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制道德试题及答案(1) 下载本文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是确保共产党执政最坚实的阶级基础。只有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才能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也才能长期确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法律,又领导人民通过各级国家机关执行和实施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是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当家作主最强有力的保障。

2. 论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一对关系密切的概念,应从二者的相互联系中理解各自的性质。 ①从来源看,法律权利与义务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即隐含的、或默示的权利与义务。

②从内容看,权利意味着自己可以作为或不作为,以及要他人作为或不作为,包括自主权、要求权、请求权;义务则意味着应权利人的权利要求作出某种行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 ③从范围看,法律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种类及范围,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政治文明程度以及文化发展水平制约,以社会承受能力为限度;每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法定界限。

3.答案要点:(材料分析题的答案仅作参照,答题时可不比完全受此局限)

①马丁·尼莫拉的的态度及社会当下流行的“打酱油心理”所体现着这样一种价值取向和人际关系的心理境界:单方面强调个体利益,漠视国家民族和社会整体利益,不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无视社会法制环境。这是一种自私自利、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②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底限道德,守法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广义的守法包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等具体方面,其中,护法即维护法律的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守法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如果每个个体都只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忍则忍”的心态,缺乏应有的法律意识和护法意识,一味无视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制环境的损坏,到最后,谁又能独善其身呢?今天为他人敲响的丧钟,明天就会为你而响起。

4.参考答案:

①“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法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必须经历一个过程。特别是在有着厚重人治传统的中国,个人权利的不断张扬和社会公权力的逐渐收敛,过程自会更加漫长。

②当今社会的每个个体,既要受现行法律制度的约束,否则社会应有的秩序便无从谈起;又要对常怀对不合理制度的批评和否定,否则社会便不能发展和进步。现行的法律制度应该受到尊重,但绝非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③社会法制化进程的逐步推进需要你我每个人的关注与付出,有时是热情,有时是义愤,有时可能是鲜血和生命。当我们面临类似孙志刚的际遇,究竟是该“聪明”地逆来顺受,还是要“傻瓜”式的奋起反击呢?“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