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人物形象对现代青年的启示
[内容提要]:《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是一个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青年,生在农村,学习相当艰苦,忍饥挨冻,始终不放弃,反而更加勤奋。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经受了来自生活的磨难,情感的挫折,最终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逐渐成长,为我们树立起一个有理想、有抱负、不畏艰难、勇于奋斗,在不断进取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青年奋斗者形象,凭着坚强的毅力走出了一条异于常人的奋斗之路,他平凡而成功的人生经历,对我们当代青年仍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 孙少平; 时代变革; 苦难 ; 人性美
一、平凡的生活中闪烁出人性美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那么人性里的自卑并不可怕,只要正确的面对它,转为坚强的动力,自卑中的所得都是胜利和拥有的感觉,自卑里的坚强都是催人奋进的凯歌,战胜自我,自卑也坚强!就如萨迦格言所说的“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一样哪怕在平凡的人也应为其所生活的世界奋 斗。别林斯基曾郑重写出:“艺术性就是创作,而创作必须描写具有善与恶的冲动、欢乐和痛苦的人。《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于八十年代的作品,当时人们刚刚从荒谬的政治理性阴影和荒芜中走出,长期的精神窒息、文化饥渴和人性压抑所抑郁的巨大的心理情感能量迫切需要有一个宣泄、释放的通道。正是这样的一叶引渡的舟筏,歌颂了不尽的人性美,灌溉了一个干渴的时代。在作品中表现出普通人的人性美,表现出富有个性的人性情感和人类真情,显示了对人的个性、尊严和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由、理想的追求,显示了二十世纪文学界提倡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将文学的聚焦点定位在“人”这个核心上,使文学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等价值全面凸现出来。《平凡的世界》讲述的是一群热血青年(以青年为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即将结束新时代即将到来的历史转折点上梦想幻灭的悲剧。在时代与个人成长之间所构成的矛盾中,主人公们最终通过与时代的妥协中成长起来。他们用勤奋、激情、和智慧或成就了事业(孙少安),或寻得了慰藉(田润叶、孙少平),或获得了幸福(王满银)??但是,当我们回顾他们绝大部分人的成长之路,我们会明显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们都背离了自己原来的梦想,也就是说,他们与时代赋予他们的命运进行了妥
协。当初选择逃离乡土的青年在经历风雨之后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回归,并感到满足。依然留守奋斗在乡土之上的也是以放弃理想作为成功的代价的,下面我将就孙少平的人物形象,生平经历的时代性做一简单的剖析。
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 追求和渴望,我们就应该像孙少平那样,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 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人奋进。孙少平,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是在苦难和饥饿中长大的,他不怕艰难困苦的社会现实,求学期间饥饿时时折磨着他,褴褛的衣裳使他在女生面前不体面,苦涩、凄楚,心中郁积着难言的悲愤,但是他挺过来了,以清醒的思考,以男子汉的豁达平静地接受着这一切。但是摆脱狭隘的农民意识,追求具有人生价值的精神生活这种意念却从来在他的心中没有停止过。当他回乡之后,一个人独处天老地荒的山沟里时:“一种强烈的愿望就不断从内心升起,他不甘心在双水村静悄悄的生活一辈子,他老感觉到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他在不间断的做着远行的梦。”即使有吃有穿了,他还会煎熬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要去城市闯荡人生,自觉地勇敢地挑战困难。他不贪图和哥哥合办砖窑得到可观收入,离开温馨的家庭,赤手空拳的闯入陌生城市,去开辟崭新的空间。孙少平在背石头时所承受的牛马般的劳动使人惊心动魄,“他的意识就处于半麻痹状态,沉重的石头几乎要把他挤压到土地里去??两条腿如同筛糠,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危险??三天下来,他的脊背被压烂啦,他无法目睹背上的惨状,只感到像带刺的葛针条刷过一般??肉被石头磨的像一层透明的纸,工地当小工,也不沦于一般的民工,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之后,他不是沉沉的睡去,在最简陋的工棚里他还挑灯夜读,汲取文化思想的乳汁,对生活进行观察与思考,决不沉溺于世俗的欲望。在随时都会遭受生命危险的煤矿,他在那里依然忘我地投入地下的艰辛的工作。种种炼狱般的生活锻造出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刻苦的精神,不但是主动承受苦难,而且勇于反抗苦难和超越苦难,从而使他的人格和操守在苦难的铁砧上得到最坚实的考验,获得自豪与崇高的心理感受。
孙少平从一名高中毕业生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其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 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是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精神。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从学生时代的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到揽工生活的颠沛流离,到爱情泯灭的悲痛
欲绝,再到因工毁容后的埋头痛苦,少平尝尽生活的艰辛,饱受命运之苦难,然而,他却从未屈服,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默默承受,顽强的坚持。正是这样的苦难,给了他富足的精神家园,使他具有了最顽强最震撼的生命力,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在一个平凡的世界里的不平凡的人生。
孙少平在小农意识的海洋里挣扎逃出,到城市主动挑战别样的苦难磨练自己,在对自我思想的不断剖析中逐渐画出生活的蓝图,挖掘人生价值,体现自我。还有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现代叛逆意识,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乡土观念提出质疑和否定,试图以个人奋斗的形式摆脱土地的束缚,力求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农民”的历史地位和传统性质。他们的思想发展还透出时代的情绪与奋斗精神,敢于在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这些主人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对人的自我发现与自我觉醒中追求人生价值,显出强烈的个性意识,要求社会承认并领略他们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尊严。而少平、少安两兄弟相比较,哥哥少安的形象是扎根于农村的奋斗者开拓者而又安于农村的生活;弟弟少平则是以进取和挑战的姿态面对生活,但是兄弟俩都是生活的胜利者、爱情的失败者。两兄弟有不同的人生选择和生活哲学:他们一个求实,一个幻想;一个重物质,一个重精神;一个封闭,一个开放;一个源自传统,一个指向未来;一个深植农村,一个却被远行的梦所召唤!
