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题库第五版 下载本文

A.食盐加碘 B.提倡多吃海带、紫菜 C.口服碘油胶囊 D.指导干预治疗 E.注射碘油针剂 13.我国地方性氟中毒可分为以下类型( )

A.神经型、黏液型、混合型 B.饮水型、燃煤污染型、饮茶型 C.饮水型、燃煤污染型、混合型 D.饮茶型、燃煤污染型、混合型 E.饮茶型、神经型、黏液型

14.地方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体征是( )

A.氟斑牙 B.肢体变形 C.弯腰驼背 D.行走困难 E.全身瘫痪 15.不属于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的是( )

A.改水降氟 B.降低砖茶的含氟量 C.改灶降氟 D.增强体质 E.减少钙的摄人 16.属于肿瘤第一级预防的措施是( )

A.及时切除肿瘤 B.注意康复治疗 C.早期筛检 D.戒烟 E.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后进行体检 (二)多选题

1. 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 )

A.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B.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C.免疫人口的迁入 D.有计划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E.非免疫人口比例增加 2.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麻疹 B.伤寒 C.霍乱 D.甲流 E.鼠疫 (三)填空题

1.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 2.接触传播包括两种方式,即()()

3.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5早,即()()()()() (四)名词解释

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 慢性病 (五)简答题

1.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哪些? (六)论述题

论述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第八章 医疗场所健康安全管理

(一) 单项选择题

1.针对生物性伤害可采取的防范措施有( ) A.建立终身职业安全教育机制

B.强化个人标准预防 C.实施医护人员分级防护 D.监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并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E.以上均是

2.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 )

A.正确洗手、正确使用合理选择口罩、严格医疗操作程序;

B.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及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脱去手套 后应立即洗手

C.为预防检查时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的喷溅,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 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D.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E.以上均是

3.以下哪项行为不符合锐器伤预防原则( ) A.丢弃的损伤性废物均按损伤性废弃物处理 B.注射完毕不得将针头等锐利器具回套盖帽 C.手持针、刀片等锐利器具在病区里随意走动 D.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不要直接传递 E.禁止将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徒手传递 4.患者安全防范措施不包括( )

A.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B.制定并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相关制度 C.采取措施预防错误发生 D.提高医疗服务过程的安全性 E.提倡建立处罚性、针对个人的医疗安全文化氛围 5.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是( )

A.锐器伤 B.身体暴力和心理暴力 C.接触各种化学消毒剂 D.相关生物因素感染 E.心理压力与工作压力大 6.以下哪条叙述不符合医疗场所暴力实际( )

A.30~39岁年龄组医院工作人员是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受害者 B.医生、护士是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职业人群 C.晚班是发生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高峰时间

D.患者(或探视者)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患者自认病情无好转和诊疗费用太高是 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E.患者亲属和患者本人是主要的肇事者 7.以下哪项不属于医疗场所意外伤害( )

A.烫伤 B.坠床 C.跌倒 D.锐器伤 E.医疗器械不恰当使用导致的伤害 8.各级医院安全管理的关键是( ) A.预防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B.预防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c.减少患者及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D.预防和减少患者及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E.减少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第九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

(一)单项选择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除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各种重大急性中毒事件、其他严重影响 公众健康的事件外,还应包括( )

A.群体性常见疾病 B.群体性突发疾病 C.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D.群体性可以预测疾病 E.群体性不可预测疾病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方式是( )

A.边调查、边处理、边上报、边抢救 B.边抢救、边处理、边上报、边核实 C.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 D.边调查、边核实、边上报、边抢救

E.边处理、边上报、边调查、边核实 3.新发传染病是指( )

A.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 B.我国第一次出现的传染病 C.全球首次发现的传染病

D.间隔一定时间(通常5年以上)后再次出现的传染病 E.重新命名的传染病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工作的核心是( )

A.实验室检验 B.评价防控效果 C.划定疫区 D.现场调查 E.采取防治措施 5.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现场处置的基本原则是( ) A.积极救治 B.调查和控制并举 C.加强区域合作 D.明确分工 E.综合评估

6.尚未明确是否具有传染性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处置中,应先按( )进行救治

A.传染病 B.感染病 C.食物中毒 D.急性化学中毒 E.一般事故 7.不属于群体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特点的是( )

A.发生突然,扩散迅速 B.危害严重,不易洗消 C.扩散迅速,受害广泛

D.污染环境,较易洗消 E.扩散迅速,危害严重 8.急性化学中毒,现场急救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A.解毒 B.转送医院 C.阻止毒物继续吸收 D.将患者迅速撤离现场 E.排毒 9.关于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不正确的是( )

A.不考虑体表污染 B.尽早清除 C.防止再扩散 D.阻止再吸收 E.尽早促排 10.发生核污染事故时,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 )

A.交通工具首先进入 B.控制污染,保护好现场 C.直接进入污染区 D.清洗污染物体表面 E.核查污染程度 (二)多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包括

A.突发性 B.群体性 C.后果严重 D.处理的综合性 E.个体性 2.下列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A. 严重空气污染 B. 严重的急性食物中毒 C. 严重的职业中毒事件 D.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E. SARS爆发流行 (三)填空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四类,即()()()()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分为()级 (四)名词解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五)简答题

1.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原则

第十章 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

(一)选择题

l.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 )

A.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B.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C.标准差越大,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越好 D.标准差越小,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越好 E.标准差越小,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距离越大 2.统计工作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是( )

A.分析资料 B.搜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设计 E.调查资料 3.随机事件的概率P的取值范围是( )

A.0≤P≤1 B.P≥O C.P≤1 D.P<0.05 E.-1≤P≤1 4.统计学提到的小概率事件是指( )

A.反复多次试验中,均没有发生的事件 B.一次试验中,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C.反复多次试验中,发生概率仍然为零的事件 D.发生的概率大于0.5的事件 E.一次试验中,绝对不发生的事件 5.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

A.资料搜集一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一搜集资料一统计分析

C.搜集资料一整理资料一统计分析 D.统计设计一搜集资料一整理资料一统计分析 E.搜集资料一统计设计一整理资料一统计分析 6.抽样研究中的样本为( )

A.总体中特定的一部分 B.总体中能抽取的尽可能多的个体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根据研究者的经验来收集的一部分 E.随意收集的一部分 7.资料的类型包括( )

A.计量资料、数值变量资料、等级资料 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类资料 C.计数资料、分类资料、等级资料 D.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E.计数资料、等级资料、正态资料 8.变异是指( )

A.样本间的差异 B.总体间的差异 C.个体值间的差异 D.样本与总体间的差异 E.同质个体间的差异 9.总体的定义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 ) A.所有样本的全体 B.观察单位的全体

C.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D.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E.所有样本中同质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10.下列指标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

A.身高 B.体重 C.血压 D.脉搏 E.职业 11.概率等于0的事件称为

A.小概率事件 B.必然事件 C.不可能事件 D.随机事件 E.互斥事件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定60名正常成年女性血小板所得资料只能是计量资料 B.统计工作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分析资料

C.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指标 D.样本一定具有随机性 E.样本的指标称为参数

13.比较1995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型脑炎、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汁图是( ) A·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条图 E.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