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镜下鉴定指导书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下载本文

3、他形变晶结构 按变晶形态:1、粒状变晶结构

2、鳞片状变晶结构

3、纤状(柱状)变晶结构(放射状变晶结构、束状) 4、粒状和鳞片、纤状矿物组成的过度类型

按交生关系:多在显微镜下观察。

2、变质岩的构造及描述

(1)变余构造——如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气孔构造等。

(2)变成构造——变质结晶和重结晶过程中所形成的构造。常见者如下: a.斑点状构造——低温热变质作用结晶形成的新矿物聚集呈斑点状; b.板状构造——低温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板状劈理,板理面较光滑、平整;

c.千枚状构造——具显微晶质结构的新生矿物定向排列而成片理。粒度<0.1mm,片理

面上见丝绢光泽,可见微皱纹。

d.千糜构造——与千枚状构造相似,是应力作用下压碎重结晶的产物。

e.片状构造——显晶质的片、柱状矿物与粒状矿物组成的定向构造,矿物颗粒>0.1mm,

片理揉皱呈皱纹构造。中高级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片岩常具有片状构造。

f.片麻状构造——片状、柱状矿物在粒状矿物中断续定向分布而成,若片状、柱状、粒状矿物分别集中,则成粒度、色调不同的条带状构造,为区域变质岩片麻岩所具有。

g.混合岩的构造——是混合岩中基体和脉体两部分的组成方式,可以反映混合岩化的物理、化学条件、作用方式及混合岩化强度。

表3-2:混合岩的常见构造

构造名称 眼球状构造 网脉状构造 角砾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 肠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 雾状构造 (阴影状构造)

块状构造

长英质脉体 沿片理成眼球状

不规则的穿切基体,呈网状、分支状、脉

状,数量较少 呈网状分布,数量较多

呈条带状 呈肠状揉皱

被脉体切割成角砾状

色浅,被被脉体切割成条带状(色深)

片理发育,多具揉皱 可见原来结构构造

基体

强烈的混合岩化,使脉体基本混合不清,略具方向性。 基本脉体完全不清,有时只风交代残留的某些轮廓成斑杂状。

完全均匀,混合花岗岩多具此结构。

25

描述混合岩的构造时,要说明脉体的数量、形状、颜色与基本构造的关系以及基体的形状、构造、结构、颜色,最后给以准确的命名。

(三)变质岩的命名

变质岩的分类命名比较复杂,考虑因素教多,从总的趋势来看,一般以岩石的特征(变质岩的矿物组成、含量、结构、构造)来划分变质岩的基本类型及其命名,其成因、恢复原岩则是岩矿研究工作的进一步的成果。

一般如下顺序来考虑其命名: 1、变余结构:

(1)“变质”、“变”+原岩名称:如,变质岩中砾岩、变质细砂岩变安山岩、变辉绿岩(野外多用);

(2)变质矿物+原岩名称:如,绢云绿泥长石砂岩、含硬绿泥石中砾岩(镜下常用)、蛇纹石化橄榄岩。

2、压碎构造

(1)碎裂结构:“碎裂”+原岩名称;如:碎裂花岗岩; (2)碎斑结构: 残斑变质岩 (3)糜棱结构: 糜棱岩

3、变晶结构 (1)块状构造 隐晶质,如:角岩;

显晶质,如:中粒石英岩、粗粒大理岩、云英岩、矽卡岩、变粒岩、蛇纹岩、绿泥石岩;

(2)定向构造:

隐晶质:板状构造——板岩;

千枚状构造——千枚岩(可根据成分进一步划分):如,绢云千枚岩、绿泥千

枚岩等等;

显晶质:片状构造——片岩(可根据成分进一步划分),如,白云母片岩、二云母片岩、

角闪片岩

片麻状构造——片麻岩(根据矿物组合进一步命名),如:角闪斜长片麻岩、

岗片麻岩

混合岩多根据构造命名。

实验一 变质岩岩石薄片观察

26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认识常见变质岩的微观构造、结构特征及部分特征变质矿物的镜下鉴定标志。

二、实验内容

薄片:大理岩、石英岩、红柱石角岩、板岩、绢云千枚岩、绿泥千枚岩、硬绿泥千枚

岩、白云母片岩、石榴子石云母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云英岩、蛇纹岩、石榴绿帘矽卡岩、混合岩、榴辉岩

