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篇文言文考点梳理 下载本文

行阵和睦(古军制25人为一行) 每与臣论此事(谈论) 以:谘臣以当世之事(把,拿) 不以臣卑鄙(因为)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于) 受命以来(助词,无意义) 以光先帝遗德(用来)

效:恐托付不效 (奏效) 讨贼兴复之效 (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 (实现) 6、重点句子翻译: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的死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秋:时,时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臧否:善恶。】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如果有做奸邪事、触犯科条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评判他们受罚或受赏。)【作奸犯科:做奸邪事、犯科条法令。刑:罚】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倾颓:衰败】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悉:都】

(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躬:亲自。】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求在乱世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那里扬名显贵)【闻达:显达。】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屈就】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顾:探望、拜访。咨:询问】

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由是:因此。许:答应。】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而:并。】

(10)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义:适宜、恰当。】

7、理解性背诵:

①诸葛亮劝刘禅严明赏罚(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17 -

②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③指出出师战略目标(或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所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④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⑤表达了作者忠于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⑥表明作者志趣(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或躬耕南阳时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⑦陈述作者临危受命、写尽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⑧作者认为西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 ⑨文中高度概括郭攸之、费袆、董允等人的语句是: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马说》考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文章选自《韩愈文选》,原题为《杂说其四》。 二、重点词语解释

1、外现:表现在外面。 2、,或:有时。 3、一食:吃一顿。 4、且:犹,尚且; 5、虽:即使 6,安:怎么; 7、执:握。临:面对。 三、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2、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3、食马者 :“食”通“饲”, 喂养。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四、一词多义

1、执策而临之(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驾驭) 2,一食(量词,一顿) 食马者(通假字,喂养) 五、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所以即使有好马,也只是辱没在做仆役的马夫的手里)【祗:只是。辱:指受屈辱。】。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因日行千里而出名。)【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千里:日行千里。】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道:正确的方法。】 5、其真无马邪?(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示反问,难道。】)其真不知马也。(恐怕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其:表示推测,恐怕。】) 六、理解课文:

1、伯乐:指善于识别、赏识、任用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指人才。 食马者:指埋没、扼杀人才的统治者。

2、主旨:文章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和不平,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不合理现实进行批判。

3、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形象、含蓄地表达了主题 七、理解性默写:

- 18 -

1、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慨叹世上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发现的句子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叙述千里马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食马者无知表现的排比句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文言文考点梳理六

《送东阳马生序》考点梳理

一、 文学常识、

①作者 :宋濂,字景濂。元末明初文学家。②出处:《宋学士全集》。③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之分。赠序内容多为劝勉、誉扬之词,本文就是这样一篇赠序。

二、重点词句积累: 1、重点字词解释

嗜:喜欢、特别爱好。 致:得到。 硕师:学识渊博的老师。 硕,大。 慕:仰慕。 患:担心,忧虑。 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 谒:拜见。 沃灌:浇洗。 执经叩问:拿着经书请教。 叩:请教。 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俟(其欣悦):等待。 穷冬:隆冬、严冬。 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僵劲:僵硬。 衾:被子。 腰:腰佩。 容臭: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然:光亮照人的样子。 缊袍敝衣:破旧的衣服。 缊,旧絮。 敝,破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心。 慕艳:羡慕。

2、通假字

①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

3、一词多义:

道:①圣贤之道(学说)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至:①礼愈至(周到) ②至舍(到达) ③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极点)。 以:①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②以衾拥覆(用)

4、古今异义:

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熟后的汁水。 5、重点句翻译: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就能广泛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以是:因此。以:因为。是:这样。以:把。假:借。余:我。】

2、常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曾经奔向百里以外,捧着书籍向当地才学渊博的前辈请教。)【尝,曾经。趋:奔向。从,跟从。先达:才学渊博的前辈。叩问:请教。】

3、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援疑质理:提出疑问,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以:因为。中:心中。足:足以。知:觉得。】

- 19 -

5、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那前辈道德高,名声重,向他请教的人挤满了他的房间,也不见他略微把话说得柔和一些,脸色放温和些。)

【德隆望尊:道德高,名声大。即德高望重。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降:平和。填:挤满。室:房间。】

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天气寒冷,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很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弗之怠:不放松。怠:懒惰、松懈。

7、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常常向右藏书的人家去借书,亲自用手动笔抄写) 每:常常。假借:借。:于:向。手:亲手。笔:用笔。录:抄写。

8、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破鞋行走在高山深谷中。)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从:求。负:背着。箧:书箱。曳:拖着。屣:鞋子(这里指破鞋)。

9、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有时受到他的斥责,(我的)态度更加恭敬,礼数更加周到,不敢说出一句话来辩解。)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色:脸色、态度。礼:礼数、礼节。至:周到。以:来。复:辩解。

10、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抄录完毕,赶快跑着去送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时间。)毕:完毕。走:跑。之:它(指书)。稍:稍微。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11、遇逆旅,主人曰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滋味可以享受。)寓:住在。逆旅:旅店、客舍。日再食:每天吃两顿饭。 再:两次。鲜肥:新鲜肥美。享:享受。

三、课文理解。

(1)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主要写了艰苦的学习过程和谦虚刻苦的学习态度两个方面。写借书之难、抄书之苦、叩问之难、从师求教的旅途之艰、生活之苦,是为了突出“勤”和“艰”。

(2)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3)“余立侍----则又请焉”有何表达效果?

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虔诚和恭敬,生动表现了他的勤奋学习谦虚求学的态度,突出了求师的艰难。

(4)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通过对比、反衬突出作者不慕富贵,专心学习的思想品质。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条件不好,仍可学有所成,像宋濂;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能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这是宋濂切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6)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我们应该学习作者不畏艰苦、用心专一、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恭敬谦虚的精神品质。与作者相比,今天的我们吃穿无忧,求学得到国家、学校、家长、老师的全力支持。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虚心勤学。虽然学习免不了吃苦,但是我们要以苦为乐。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