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作业及答案 下载本文

C.国际公法 D.国际经济法

7.“程序法”一词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 A) A.边沁

B.乌尔比安 C.凯尔森 D.艾利希

8.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类型有哪些?( ABCD) A.同一法律中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

B.同一立法主体制定的法律的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C.下位阶法与上位阶法中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 D.下位法变通上位法时的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

9.宪法是个多义词,大体上是指:(ABCD ) A.成文宪法,即一个国家的根本法文件 B.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首要部门法 C.宪法法或称宪法性文件 D.作为宪法学科的宪法

10.根据规范的属性,可以把法律分为哪些?( ABCD) A.专业性法 B.政治性法 C.宗教性法 D.道德性法

11.制定法包括(ABC )等形式。 A.宪法 B.法律 C.法规 D.规章

12.(AB D)和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成文宪法制。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13.法律的民法法系,又称为( ABC ),是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网络。

A.罗马-日耳曼法系 B.大陆法系 C.法典法系

13

D.普通法法系

14.普通法法系,又称为( BCD )。 A.民法法系 B.英国法系 C.英美法系 D.判例法系

15.普通法法系法的基本分类方法是( D )。 A.国内法与国际法 B.实体法与程序法 C.一般法与特别法 D.普通法与衡平法

三、名词解释 1.成文法

成文法是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系统的规范性文件形式出现的法律,因此又称制定法。

2.社会法

社会法是现代在公法和私法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新的法律类型而作的新的法律种类。它是指既调整国家与个人又调整个人之间的、兼具公法和私法两种调整方法的法律部门的总称,主要包括经济法、环境资源保护法、社会保障法。 3.法系 法系,也可称为法的谱系,是指由于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而形成的具有某种共性的法律的网络。许多国家的法律,由于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法律技术、法律术语、法律结构、法律观念、法律方法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它们就可以构成一个法系。

4.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是指各种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而制定的、属于法的各种形式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应当有统一的规格和标准,从而使一个国家的法的表现形式成为规严整、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四、简答题

1. 公法、私法和社会法之间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公法、私法和社会法之间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1)调整对象不同。分别是国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市场主体与社会。 (2)作用方式不同。分别是国家强行干预、私法自治、宏观调节。

(3)法的本位不同。分别是国家利益本位、个人利益本位、社会利益本位。 (4)价值目标不同。分别是公平与秩序、自由与效益、公平与秩序和自由与

效益的统一。

14

五、论述题

试论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的意义及其形式。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是指对一国的各种规范性法文件进行整理并使之形成系统的活动。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国家法制的统一,建立一个和谐一致的法律体系。第二,有利于法律的实施。第三,有利于国家的立法活动。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法律汇编,一是法律编纂。

(一)法律汇编 法律汇编,也称法规汇编,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系统编排的活动。法律汇编具有系统化的特点,但是它并不改变原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并不制定新的法律,因而不是一种立法活动。另外,国家也没有法律对这一活动进行规范。除国家立法机关进行法律汇编的活动之外,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教学和研究部门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法律汇编的活动。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逐步走向深入,法律汇编越来越活跃。比较系统的法律汇编的出版,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有关法规汇编》,国务院法制局按业务性质分类分卷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规汇编》以及其他组织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全书》等。

(二)法律编纂 法律编纂,又称法典编纂,是指国家机关将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现行的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加工从而使之成为统一的、系统化的法律或法典的活动。

法律编纂既要整理现有的法律法规,消除其中相互矛盾和重叠过时的内容,还需要补充新的规范,因此它是一项国家的立法活动,必须由法定的立法机关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法典编纂曾经在19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蔚然成风,也对发展中国家有深远的影响,但在二战之后,法典编纂则不如过去那样盛行,各国立法多采取单行法的形式。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典编纂在我国历来受到重视,今天我国已有宪法典、刑法典、诉讼法典等多部法典,但我国的民法典尽管人们盼望多年,但它却历经风雨,“千呼万唤不出来”,至今尚在酝酿之中。

15

第四章 法律体系

一、判断题

1.法律以权利和义务的形式引导、规范着人们的自由行为,使它们限制在别人的权利所允许的范围内,并受到法律的保障。 (√) 2.自由的实现有赖于秩序的建立,秩序的形成取决于自由被规范的

程度。 (√) 3.自由和秩序是权利和义务的本质,又是权利和义务的价值取向,而权利和义务则是自由和秩序实现的手段。 (√) 4.人类社会生存的两大目标是稳定和发展。 (√ ) 5.西方最早从法律意义明确提出并研究了自由概念的是柏拉图。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律部门的是:(ABC) A.国际法 B.普通法

C.地方性法规 D.宪法

2.我国的基本法律部门包括哪些?(BD)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 C.婚姻法、仲裁法、律师法、商法

D.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

3.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依照这一理论,下列哪些法不属于一国法律体系中的内容?( BCD) A.国内法 B.国际法

C.已失效的国内法 D.已失效的国际法

4.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所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 B ) A.法律体系 B.法律部门 C.法律规范 D.法律制度

5.《民族区域自治法》所归属的法律部门是:( A ) A.宪法 B.法律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