三、实验方法

由教师把薄片中的典型结构、构造在显微镜下放置、调节好并配以说明和描述卡片,由学生对照观察。

四、实验作业

本次实习为参观实习,对实验作业不作要求。

附录:常见变质矿物手标本鉴定特征

1、红柱石 Al2﹝SiO4﹞O 斜方晶系

晶体呈柱状,横截面近四方形,集合体呈放射状或粒状。常为灰色、黄色、褐色、玫瑰色、红色等,无色者少见;玻璃光泽;解理面平行(110)中等,(100)不完全,硬度6.5—7.5。放射状红柱石形似菊花,故又称菊花石。横截面上可见含碳质黑十字者又称为空晶石。产于富铝岩石的低压型变质带较低温部分,常为热接触变质矿物,见于泥质岩石和侵入体的接触带。

2、堇青石(Mg,Fe)2Al3﹝AlSi5O18﹞ 斜方晶系

晶体不常出现,有时候可见呈假六边形的晶体,在岩石中呈似圆形的横截面或呈不规则粒状。无色、浅蓝、浅紫、浅褐色,条痕无色。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解理平等(010)中等,贝壳状断口,性脆,硬度7—7.5。产于片麻岩、结晶片岩及热接触变质形成的角岩中。

3、硅线石 Al﹝AlSiO5﹞ 斜方晶系

晶体呈长柱状,集合体呈放射状或纤维状。晶体横截面呈近正方形。白色、灰色、浅褐、浅绿等,玻璃光泽(010)解理完全,硬度6.5—7.5,产于高温接触变质带(原岩为富铝岩石),也可见于结晶片岩、片麻岩中。

4、硅灰石 Ca3﹝Si3O9﹞ 三斜晶系

晶体为沿B轴延长的板状,呈片状、放射状或纤维状集合体。白色、灰色,少数见红色,玻璃光泽,解理(100)完全,(001)、(102)中等。(100)——(001)=74°,硬度4.5——5.5。产于酸性岩浆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为高温反映的产物。可与石榴石、透辉石、符山石共生。

27

5、兰晶石 Al2﹝SiO4﹞O 三斜晶系

常呈扁平的柱状晶形,有时见放射状集合体,蓝色,也见白色、灰、绿、黄、粉红、黑色者、玻璃光泽,解理面上可见珍珠光泽。解理平行(100)完全,(010)中等,硬度随方向而异,在(100)面上,平行Z轴方向为4.5,垂直Z轴方向为6,而在(010)和(110)面上垂直Z轴方向为7。性脆。为高压低温的变质条件的产物,很少与堇青石共生,而常与铁铝榴石共生。

6、绿帘石 Ca2FeAl﹝Si2O7﹞﹝SiO4﹞﹝OH﹞ 单斜晶系

常呈沿B轴延长的细长的细长柱状、针状,常见粒大放射状集合体;黄绿色为主,也见灰绿、绿褐黄等色。颜色随Fe含量增加而加深,玻璃光泽,解理平行(001)完全,硬度6,多见于交代矽卡岩和受热液变化的其他岩石中。

与黝帘石的区别,黝帘石多为无色、灰色,浅灰色。 7、绿泥石 单斜或三斜晶系

晶体呈片状,鳞片状,板片状等,常呈鳞片状集合体,绿色—深绿色,解理面上具珍珠光泽,解理平等(001)完全,硬度2-2.5。其生成与低温热液作用、浅变质作用有关,也见于沉积岩当中。

8、蛇纹石 Mg6﹝Si4O10﹞﹝OH﹞8

叶片状,鳞片状晶形、胶冻状也常见,多为致密块状集合体,呈各种色调的绿色,深绿、黑绿、黄绿,常具有蛇皮状青、绿色的斑纹,油脂光泽、腊状光泽,纤维蛇纹石呈丝绢光泽。硬度2-3.5。其生成与热液交代(中温)中关、富含镁的岩石如超基性岩经热液交代作用可形成。含二氧化硅的热液与白云岩进行交代也可以形成。

9、硬绿泥石 单斜晶系

晶体呈假六方板柱状、集合体呈片状;(001)解理完全,颜色为带绿的黄色和带黑的绿色,硬度5-6。

10、绿辉石 (Ca、Na)(Mg,Fe,Al)(Si2O6) 单斜晶系

绿辉石是透辉石——硬玉系列的中间组分,呈柱状、粒状、绿色玻璃光泽,110解理完全,硬度大于小刀。为榴辉岩中的典型矿物。

11、石榴子石 等轴晶系

常呈完好晶系、(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及二者之聚形),集合体常为致密粒状集合体,颜色多种多样,受成分的影响,晶面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解理,硬度5.7-7.8,有脆性。 比重大于(3.5-4.2)。

常见石榴子石 镁铝石榴子石 颜色 紫红 血红 橙红 玫瑰红 产状 金伯利岩 蛇纹岩 橄榄言 辉岩 2+

2+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