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II》修改 下载本文

翠翠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渡船老人的仁慈忠厚;船总顺顺的豪爽慷慨;天保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全弟弟;傩送为了纯洁的爱情,宁愿放弃富家女儿的一座碾坊的陪嫁;天保与傩送这对爱情上的对手,相互没有嫉妒和怨恨;连当年向翠翠母亲求婚遭拒绝的杨马兵,最后也来照顾翠翠,这一切正是作者向往的“人性美”,是作者在心底呼唤着的一种道德,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作品中不仅人物是美的,连自然景物也是那样清秀、悠然,仿佛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二)主题:多重变奏/270-271 二、《长河》:被搅醒的梦 1.创作背景

2.思想内容:作品描写沅水流域一个盛产桔柚的乡镇,乡风淳朴,生活如一潭静水。最初搅动这潭静水的是传闻中的“新生活运动”,天真单纯的人们把“新生活运动”与兵荒马乱相联系,心理上罩上了一层阴影。真正威胁桔乡宁静的,是驻镇的保安队和强买强卖、为非作歹、对夭夭动了邪念的保安队长。小说在较《边城》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写出了社会历史之变,以此映衬了乡间素朴美好的人生形式。

地点:辰河流域 ,吕家坪 ,枫树坳 ,坳上有个滕姓祠堂,枫木坳对河萝卜溪 ,有一大片桔子园。

人物:菊园主人滕长顺、女儿夭夭、枫树坳看祠堂的满满、保安队长 从“边城”到“长河”,沈从文的小说经历了变化,但不构成大的演变,总的来说,一个动态的乡村叙述题,以湘西的下层为主,以城市的上层为辅,再加上都市乡村的各色人等,组成了他的文化意味浓厚的人生形式图景。

第三节 短篇小说

一、沈从文短篇小说的基本内容 (每类题材中举出代表作)

(一)湘西题材:展示湘西人民特异的“生命形式”。又分为两类:写湘西现实社会的作品和包含理想色彩的作品。

1.历史传奇

也可称为浪漫抒情小说(理想的人生形式小说)。表现湘西民族生活和苗族的特殊风情,由两种类型构成。

一类是根据边地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和生活习俗点染而成,如《龙朱》、《神巫之爱》、《媚金·豹子·与那羊》等;

一类是以佛经的故事铺衍成篇,如《月下小景》。 2.过往纪实

也可称为写实性的乡土抒情小说(现实的人生形式小说),体现作者对自己的故乡湘西生活的回忆。代表性作品有《柏子》、《丈夫》、《会明》、《萧萧》等。/273

(二)现代都市题材:进行道德批判,揭示现代文明背后的道德沦丧和人

9

的自私贪婪。

1.讥讽都市上流社会的虚伪和道德沦丧。

沈从文写都市题材是为上等人造一面镜子。实际上是作为他整个乡村叙述体的一个陪衬物或一个补充而存在的。以“乡下人”的眼光反观都市,批判都市人生。这里有尖锐的讽刺和暴露。如:《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等

2.嘲讽都市知识分子的精神变态。如:《有学问的人》、《八骏图》等。其中《八骏图》最为代表。

对于都市各种人物的描写,暴露都市中上层阶级生活的空虚无聊与腐败,给予鞭挞和嘲讽。沈从文以自然人性的道德尺度,鞭挞了“现代文明”雍容华美外衣下的道德堕落、情感虚妄与人性的扭曲,寄寓了人性救赎、重建生命价值的渴望。

第十九章 京派小说

第一节 京派 1.名词:

京派小说:指30年代活跃在北京(包括天津、济南和青岛等北方城市),具有学院派背景、以《水星》、《骆驼草》、《文学杂志》等文学刊物以及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等报纸文艺副刊为主要阵地的的北方作家群。这是一个文学中心南移之后,在北京形成的一个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朱光潜、李健吾等。特点:其一:京派作家在文学观念上大多倾向于自由主义,提倡中立、超然与纯正的文学。他们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营造“和谐”的文学世界。反对文学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其二,赞颂淳朴、原始的人性美与人情美。其三,小说的抒情写意化。

二、京派的创作/276-277 第二节 京派小说作家及其创作 一、废名:黄梅故乡和京西城郊世界 1.早期短篇小说/278-279:

《竹林的故事》:设置了一种寓于诗意的象征境界,塑造和赞美了一个纯洁优雅、“直”而有“节”的乡村少女三姑娘形象。周作人作序,肯定了他桃园牧歌的艺术倾向和平淡朴讷的风格。

《桃园》:桃园主人王老大、女儿阿毛

表现了冲淡而雅拙,即“抱朴含真”的古风和“爱与美”的风格。 2.长篇《桥》:小林、未婚妻琴子和堂妹细竹三人的微妙感情关系,构成一个化外的牧歌世界。/279

《桥》透露出一种独有的人生态度和体悟生命的方式。

长篇《莫须有先生传》与40年代《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一起形成“莫须有先生系列”。

