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申报材料 - 图文 下载本文

(5)掌握汽车故障诊断流程、方法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6)掌握汽车电器电控检测诊断设备结构原理与正确使用方法。

(7)具有与客户、领导、下属及其他部门在工作上进行高效率沟通的能力。 (8)具有能在工作过程中准确描述、推理和归纳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9)具有能正确识别和判断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够在工作中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事务。

(10)能熟练使用Word、Excel、PPT等常用计算机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编辑排版和数据处理以及网络运用技能。能够熟练使用企业管理软件(ERP)。

(11)具有较强的汽车电路识图能力及根据电路图分析诊断电气故障的能力,具有保养维护电器设备和排除电器设备故障的能力。

(12)具有使用和维护汽车检测仪器、仪表以及先进的检测诊断设备的能力。

2.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的要求

(1)掌握从事本行业所必须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2)掌握从事本行业所必须的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等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了解国家相关方针、政策与法规;

(3)系统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了解汽车新技术; (4)掌握常用的经济应用文写作和公关礼仪知识。 (5)熟练读识装配图和复杂零件图。

(6)具备汽车修理工艺中的机械加工、钳工、钣金工的基本技能。 (7)具备汽车驾驶基本技能。

(8)正确熟练使用专用工量具,能够操作常用保修设备。

(9)能够正确进行汽车维护作业、熟练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修理技能等。 (10)合理选择零件修复方法、具备认识其它汽车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等。 (11)能够进行汽车底盘维修作业、能够进行汽车电气设备的维修和调试等。 (12)正确掌握汽车修前、修后的检验与测试方法;能够进行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等。

(13)具备检修汽油喷射发动机的能力、具备检修自动变速器的能力等。 (14)具备汽车维修企业技术管理的能力、能够完成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

工作等。

3.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的要求

(1)工具性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熟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

(3)自然科学知识: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

(4)学科技术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知识。

(5)专业知识:熟悉汽车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掌握汽车检测技术与维修;掌握汽车销售服务技能;掌握汽车汽车金融服务方面的知识。

(6)通用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制图、计算、实验、测试等基础技能;具有汽车服务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章 建设目标与内容

2.1申办专业必要性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我院的重点专业,自2015年该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地方财政重点支持专业以来,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围绕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核心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汽车维修、检测、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专业服务和科研能力,建设专业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示范作用大的开放式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对现有汽车科技教育基地进行改造和完善,增强实训基地面向社会服务的功能,加强社会培训。而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也说明了建立汽车科技教育基地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1.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面向企业生产、管理及其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实质内容,是培养岗位职业技能重要的基础保障。

2.学院目前已经建立了奥维斯汽车科技教育基地,积极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需要进一步与企业合作建立模拟仿真的实验、教育基地。

2.2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1.校企合作总体目标

汽车工程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搭建制度框架下的校企深度合作平台。以此为基础,完善建立在共建、共享、共赢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学院内涵建设中突出存在的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结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具有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集生产实训、虚拟仿真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和柔性化管理体系;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建设等问题。

2.推进校企合作具体内容 (1)专业建设

通过校企深度融合,重点建设汽车服务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专业。以紧密而稳定的校企合作为平台,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发挥重点专业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形成内联度、共享度高,适应区域产业行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群;整合专业建设成果,形成专业包。以此为基础,带动学院整体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2)课程设置

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和课程的长效机制,以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反映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4门。新编具有工作过程导向特色的教材20部,其中,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省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6部。

(3)培养计划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创新多样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工作任务导向、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的1+1(学校1年+企业1年)”模式,适应汽车行业生产特征的“短时制与全程式结合”模式,“全订单——全过程”模式等。

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达100%,其中“订单式”和“工学交替式(含半工半读)”的培养规模达到办学规模的60%左右,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达到100%。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设计要求,使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以及工学交替、项目教学等作为常规培养模式及教学环节的专业达到100%。将勤工俭学和生产性实习实训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与专业学习相一致的顶岗实习制度。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管理制度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实施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形成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4)师资建设

根据重点专业及所带动专业群建设的需要,引进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专业带头人8人;引进骨干教师4人,培养骨干教师20人;选派20名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使专任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人数达到80%以上;长期聘请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10人,使专业教师队伍中来自于企业的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保证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讲授和指导。

2.2.1科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