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下载本文

6、应避免的质量通病 砖墙砌筑

a) 墙身轴线位移,造成原因:在砌筑操作过程,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以及挂线过长而未能达到平直通顺一致的要求。

b) 水平灰缝厚薄不均。造成原因:在立皮数杆(或框架柱上画水平线)标高不一致。砌砖盘角的时候每道灰缝控制不均匀,砌砖准线没拉紧。

c) 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造成原因:砌筑前由于楼板面标高偏差过大而没有找平理顺。皮数杆不能与砖吻合;在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

d)混水墙面粗糙。造成原因:砌筑时半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厚墙背面平直度偏差较大;溢出墙面的灰渍(舌头灰)未刮平顺。 e)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造成原因: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没有用侧砖或立砖斜砌(60度)顶贴挤紧。

f)砌体不稳定。造成原因:砌筑时排块及局部做法;按规定排列,构造不合理在拉结钢筋规格、长度没按设计规定位置埋放。 7、成品保护 砖墙砌筑

a) 墙体的拉结钢筋、抗震构造钢筋(框架结构预留锚固筋)与砌砖墙体交接处拉结钢筋及各种预埋件、各种预埋管线等,均应注意保护严禁任意拆改或损坏。

b) 砂浆稠度应适宜;砌砖操作时应防止砂浆流淌弄脏墙面。 c) 搭设脚手架或安装模板时,应防止碰撞已砌筑完成的墙体。 d) 预留有脚手架的墙面,应有与.原墙相同规格和色泽的砖嵌砌严密,不留痕迹。

e) 在垂直运输上下井架料口周围,应用塑料纺织布或木板等遮盖,保持墙面洁净。

f) 尚未安装楼板或屋面的墙和柱,当可能遇大风时,应采取临时支撑加固措施,以确保墙和柱的稳定性。 8、安全措施 (1)施工前准备工作 a) 砂浆拌制

停放机械的地方土质要坚实平稳,防止土面下沉造成机械倾侧。砂浆搅拌机的进料口应装上铁栅栏遮盖保护,严禁脚踏在拌和筒和铁栅栏上面操作,转动皮带和齿轮装防护罩。 工作前应做如下检查;

检查搅拌页有无松动或磨刮筒身现象。 检查出料机械是否灵活。 检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

必须在搅拌页达到正常运转后,方可投料。

转页转动时,不准用手或棒等其他物体去拔括拌和筒口灰浆和材料。

出料时必须使用手柄,不准用手转拌和筒。

工作中机具如遇故障或停电,应拉开电闸,同时将筒内料清除。 当混合粉料(如颜料、水泥等混合料)时,应带上口罩。

b) 淋砖时,均应提前在地面上用水淋(或浸水)至湿润,不应在 砌块运到操作地点时才进行,以免造成场地湿滑。 C) 材料运输

车子运输砖、砂浆等应注意稳定,不得高速跑步,前后车距离应不少于2m;下坡行车。两东距应不少于10m,禁止并行或超车。所载材料不允许超出车箱之上。

车子推进吊笼里垂直运输,装量或车辆数准超出吊笼的吊运荷载能力,使用摇臂拔杆时,吊勾要牢,拔杆吊运作业时,拔杆下方严禁站人。

禁止用手向上抛砖止运送,人工传递时,应稳递稳接,两人位置应避免在同一垂直线上作业。

在操作地点临时堆放材料时,当在地面时,要放在坚实的地面上,不得放在湿润积水或泥土松软崩裂的地方,当放在楼面板或桥道时,不得越出其设计荷载能力,并应分散堆放置,不能过分集中。 (2)砌砖工程

a)脚手架的高度(站脚处)应低于砌砖高度。

b)不准站在墙上做画线、吊线、清扫墙面等工作,严禁踏上窗台出入平桥。

c)砍砖时应向内打砖,防止碎砖落下伤人。 四、装饰工程

(一)、楼地面施工:

本工程楼地面(1)户内为40厚素混凝土随捣随光。(2)卫生间 及厨房间为20厚1:3,水泥砂浆找坡,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3)架空层为40厚素混凝土随捣随光,内配Φ4@250钢筋双向。 浇筑时先清理基层垃圾隔夜浇水湿润,以防收缩产生裂缝,用纯水水泥浆(水灰比不大于0.5)扫浆,随扫随铺,注意不能待浆干后再铺以免失去水泥活性粘结力,表面不得有积水以免降低该处的强度,不得将不同品种的水泥混合使用,正确了解水泥的初凝时问,抹平工作在初凝之前完成,压光工作在终凝前完成,压光时不得来回多压,、否则易起壳。压光24小时以后再开始浇水养护,同时不要上人操作。地坪面标高根据墙面水平线控制,并注意排水坡度及坡角、严禁出现倒泛水和积水观象。

踢脚线粉刷之前先将基层垃圾清理干净,并充分洒水湿润,粉刷分层完成,要求各层之间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起壳现象,厚度及高度要均匀一致。

地坪与踢脚线,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裂缝、起砂、脱皮、麻面等不良现象。 (二)、墙面施工: 1、内外粉刷 工艺程序:

清理基层——确定粉刷部位面积——墙面浇水——抹底层砂浆—抹面层砂浆——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