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H+的质量是1g
B.标准状况下,1 mol水占的体积是22.4 L C.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g
D.1 L 1 mol·Lˉ盐酸溶液中,有1 mol HCl分子
2.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中是利用强氧化性来漂白的是 ①活性炭 ②过氧化钠 ③氯水 ④二氧化硫 ⑤臭氧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CaClO B.Na+的结构示意图:
1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O
D.NaHCO3 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 Na++ H++ CO32- 4.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氨气因易溶于水可以在水中形成喷泉,故氯化氢易溶于水也可以在水中形成喷泉 B.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故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活泼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活泼金属锂也保存在煤油中 D.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故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
5.有NO、CO2、N2O4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0.5 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2 B.1∶1∶1 C.4∶2∶1 D.1∶2∶4 6.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棕色气体 B.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C.可用排水法收集 D.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的小
7.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淮南万毕术》中提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4+Cu,该反应不属于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离子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8.C和CuO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产物有Cu、Cu2O、CO、CO2。若将2.00 g C跟16.0 g CuO混合,隔绝空气加热,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1.12 L气体(标准状况),生成沉淀的质量为5.00 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Cu的质量为9.6 g B.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还含有碳
C.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D.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总质量为14.4 g
9.除去下列括号内的杂质,所加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需除杂的物质 Fe2O3(Al2O3) CO2(HCl) 试剂 Na OH溶液 Na OH溶液 操作 过滤 将气体通过洗气瓶 C D A.A NaCl(Na2CO3) Mg(Al) B.B 稀硫酸 氨水 C.C D.D 蒸发结晶 过滤 10.现有CuO、FeO、Fe2O3混合物mg,向其中加入1000mL 0.1mol?L﹣1硫酸,恰好完全溶解,若mg该混合物在过量氢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则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A.无法计算 B.(m﹣0.8)g C.(m﹣1.2)g D.(m﹣1.6)g
1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一种金属的位置向后移一位,正好符合某化学规律。这种金属和该化学规律是 A.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金、质量守恒定律 C.银、元素周期律 D.铜、金属密度顺序表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H++OH-═H2O B.过氧化钠加入水中:2O22-+2H2O═4OH-+O2↑
C.向AlC1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1+3NH3?H2O═Al(OH)3↓+3NH4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Ba+SO4═BaSO4↓ 13.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的是 A.陶瓷 B.大理石 C.玻璃 D.水泥 14.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含K B.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 C.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 D.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少量氯水,呈血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15.实验中需配制1.0 mol/L的NaOH溶液950 mL,假如其他操作均是准确无误,以下情况会引起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称取40.0gNaOH固体 B.容量瓶水洗后未烘干直接使用 C.定容时俯视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平齐 16.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 A.Fe3+→Fe2+
B.Zn→ Zn2+
C.H2→H2O
D.CuO→CuCl2
17.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8.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错误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产了H2O 19.下列物质中所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A.2mol CH4 B.4mol H2O C.3mol NH3 D.6mol HCl
20.提纯含有少量Ba(NO3)2杂质的KNO3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2-2-+
2+
2-3+
+
C.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21.将一定量的Na2O2和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冷却后有固体物质剩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A.A Na2O2/mol 1 1.5 2 2 B.B NaHCO3/mol 2 2 1 2 C.C 气体成分 Na2CO3 Na2O2 Na2CO3 Na2CO3、NaOH、Na2O2 NaOH、Na2CO3 D.D 22.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试剂 酸性KMnO4溶液 品红溶液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硫化氢水溶液 B.B 现象 溶液褪色 溶液褪色 溶液褪色 溶液变浑浊 C.C 结论 SO2有氧化性 SO2有漂白性 SO2有漂白性 SO2有还原性 D.D 23.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A.两个反应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氧化性:MnO2>SO42->IO3->I2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和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B.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起到净水作用 C.当光束通过硫酸铜溶液时可看见一条光亮的通路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m
25.把a g铝铁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则此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A.70% 二、填空题
26.钠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生活中的调味品 NaCl;而钾盐却是是重要的肥料,如 KCl。那么区分这两类物质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此方法属于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
B.30%
C.52.4%
D.22.2%
﹣7
化”);具体结论是:_________ 三、推断题
27.A、B、C、D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中的水已略去)。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C为发酵粉的成分之一,D的过度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①B的俗名为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D均为单质,且A为气体,D元素的一种红棕色氧化物常用作颜料。 ①写出A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检验B的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28.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在“校园科艺节活动”中使用氢气球表演节目。经过测量,每个氢气球的体积约为1.12L(已折成标准状况)。
已知兴趣小组采用Al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氢气。
(1)若实验需要1L 2.5 mol·L-1的NaOH溶液,则要用称取NaOH固体______g。配制溶液过程中所需仪器除天平、钥匙、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若要制取60个氢气球,至少需要Al的质量为_____g,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3)该化学兴趣小组为了营造气氛,做了惊艳全场的铝热反应(如下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趣小组同学取反应后的“铁块”溶于盐酸,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血红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若要除去上述所得“铁块”中含有的氧化铝,可选择____(填试剂名称),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9.如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Cl2,并进行检验Cl2性质实验的装置。其中E瓶中放有干燥红色布条;F中为铜网,F右端出气管口附近放有脱脂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