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套精选试卷合集】浙江省镇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下载本文

高考模拟理综试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n 6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7.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A.用樟脑丸驱除衣柜里的蟑螂,是由于樟脑丸的分解产物能杀灭蟑螂 B.氨气液化以及液氨气化均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气常作制冷剂 C.纯银制品在空气中久置变黑,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D.有机磷农药多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物质,肥皂水等碱性物质有利其水解而解毒 8.下列各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C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Ca2+2OH+2HCO3===CaCO3↓+CO23+2H2O B.向100 mL 0.12 mol·LBaCO3↓+H2O

2C.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两种溶液反应后pH恰好为7:H+SO24+Ba+OH===BaSO4↓+H2O

-1

的Ba(OH)2溶液中通入0.02 mol CO2:Ba2+3OH+2CO2===HCO3+

+--

D.向含0.1 mol NaOH和0.1 mol Na2CO3的溶液中加入1 L 0.4 mol·L===CO2↑+2H2O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不饱和烃 B.分子式为C4H10O的醇有4种同分异构体 C.苯乙烯(

)分子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1

稀盐酸:OH+CO23+3H

--+

D.异丁烯及甲苯均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实验目的 证明Mg(OH)2 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 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配制100mL1.0mol/LCuSO4溶液 实验方案 向2mL1mol/L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FeCl3 将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D 验证氧化性:Fe3+>I2 将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下层液体是否变成紫色 11.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即保持污水的pH 在5.0~6.0 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水中的污物而使其沉淀下来,起到净水的作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通空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C.通甲烷的电极反应式:CH4+4CO32--8e-=5CO2+2H2O D.甲烷燃料电池中CO32- 向空气一极移动

12.已知298时,sp(NiS)=1.0×10-21,sp(NiCO3)=1.0×10-7 ;p(Ni)=-lg c(Ni2+),p(B)=-lg c(S2-)或-lg c(CO32-)。在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i(NO3)2溶液产生两种沉淀,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NiCO3的溶解度大于NiS的溶解度

B.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对应阴离子的钠盐,d点向b点移动 C.对于曲线I,在b点加热,b点向c点移动 D.P为3.5且对应的阴离子是CO32-

13.、Y、、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单质经常作为保护气;由、W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与、W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的强

B.在同周期元素中,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C.离子半径:

26.纳米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例如纳米级Fe粉表面积大,具有超强的磁性,高效催化性等优良的性质。

I、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其流程如图所示:

(1)纳米级Fe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将FeCl2·nH2O固体加热脱水制得无水Fe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简要文字描述)。

(3)生成纳米级F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查阅资料:在不同温度下,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不同,温度低于570℃时生成FeO,高于570℃时生成Fe3O4。甲同学用如图甲装置所示进行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乙同学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并验证产物。

(4)甲装置中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6)乙同学为探究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将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假定为均

I

匀的),取出少量放入另一试管中,

加入少量盐酸,微热 向实验I得到的溶液中滴加几滴

II

SCN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浅绿

色;有少量气泡产生

溶液没有出现红色

根据以上实验,乙同学认为该条件下反应的固体产物为FeO。

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用简要文字措述)。

(7)丁同学称取5.60gFe粉,用乙装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将试管内的固体物质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得质量为6.88g,则丁同学实验后的固体物质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7.聚硅酸铁是目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研究的热点,一种用钢管厂的废铁渣(主要成分Fe3O4,少量C 及SiO2)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

已知:在一定温度下酸浸时Fe3+在pH=2 开始沉淀,pH=3.7 沉淀完全

(1)废铁渣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需适宜的酸浓度、液固比、酸浸温度、氧流量等,其中酸浸温度对铁浸取率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温度℃ 铁浸取率 40 50 60 62 80 80 100 95 120 85 ①请写出酸浸过程中Fe3O4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酸浸时应控制溶液的pH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酸浸温度超过100℃时,铁浸取率反而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过滤步骤的滤液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Fe3+浓度定量检则,是先用SnCl2将Fe3+还原为Fe2+;在酸性条件下,再用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2+(Cr2O72-被还原为Cr3+),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研究NO2、NO、CO、S02等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 ①NO2+COCO2+NO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下同),每1mol下列物质分解为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NO2 812kJ CO 1076kJ CO2 1490kJ NO 632kJ ②N2(g)+O2(g) 2NO(g) △H=+179.5kJ/mol 2 ③2NO(g)+O2(g) 2NO2(g) △H=-112.3kJ/mol 3

写出NO与CO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热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_________(用1、2、3表示)。

(2)在体积可变的恒压(p总)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 与足量的碳,让其发生反应: C(s)+ CO2(g) 2CO(g) △H>0。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T℃时,在容器中若充入稀有气体,v(正)___v(逆)(填“>”“<”或“=\,平衡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下同);若充入等体积的CO2 和CO,平衡________移动。

②CO体积分数为40%时,CO2 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③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体积分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平衡p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925℃时,p=______(用含p总的代数式表示)。

(3)直接排放含SO2 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可用NaOH吸收,所得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i)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