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作业 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3)甲状腺细胞是B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因此,去除甲状腺不能验证B促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答案:(1)增加 上升(或增强) (2)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上有B的受体,B随血液循环到达甲状腺细胞时,与其细胞膜上的受体作用 不变 B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时被消化道消化 (3)不能 甲状腺细胞是B的靶细胞,因此,去除甲状腺不能验证B的生理作用

12.(2020·福建漳州模拟)为研究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生理变化,某实验小组在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实验之后提出以下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剧烈运动时,机体大量消耗血糖,因而血糖浓度降低。消耗血糖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机体会通过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分泌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2)在寒冷环境下,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的________ (填激素名称)的分泌量也会增加,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下丘脑受到损伤,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原因是____________。 (3)动物运动出汗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升高,为使其恢复正常状态,机体通过两种途径调节:一种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另一种是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

解析:(1)剧烈运动过程中,血糖会因为大量消耗而降低,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或细胞呼吸),此时机体主要通过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来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而此时血糖的来源有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2)在寒冷环境下,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的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也会增加,其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代谢,机体产热增加。如果下丘脑受到损伤,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原因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3)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接受这一刺激的是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此时机体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进行调节。体液调节途径如下:当人体失水过多(运动出汗)、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神经调节途径如下: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答案:(1)细胞呼吸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2)肾上腺素 促进细胞代谢,机体产热增加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3)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素养提升]

13.(不定项)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

5

过程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调节过程①和②属于后天形成的

B.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 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3种

解析:选AD。过程①中食物刺激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属于非条件反射;过程②中视、嗅信号刺激引发的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A错误。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B正确。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C正确;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胃泌素受体、促胰液素受体、胆囊收缩素受体和神经递质的受体,共4种,D错误。

14.(不定项)(原创)下图所示为参加马拉松赛跑时,运动员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肌糖原分解生成葡萄糖 B.胰岛素能促进肌肉细胞加速吸收和利用葡萄糖 C.a、b分别表示的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D.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是血糖浓度变化引起的

解析:选AC。胰高血糖素是升血糖的激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生成葡萄糖,A错误;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可以促进肌肉等组织细胞加速吸收和利用葡萄糖,B正确;根据题干分析,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越来越少而胰高血糖素含量越来越多,故曲线a表示胰岛素浓度的变化,曲线b表示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C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浓度的调节,图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是血糖浓度变化引起的,D正确。

15.(不定项)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

6

后( )

尿液 体积(mL/ Na -1+血浆 K -1+Na -1+K -1+单位时间) (mg·kg) (mg·kg) (mg·kg) (mg·kg) 注射食盐水前 注射食盐水后 25 40 15 12 35 30 155 135 45 37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 C.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减弱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

解析:选BC。由表格分析可知,血浆中,注射低渗食盐水后Na浓度降低,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注射食盐水后膀胱贮存的尿液体积增多,说明尿液增多,则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与该过程无关。

16.(不定项)(2020·山东临沂高三模拟)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下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图甲大括号部位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一定是肝细胞

B.若图中结构1及靶细胞1(且去掉图中结构2及以下部分)表示神经—肌肉突触,受刺激后,神经—肌肉突触后膜完成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图中⑤的形成与②有关,⑤所在的位置是细胞内液

D.若图中结构1及靶细胞1(且去掉图中结构2及以下部分)表示神经—肌肉突触,受刺激后,肌无力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后膜难以产生动作电位

解析:选A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几乎全身细胞都可以是胰岛素的靶细胞,A错误;兴奋在突触处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突触后膜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正确;图中②是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⑤是神经递质,其所在的环境为突触间隙液(组织液),C错误;一般来说,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受刺激后,肌无力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后膜难以产生动作电位,D正确。

17.科研人员给生长状况等其他条件相同的两组小鼠分别饲喂等量的正常饮食和高脂饮食,六周后的测量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7

组别 正常饲养组 高脂饲养组 6周后体重(g) 271 348 空腹血糖(mmol/L) 4.8 5.3 胰岛素(mU/L) 18.7 36 (1)该实验体现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高脂饮食会使小鼠的空腹血糖浓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高脂饲养组小鼠体重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脂饲养组的小鼠空腹时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而血糖也处于较高水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2)升高 过剩的脂肪在体内储存

(3)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 高脂饮食影响了胰岛素与受体的识别、结合,使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18.(2020·福建泉州质检)下图为小鼠的下丘脑与部分其他内分泌腺或效应功能关系示意图,A~E代表相关激素,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寒冷环境中,小鼠的________受到寒冷刺激产生兴奋时,机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动员起来,共同抵御寒冷,维持体温恒定,该调节的中枢位于________。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对于维持动物体内激素C含量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2)若切除甲状腺的三分之一,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填名称)将会增加。

(3)图示各种激素,仅在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上有受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解析:(1)当小鼠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的温度感受器(冷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将信号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动机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共同抵御寒冷。图中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虚线箭头表示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反过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属于反馈调节。(2)若切除甲状腺的三分之一,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负反馈调节减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或TSH)将会增加。(3)图中A、B、C、D、E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只有肾小管和集合管上有抗利尿激素的受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