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单元闯关检测含解析 下载本文

时间 国家 时间 国家 1955年 阿富汗、尼泊尔 1958年 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1956年 埃及、叙利亚、也门 1959年 苏丹、几内亚 1957年 斯里兰卡 ①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果 ②新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

③中国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④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12月首次提出,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表格中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是“亚非国家”,①③解读正确。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新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于1961年,均与表格时间信息不符,②④解读错误。答案选B。 12.(2018江苏南京三模)“对于一国本身来说,它将阻止外来敌对势力的渗透,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它倡导多方面的合作,会给国家的发展带来裨益。对于双边和多边关系来说,它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而且为形成长远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材料评价的国际组织是( )

1960年 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答案 B 由材料信息“对于双边和多边关系来说,它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而且为形成长远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可知,该组织是上海合作组织,故B项正确。A项是欧盟,C项北美自由贸易区,D项是亚太经合组织,三个组织都不符合“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而且为形成长远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3.(2018江苏徐州考前卷)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认真履行大国责任和义务,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截至目前,中国已先后参加了联合国多项维和行动。此外,中国还多次派出文职人员参与监督大选和行政管理事务。这表明中国( )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不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 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D.重视多边经济领域合作

答案 A 材料中“中国已先后参加了联合国多项维和行动”表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4.(2019江苏徐州质检)下表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关于美国报道的不同态度文章数量统计表。该表可以说明( )

1960年第一季度 1975年第一季度 1985年第一季度 0 323 16

A.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新闻报道 B.国家实力成为新闻报道的基础 C.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 D.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消除

答案 A 1960年对美国态度没有积极报道是由于中美关系对立,1975年以后对美国的态度日益客观,原因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故A项正确;国家实力决定国家政策,但与新闻报道内容没有绝对关系,故B项错误;C项表述正确,但材料体现的是以客观态度对待美国,故C项错误;对美国持消极态度的报道比重较大,所以不能体现意识形态观念消除,故D项错误。

15.(2018江苏无锡一模)下表为2001—2005年中国与中亚四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 81 10 51 88 224 积极报道 消极报道 中性报道 出口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总额总额 总额 总额 总额 总额 总额 总额 总额 总额 哈萨克 328 961 601 1 355 1 572 1 720 2 212 2 287 3 897 2 909 斯坦 塔吉克 5 5 7 斯坦 乌兹别 51 8 104 27 147 200 172 403 230 451 克斯坦 吉尔吉 77 42 146 56 245 69 493 110 867 105 斯斯坦 出现上面表格所示状况的重要原因是( )

8 21 18 54 15 144 14

A.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B.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苏联解体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答案 A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中亚四国从2001年开始进出口额迅速增长,而2001年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密切了与中亚四国间的贸易交流,故A项正确;世界经济新秩序至今也未建立,故B项错误;中亚四国并非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故C项错误;1992年中国就已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2分)

16.(2018江苏镇江一模)新中国的外交在处理两场局部战争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援越抗法斗争的进行,与抗美援朝战争几乎同步。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新中国政府尽管面临着恢复经济、朝鲜战争和政权巩固等一系列事关整个国家利益的复杂问题,理应缩减战线,减少外援,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惯性推动下,更多考虑的显然是自身的国际主义义务,而非单纯的国家利益。

材料二 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苏联领导层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急剧转变,再加上北朝鲜也迫切希望实现和平,中国政府虽然在战俘等问题上对美国的态度强烈不满,考虑到这种情况也采取了妥协的方针。7月,朝鲜战争终于实现了停战。经历了持续近三年的战争和紧张之后,受到苏共中央支持和主导的和平共处政策也逐渐得到中共中央众多领导人的赞同。周恩来这时已强调指出:我们应该通过和平协商来解决一切国际纠纷。因此,“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卷入两场局部战争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为结束两场局部战争作出让步的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4分) 答案 (1)原因:国际主义义务(“冷战”“一边倒”);革命胜利的惯性思维;国家利益。(任意两点4分)

(2)原因:苏联政局变动;北朝鲜、越南等国希望和平;中国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一五”计划);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一点1分,4分)

(3)变化:基本点从侧重意识形态(国际主义)到侧重国家利益(务实外交);(2分)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协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