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救灾物资储备库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 下载本文

xxx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对社会进行有关募捐、慈善工作的政策法规宣传,并组织实施开展此项工作。

1.2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

1.2.1编制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发展条件和经济现状,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及建设计划,正确处理规划与现状、新建之间的关系。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确定工程技术标准,并积极慎重、切合实际地采用先进技术、新材料,以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

1.2.2研究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的建设条件、建设规模与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与节能、抗震、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和定员、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万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工程方案的可行性。提出建设的内容、方案、投资、资金筹措。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依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的内容和要求,重点研究如下: 1、分析研究储备库建设项目规划、建设、资金投入的可行性。 2、项目储备库建设的环境和实施配套条件。 3、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实施方案。 4、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和安排资金使用情况。 5、评估效益分析。

9

xxx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⑵《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号);

⑶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办函〔2016〕25号;

⑷自治区《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人民政府令第202号; ⑸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394号); ⑹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第4号令); ⑺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材料及相关数据; ⑻国家公布的相关工程建设标准。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1 2 2.1 2.2 2.3 2.4 2.5 2.6 3 3.1 3.2 3.3

指标名称 规划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 储备库房 新建 值班室 生产辅助用房 绿化面积 容积率 建筑系数 停车位 单位 ㎡ ㎡ ㎡ ㎡ ㎡ % 辆 数值 6062.7 799.37 799.37 565.5 36.38 197.49 1862.28 0.13 15.08 12 能耗指标 0.0055 150.95 40.备注 1栋、2层、框架结构 绿化率:30.72% 电力 热力 水 万kWh GJ t 10 0.007tce 5.15tce 0.0034tce xxx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3.4 4 4.1 4.2 4.3 4.4 5 5.1 建设周期 总投资 工程费用 其它费用 预备费 合计 投资估算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建设周期 年 1 2017年4月-2018年4月 248 222.62 16.58 8.8 全额申请中央预算 89.77 6.69 3.55% 5.16tce

11

xxx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力的破坏性因素和人类过失行为造成人员和物资资源的损失,并使社会发展倒退的现象。

自然灾害可分成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原生灾害是致灾因子直接造成某类承灾体的破坏与伤亡,如地震、洪水,这些起主导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或直接灾害;次生灾害或间接灾害是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如地震引起房屋倒塌,由此引起间接发生的火灾,再由火灾造成的灾害。衍生灾害是致灾因素破坏了社会的结构物、功能,物资流和信息流,造成了人群和组织的伤亡和瓦解,都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的停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有时比原生灾害的危害还大。因此,防止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的发生与蔓延也是减灾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与自然灾害风险加剧的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灾害风险分布和发生规律的影响将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强台风将更加活跃,暴雨洪涝灾害增多,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加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会增多;北方地区出现极端低温、特大雪灾的可能性加大;降雨季节性分配将更不均衡,北方持续性干旱程度加重、南方出现高温热浪和重大旱灾的可能性加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几率增加;北方地区沙漠化趋势可能加剧;农林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