孙少平是以进取和挑战的姿态面对生活!他是一个“新人”。他的追求是“梦”,是理想,是未来,他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充足,更向往精神的充实。他跻身于现代文化的城市,不仅是追求物质生活,更是追求精神价值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了他离开了宁静和谐的家去外做了“揽工汉”。这令孙玉厚不解,也令孙少安迷惑。(他曾多次见孙少平的生活劳苦而劝他回去。)他们都想不到孙少平为什么要出去“受罪”。他们不明白孙少平就是在这样与困境的搏击中实现自我的!
可以这样说,从少平的身上就折射出了中国农村青年的不幸就在于“出身农门,不甘于农门”,不屈从于不平衡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分配和不公正性的农村政策禁锢了农村青年的发展。这实质是国家制度的悲哀。但孙少平没有割弃传统文化的滋养,更多地接受了外面的世界,现代意识和文化观念!他充满梦想和冒险地走向现代文明,在他身上处处洋溢着新的时代精神!
二、孙少平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 (一)现实生活中的苦行僧
《平凡的世界》中作者对于苦难的描写让人震撼。假如没有对生活的体验,如此细腻逼真的描写是不可能的。路遥也是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对于饥饿、贫困、艰苦的劳动等等苦难自然是深有体会,尤其在他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历经了写作的艰苦和生活的艰苦。他抱定吃苦的精神,选择在环境艰苦的地方写作,他有意识地对自己残酷,投入严峻的牛马般的劳动,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苦难的哲学”,这一哲学在孙少平这一人物形象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朝着这个目标孙少平赤手空拳走进了城市闯荡人生,自觉勇敢地挑战困难,为自己开辟崭新的空间。对于困难和劳动他最有发言权。初到黄原严酷的事实已摆在面前,但是他不会退缩,他知道“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的去战胜困难??现在只能和一种更艰难的生活比较,而把眼前大街上幸福和幸运的人们忘掉。忘掉温暖,忘掉温柔,忘掉一切享乐,而把饥饿、寒冷、受辱、受苦当作自己的正常生活??”凭借着这种阿Q式的自我勉励,他坚持住了。揽工汉的生活使他的身体遭受了巨大的磨砺,背石头时所承受的牛马般劳动使人惊心动魄,三天下来他的背脊压烂了,他无法看到背上的惨状,只感觉到就像荆棘刷过后针扎过一般??肉被石头磨得像一层透明的纸。正是因为有了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文中主人公的经历和体会才会如此深刻而逼真。孙少平没有把金钱作为追求的目标,不讲究劳动的艰辛,也不在乎居住条件和饮食的恶劣,而是有意识地磨练自己,超越苦难。这段严酷的生活锤炼了他的体魄和灵魂,给了他生活的力量和包容苦难而不屈服于命运的心脏。由流浪的揽工汉正式成为煤矿工人,是他人生道路上又一大转变。但这意味着他从事的将是更加艰苦和危险的工作。肩负着妹妹大学学费和为父母箍一座最漂亮的窑洞,他不舍得误一天工,在沉重的牛马般的劳动中保持着巨大的热情。劳动能使人坚强,孙少平凭借着自己强有力的手,赢得了尊重,成了精神上的征服者。在反复的自我磨炼中逐渐成熟,以自强精神对抗苦难的人生,形成了对苦难价值的特别的认识:“职业的高低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的价值。恰恰相反,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从小就和饥饿对抗,揽工汉生涯是在和皮肉之苦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