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文化相对主义 下载本文

范式:

范式作为学术理论界的核心概念,作为“主宰一切的地下通道”,对揭示科学内在发展规律影响深远,更重要的是对研究比较教育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对于范式,源于希腊文“paradeigma”,具有“共同显示”的含义,由此引申出模式、范式、模型等意思。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就用它来指理念(Idea)作为实物的榜样,我们所画的圆就是将理想中的圆作为榜样,经模仿而成。亚里士多德用范式来指一例为基础、普遍适用的论据。德国的物理学家、哲学家李希腾堡G.C.Lichtenberg)用这个概念提出科学是具有结构的,例如牛顿的光学就是一个范例。一个典范就是一个示范性的科学成就,其他问题的解答可以根据这一个成就作为模型,用类比的方法来得到。维特根斯坦也把存放在巴黎博物馆的铂制标准公尺作为长度计量一个“范例”。英文“paradigm”经常与范例(example)或模式(pattern)或模型(model)等词联系起来,另外在文法中也表示词性的变化规则,有重复套用的含义。 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

I该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他认为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

II文化相对主义: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理念 张 玮 2014(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 350001)

“文化相对主义”的缘起

文化相对论的起源现代文化人类学诞生于19世纪初。早期文化理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宣扬文化等级差别,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和世界文化线性发展的文化进化论。文化进化论者看来,西方文化具备一般进化的基本能力,能适应多种环境。西方文化是文化进化的基准范本,是文化比较的元评价标准。文化进化论的理论基础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斯宾塞将其引入文化领域,20世纪50、60年代经由雷斯利·怀特等人发展,正式成形。丁立群对于文化进化论理解如下,根据文化进化论,人类社会是线性发展的,遵循着一定的发展阶段顺序,判断文化优劣标准是文化与周围环境的能量转化水平的高低。根据这样的理论观点,所有的文化形态都属于整体进化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是可比较的,有高低优劣之分。作为经济文化殖民侵略的理论支撑,文化进化论在资本主义发展至帝国主义时期备受西方国家推崇。

继文化进化论,文化传播论和文化普遍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根据文化传播论,“各民族文化的相似之处大多是历史上的文化接触与传播所致,而作为文化源头的民族为数不多。”文化普遍主义学说认为,最优秀的文化应该最能适应经济发展,而如今的西方主流文化便是个中楷模。以上理论过度推行都将演化成为“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沙文主义”乃至“文化帝国主义”。在反侵略斗争初期,殖民地国家用民族中心主义来与西方中心文化学说相抗衡。第三世界国家借用西方中心的文化逻辑来推崇本族文化,抵制文化侵略与渗透,提出了第三世界民族主义学说和本土文化中心论。但事实上“这样的理论,由于与宗主国的理论走到了同一个逻辑上,接受了同样的价值准则,”都认为文化是可比的,是有优劣之差的,由此也必然导致了失败。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带来了深刻的转变。战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文化理论的强调中心由西方中心转向价值中立和价值多元,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应运而生。

第三世界国家也转而放弃了原先的文化理论,转而强调本土文化的特殊性和内在价值,用文化相对主义理论为自身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名。随着全球化演进,文化相对主义学说成为了第三世界国家对抗西方霸权思想的有力思想武器———“每一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都力图以其不可比较的特殊性、个性与西方文化相抗衡,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力和地位。”

文化相对主义分析范式

埃德蒙金文化相对主义比较教育理论分析范式研究 尚玉慧 2011 文化相对主义作为美国人类学、民族学中的一种社会思潮,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由于二战后,亚非以及其他大陆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欧洲中心论等类似理论受到毁灭性地抨击,人们开始对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价值观投入关注。

西方学者们怀着对种族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厌恶与痛恨,以及对落后国家文化的理 解与尊重,建立了“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该学派是将事物和观念放到自身的文化语境中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其认为文化差异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实,主张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价值体系之间的相互评判,承认一切文化,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独创性和产生的价值体系,无论如何多么特殊,每一种都有其合理面与存在价值,因此在比较各民族文化时,必须抛弃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以及反对用暴力干涉落后民族的文化,主张在各文化之间要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平台,互相理解、交流与评价,从而在相互比照中发现与发展自我文化。正如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Melville Jean Herskovits,1895-1963)所言:“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于1967年,比较教育研究引进文化相对主义,由鲍迪尤(P.Bourdien)和帕塞伦(J.C.Passeron)首次提出对教育问题进行“文化主义”研究,而后由英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霍尔斯(W.D.Halls)正式提出比较研究的文化主义方法,他主张以文化主义方法进行比较教育研究,将教育与文化当作比较研究的两个参数,从此真正地将文化一词嵌入到比较教育理论中去了。

在比较教育领域,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文化相对主义指的是以客文化的价值观和认知方式为参照系统来认识客文化的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范式。

教育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关系,对于比较教育学科来说,文化比较是其比较的核心,研究对象不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是对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文化国家与民族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比较与分析。日本的冲丰原认为比较教育研究是“抽出形成各国教育制度特点的各种因素和力量,并把它摆在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民特性之中加以理解。可见比较教育研究是建立在各国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的。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也曾指出:“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可见在研究与比较教育现象与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还要考虑虚拟的精神文化因素,正如埃德蒙·金在《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强调在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中要特别注重文化偏见的种种危险,认清每种文化和制度的特性及倾向。所以,为了真正揭示一国的教育作用因素,研究者必须具有三次文化诞生,即要深入异国文化并接受其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从而真实地描述这一特定文化体是如何建构并决定着教育的形式的。正是这一原因,文化相对论分析框架不注重考虑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而特别关心目的,认为目的决定方法的使用。“金的这本书具有鲜明的个案分析的特点,虽然受到种种批判,但是金的这本著作仍应当是文化相对论比较教育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