10

3.废名小说创作特点/279 二、萧乾:北京城根的篱下世界

现代著名作家和记者,文学翻译家。第1篇小说《蚕》(1933)。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落日》(1936)。长篇小说《梦之谷》(1938)。另有散文、报告特写集、译著等。

1.萧乾的小说创作以短篇为主。以儿童的视角,表现成人世界的辛酸和世态炎凉。代表性短篇《篱下》、《栗子》、《矮檐》等。

2.长篇小说《梦之谷》,萧乾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写作的小说。 人物:“我”一个从北京到南方一所学校教普通话青年。与学生一起成立“天籁团”。女孩叫盈。

三、芦焚

著有短篇小说集《谷》 (曾获得《大公报》文艺奖金),此外还有《里门拾记》、《落日光》、《野鸟集》等。长篇小说《结婚》、《马兰》。

2.创作:

芦焚也以“乡下人”、“土人”自居。这不过是一个滞留城市却未能忘情于乡村出身的“叙述人”的自认而已。这叙述人为我们创造出“大野上的村落,和大野后面的荒烟”特定的中原文学意向。

两类人物形象

第二十章 海派小说与20世纪30年代其他小说

第一节 新感觉派小说 二、新感觉派概貌 1.名词

新感觉派:以1928年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杂志创刊为标志,新感觉派文学正式形成。到1932年《现代》杂志正式创刊,达到鼎盛时期。这个流派受西方现代主义流派的影响很深,尤其是受日本新感觉派小说影响很大,内容多是描写现代都市生活,表现出现代人在嘈杂、紧张的都市生活中,所特有的一种危机心理和变态心理,表现出资本主义文明与人性的根本冲突。在艺术上,强调人对外在环境的主观感受,变生活逻辑为意识逻辑。人的思想的流动和场面的转换,具有跳跃性和空白性,也包括中断性。主要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

三、新感觉派作家及创作 (一)施蛰存

已刊行的短篇小说集有《上元灯》、《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小珍集》,散文集有《灯下集》、《待旦录》,还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和大量译作。

2.创作:五部小说集

代表作:《梅雨之夕》、《春阳》

11

(1)早期短篇集《上元灯》:

用怀旧方式状写人生,回忆少男少女初恋的诗意和小市民生活,有较强浓郁的抒情气味;《周夫人》等。

(2)中期:1932年主编《现代》,以写作《鸠摩罗什》为契机,之后有意识地运用精神分析学说来创作心理分析小说,于是同穆时英的新感觉派部分地合流。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在30年代堪称独步。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短篇集有《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

历史题材的故事新编在前,如:《将军底头》、《石秀》、《李师师》

代表作《梅雨之夕》:是新感觉派小说中具有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中国真正的现代主义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山之作,它所表现出的鲜明特色,都具有心理分析的典型性特点。

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很简单(绅士雨中送淑女),但却揭示了都市男女隐秘而曲折的内心流程,描写了写他们卑微的渴望的萌动和这种渴望的无声无息的破灭,展现了现代都市男女特有的情爱方式,这也正是其独特的价值所在。故事中的绅士所有的行为看起来都像是不可理喻,实际上是他的潜意识在作祟,所有的不可理喻都是因为一个理由:对真实的爱情的向往。文章的题目“梅雨之夕”暗示的就是他的情感的现实处境,其中的少女就是他情感的梦寐以求的伴侣,但这所有的一切都绝对不可以诉诸于理性,所以他一回到家,梦立刻醒过来,向妻子撒了一个谎后,自然的真实的情感和性意识又重新被压抑了起来。这种情感的来或去,都不是刻意的,事先没有丝毫的征兆,潜在的意识和力量支配了所有的一切,同时又毁灭了一切。

后期代表作《春阳》:小说细致绵密地描写了中产阶级妇女婵阿姨隐秘的心理活动——在特定情景下由于对男女之爱的渴念而产生的苦闷和变态的心理。 婵阿姨住在离上海不远的昆山,十二三年前,她为了得到三千亩地大宗财产的继承权,抱着未婚夫的牌位成了婚,翁姑下世后,她却在族人的虎视眈眈中过着孤独无爱的生活。在由昆山到上海取息金的某日,她受到南京路上红男绿女青春气息的感染,加之蓉蓉春日的撩拨,内心深处被压抑多年的本能情欲复苏了。然而,她中意的年轻银行职员却称她为“太太”,这使她“愤怒”旋即离开上海,去继续守护她那用一生幸福换来的财富。

(3)后期短篇集:《小珍集》

《牛奶》、《失业》等,较多回到现实主义轨道上来,专写小人物命运。

3.艺术特色

施蛰存精研国学,西学造诣亦深,尤其对现代精神分析学说更有心得。 (1)执著于精神分析与心理透视;

(2)突出感觉,重视描写人物的幻觉和梦境;

(3)热衷于表现双重人格,突出以性冲动为主要内容的潜意识在生活各个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