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考点梳理
古溪学校九年级 姓名
- 1 -
文言文复习一: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
一、文化常识:
1、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2、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思想家。《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 3、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二、朗读背诵 三、练习
《论语十则》 1、词语解释
子:先生 愠:生气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是:此、这 弘毅:刚强、勇毅 问曰:问道 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从:学习、听从 通假字
不亦说yua乎 说:“悦”的古字,愉快。 诲女知之乎 女:同“汝”,你 是知也 知:同“智”,聪明、智慧 2、重点句子翻译
① 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都复习了呢? (吾:我。日:每天。三省(xǐng):多次反省。三:泛指多次。为:替。谋:办事,出主意。)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故:旧的知识。而:连词,表顺承,从而。知:领悟。可:可以。 以:凭借。为:做。) ③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法适从;只是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迷惑
殆: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④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仲由,我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知:通“智”,聪明,智慧。 诲:教,传授。乎:语音助词。) 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在其中,代词。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2 -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改正。(三:泛指多)
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人(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⑧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直到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落(落叶)的。( 凋:凋谢、落叶。岁寒:在此指艰苦的环境。 ⑨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施:施加。) ⑩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的复习学过的知识,不也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3、默写 1.在《<论语>十则》中,孔子提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这就是“ , 。”
2.《<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3.学习与思考是紧密结合的过程,“ , ”这句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同时,学习又是相互联系,从旧知中不断获得新知的过程,这自然使我们联想到《论语》中学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0年5月1日,第届世博会在上海开幕,请你引用《<论语>十则》中的“ , ”来表达了我们对世界各国嘉宾的欢迎之情。 5.《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言是 。
6.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的“_______ , 。” 7.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本文中孔子的一句话:“_____ __, 。”
8.小明学习成绩优秀,组织能力强。但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9、分别写出一句你从《论语十则》中积累的有关语句:①学习方法 ; ②学习态度 ;③个人修养 。 《鱼我所欲也》 1、解释词语。(2分)
- 3 -
患:祸患,灾难。 苟得:苟且偷生。苟,苟且。 恶:厌恶。 如使:假如,假使。 勿丧:不丢失。 蹴:用脚踢。
万钟:指高官厚禄。 已:停止,放弃。 本心:天性,天良。 通假字: 乡:通“向”,从前。 辟:通“避”,躲避 。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感激。 与:通“欤”,语气助词,表示反问。 多义词: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则:就。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则:却。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与:给。
所欲有甚于生者。 于:比,表示比较。
万钟于我何加焉。 于:对,引出动作对象。 加:益处。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这个,这样。
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2、重点句翻译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万钟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3、理解题:
请你举出一个”舍生取义”的典型事例。(文天祥被元军俘获,从容赴死,绝不投降;刘胡兰被阎锡山军队抓住,宁死也不说出共产党员的名字最后慷慨就义。)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两条孟子为我们留下的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中所指出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不义)。 在孟子看来 ,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要挺身而出?(用原文语句回答):(所恶有甚于死者。)
本文在论述“舍生取义”的观点之前,先写“鱼”和“熊掌”,起什么作用? (由比喻引出题旨,使文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一段采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 (对比手法。“乡”“今”对比,有力地说明了何谓见利忘义。)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什么?(见利忘义的行为。) 4、默写: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