包络面积为1.72km2,工程疏浚作业产生的悬浮物对该面积海域内的海水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施工停止3~4小时后,悬浮泥沙绝大部分可沉降于海底,在一个潮周期后,海水水质可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

3.4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入海泥沙对海洋生态影响与评价 ① 对浮游生物影响

数模预测结果表明:施工作业悬沙增量超过100 mg/L水域最大影响面积为0.039km2,影响面积不大;在此影响范围内扩散的悬沙最多持续10小时左右后基本落淤完毕,持续影响时间不长;无论施工地点在涵管出口处还是在明渠头部

的深水区,施工引起的悬浮泥沙扩散范围是有限的,其影响区域仅仅在电厂码头北侧的水域,不会对周边海域产生明显影响。较大增量的悬浮物虽然能致使浮游动植物死亡,但每天工程施工活动停止后,由于潮汐作用,会将外海的浮游动植物带入施工区及其附近海域,使施工区浮游动植物得以补充。因此,本工程施工造成的入海悬浮泥沙对浮游生物数量不会产生长期不利影响。

② 对渔业资源的直接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作业可能造成的鱼卵、仔稚鱼可能的损失量分别约为1.46×106粒和1.7×105尾;幼鱼、幼虾和幼蟹可能的平均损失量分别约为1.79万尾、0.12万尾、0.06万尾。

③ 对海水养殖的影响

根据现场调查,离本工程较近的海水养殖区有NNW向约1.5km处的浅海养殖区,主要养殖品种为吊蛎、海带。根据数模预测结果,南埔电厂清淤工程在明渠头部的清淤过程产生的入海泥沙对工程临近海域的水产养殖会产生一定影响,而明渠中部和涵管出口处的清淤对其影响基本较少。为避免影响,建议项目业主在施工期间应临时征用该养殖区域靠近施工方向一侧的养殖区域,施工期间停止这些区域内的海带养殖,并按规定给予补偿。

(2)温排水排放对排水口附近海域海洋生物生态环境影响 ① 对浮游生物影响

根据现状分析,调查期间评价海域春、秋两季平均水温分别为17.74℃和16.6℃。春季排水口附近海域小潮期水温范围在17~24.8℃之间,均值为20.2℃,大潮期水温范围在19.5~24℃,均值为21.1℃。因此,可以预测在海水水温较低和相对较低的春、秋、冬三季电厂一、二期机组温排水对排放口附近海域的浮游生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均起促进作用,但在夏季对温升区内的浮游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及群落结构则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温升大于3℃(全潮最大温升包络线面积为1.69km2)的影响范围内。

② 对渔业资源的直接影响分析

除夏季以外南埔电厂温排水排入湄洲湾后水体温度仍在鱼类适温范围内,对鱼类生长不会造成明显影响,但可能会对鱼类产卵行为和鱼类群落结构的产生一定的影响(鱼类从异常活动到死亡的平均温升为3℃)。对于大多数暖性鱼类或暖温性鱼类,夏季(7~9月)温排水引起的温升1℃基本上在鱼类适应范围内,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