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生化指标与临床意义 下载本文

血常规

1.

红细胞(RBC或BLC) 参考值:3.8~5.1*10^12 生理功能:(附1)

1、运输氧、二氧化碳、电解质、葡萄糖以及人体排出来的废物新陈代谢所必须的

物质;酸碱平衡功能(血红蛋白Fe2+)

2、吞噬细胞样的功能,在其细胞膜表面具有过氧化物酶,该酶是典型的溶酶体酶,它可起着巨噬细胞样的杀伤作用。

3、免疫粘附功能: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C3b结合后,可粘附于灵长目或非灵长目的红细胞与血小板上(C3b受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特性是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所不及的。

4、防御感染:细胞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免疫粘附后,不仅可以通过过氧化物酶对它们产生直接的杀伤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对它们的吞噬作用。因此,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可以看作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因素之一。

5、免疫功能:识别携带抗原;清除循环中免疫复合物;增强T细胞依赖反应;效应细胞(B/T)样作用

?

增多:分为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灼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继发性:代偿性增多(缺氧等),非代偿性增多(肝细胞癌、卵巢癌、子宫肌瘤等肿瘤相关及肾盂积水、多囊肾、肾癌等肾脏相关)。 ? 减少:生理性:≤15岁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等;病理性:常

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生成过多、破坏过多、丢失过多)。 2. 血红蛋白(HB或HGB) 参考值:115~150g/L

生理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电解质、葡萄糖以及人体排出来的废物新陈代谢所必须的物质;酸碱平衡功能(血红蛋白Fe2+) ? 增多:

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灼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等;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 减少:轻度:血红蛋白<90g/L、中度:血红蛋白90~60g/L、重度:血红蛋白 60~

30g/L、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

生理性:≤15岁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等;病理性: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生成过多、破坏过多、丢失过多)

(1) 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0.35~0.45L/L一定量的抗凝全血经离心沉

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 增多:血液浓缩;其他同红细胞 降低:同红细胞

(2)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2~100fL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参考值:27~34pg

(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16~354g/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除了使用血红蛋白这个指标判断贫血外,还要参考红细胞数量,如二者比例失调,则需进一步参考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因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可使红细胞产生形态的变化,检查红细胞形态特点可协助临床寻找病因。 贫血形态学类型 正常细胞性贫血 MCV(fl) MCH(pg) MCHC 82~95 27~31 <27 <27 >31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2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82 大细胞性贫血 >95 病因举例 急性失血,溶血,造血功能低320~360 下,白血病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珠蛋<320 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感染、中毒,慢性炎症,尿毒320~360 症 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如巨320~360 幼细胞性贫血,胃切除术后 (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大时有意义,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营养缺乏性贫血。目前Bassmen提出了平均红细胞体积(或容积)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分类法,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大,见表1-1几种贫血的MCV和RDW变化

MCV RDW

正常人 正常 正常 缺铁性贫血 降低 升高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升高 升高 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常 正常 溶血性贫血 升高 升高 铁幼粒细胞贫血 正常 升高 单纯小细胞贫血 降低 3.血小板(PLT)参考值:100~300*10^9/L 生理功能:

1.参与生理性止血(即小血管损伤,血液从小血管内流出后数分钟自行停止的现象.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部分)

2.促进凝血(血小板有很多与凝血有关的因子,因而有较强的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 3.维持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血小板可随时沉着于毛细血管壁以填补受损血管内皮细胞脱落留下的空隙并能融入血管内皮细胞对其进行修复,从而维持,毛细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

?

增多:继发性增多如急性感染、失血、溶血、骨折、脾切除后;原发性

增多,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 减少:生成障碍:再障、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等;破坏或消耗增多,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SLE、恶性淋巴瘤、上感、DIC等;分布

异常:如脾肿大、血液被稀释

(1)血小板压积:单位体积的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2)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参考值:9~17fL ? 增加:血小板破坏增加,骨髓代偿功能好;造血功能抑制被解除的首要

表现。 ?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部分白血病患者;MPV随血小板计数下降,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相关。 (3)血小板分布宽度:12~22fL ? 增加:急性髄系白血病、巨幼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血栓

性疾病等 ? 降低:提示血小板军均一性高 (4)大血小板比率:参考值:13~48% ? 增高:说明血小板形成小小血小板的机制发生障碍,成熟度降低。可以

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巨核系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等 ? 降低:说明血小板的成熟度较高。如果血小板数和大血小板比值同时减

少,则说明可能存在出血等情况,机体正在动员大血小板形成小小血小 板,消耗大血小板较多,导致大血小板比率降低。 4.白细胞(WBC) 参考值:3.5~9.5*10^9/L 生理功能:

1.吞噬功能: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很强,嗜酸性粒细胞虽然游走性很强,

但吞噬能力较弱;(白细胞有趋化性。由于细菌体或死亡的细胞所产生的化学刺激,诱发白细胞向该处移动。组织发炎时产生一种活性多肽,也是白细胞游动的诱发物质之一)。 2. 特异免疫功能:淋巴细胞针对某一种特异性抗原,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抗体或进行局部性细胞反应,以杀灭特异性抗原。血液中淋巴细胞按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分为T淋巴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变成致敏细胞后,其免疫作用表现以下三个方面:直接接触并攻击具有特异抗原性的异物,如肿瘤细胞,异体移植细胞;分泌多种淋巴因子,破坏含有病原体的细胞或抑制病毒繁殖;B细胞与T细胞起协同作用,互相加强,来杀灭病原微生物)和B淋巴细胞(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变成具有免疫活性的浆细胞后,产生并分泌多种抗体)两类。

(1)中性粒细胞(杆状核 0-5%+分叶核 50-70%)参考值:40~75% ? 增高:生理性增高如新生儿、经期、妊娠末期、饭后、剧烈运动后、酒

后、冷浴后、分娩、下午较上午高、应用如肾上腺素等。病理性:常见于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急性心梗、溶血等);急性大出血1-2h内;肿瘤如消化道肿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如>30×1011/L有白血病的可能;急性中毒等。 ? 减少:感染如G(—)杆菌、某些病毒性及某些原虫感染;血液系统疾

病:再障、巨幼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骨髓转移癌等;物理、化学、药物因素损伤:X线、苯、铅、汞、氯霉素、磺胺类、抗肿瘤药、抗糖尿病、抗甲状腺药、利尿剂(乙酰唑胺、氯噻嗪衍生物、利尿酸、汞剂)、抗颠痫药(苯巴比妥、三甲双酮、乙琥胺);致白细胞破坏增多如应用解热镇定剂(阿斯匹林、醋氨酚、氨基比林、消炎痛、保泰松)、抗疟药(奎宁、扑疟奎、辛可芬)、抗心律失常药及强心药(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安定、地高辛)、其它(氯丙嗪、呋喃妥因、苯妥英钠、别嘌醇、潘生丁等);肝炎引起的肝功

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的话就会使凝血能力不足,凝血因子减少,同时也能抑制骨髓的造血,使血清的白细胞及血小板都减少;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脾功能亢

进、淋巴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等; (2)嗜酸性粒细胞(E) 参考值:0.02~0.52*10^9/L

生理意义:这类细胞吞噬细菌能力较弱,但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能力较强。此外,这类细胞尚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 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多发性骨髓瘤、鼻咽癌,肺癌等;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等;风湿性疾病等 ? 减少:常见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及长期应用肾糖

皮质激素.

(3)嗜碱性粒细胞(B) 参考值:0~0.06*10^9/L

生理功能:其细胞颗粒内含有组织胺、肝素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肝素有抗凝血作

用,组织胺可改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过敏性慢反应物质是一种脂类分子,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机体发生过敏反应与这些物质有关。嗜碱性细胞在结缔组织和粘膜上皮内时,称肥大细胞,其结构和功能与嗜碱性细胞相似。

?

增多: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肠炎等超敏反应、红斑、类风湿关节炎等;血液病如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其他如糖尿病,传染病水痘、天花、结核等。. ? 减少: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L) 参考值:1.1~3.2*10^9/L ? 增多: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水痘、传单、病毒性肝

炎、结核、弓形虫等,肿瘤性疾病如急慢性血液病、淋巴瘤等;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主要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再障、粒细胞减少时其比例可升高。 ? 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X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

素、烷化剂或淋巴细胞毒素等);免疫缺陷,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5)单核细胞(M) 参考值:0.1~0.6*10^9/L ? 增多:常见于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急性感染恢复期、

活动性肺结核等;某些血液病,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 ? 减少:无临床意义. 14.血沉(ESR)

生理意义:血沉速度的快慢与血浆黏度,尤其与红细胞间的聚集力有关系。红细胞间

的聚集力大,血沉就快,反之就慢。影响红细胞聚集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 大分子的桥联力,即红细胞间的结合不可能是红细胞膜间的直接粘连,在细胞间必须有大分子“架桥”并在钙离子等的参与下才能形成细胞的聚集,因此大分子的桥联力是细胞聚合在一起的主要力,大分子越多、红细胞聚集性就越强。② 静电排斥力“红细胞膜表面均带负电荷,这对红细胞聚集而言是一种排斥力,如果某种因素使红细胞表面电荷减少(如病毒感染)则红细胞的聚集性就增强。③ 切应力的大小:切应力是红细胞在运动时所受到的与其运动方向一致的力,切应力与切变率呈正比关系,该力可使聚集的红细胞解聚,该力越大红细胞就越不易形成聚集体。④ 红细胞的形态:正常红细胞的双凹圆盘状结构使细胞间有较大的接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