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含解析) 下载本文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

1.生活中下列物质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食盐和白醋都可作调味剂 B. 糖类和蛋白质都可发生水解 C. 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都是含烃混合物 D. 双氧水和碘酒都可作医用消毒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食盐具有咸味,常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醋具有酸味,可作调味剂,醋具有酸性,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故A正确;

B.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如葡萄糖为单糖,不能水解,故B错误;

C.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烃,故C正确; D.碘酒、75%酒精溶液、双氧水溶液是三种常见的消毒剂,故D正确;故选B。

2.有机物X、Y、Z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 Y、Z互为同系物

B. Y中最多有4个C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 C. X、Z的二氯代物数目相同

D. 可用酸性KMnO4溶液一次区分X、Y、Z三种物质 【答案】C 【解析】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详解】A. Y中含有碳碳双键、Z中没有碳碳双键,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

B. 苯环为正六边形结构,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Y中最多有3个C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故B错误; C. X的二氯代物有3种(边上、面对角线上、体对角线上),Z的二氯代物有3种(邻位、间位、对位),故C正确;

D. 用酸性KMnO4溶液一次只能区分出Y,X、Z无法区分,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苯环为正六边形结构,对角线上的4个原子共线,但乙烯是平面结构,

键角约为120°。

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杂质,可以使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够与乙酸反应,乙醇易溶于水,故A正确;

B.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加入氯化铵溶液,氯化铵溶液水解,溶液显酸性,水解生成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促进氢氧化镁溶解,因此若看到氢氧化镁溶解,则可以验证氢氧化镁中存在溶解平衡,故B正确;

C.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看到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故C正确;

D. 浓硝酸与淀粉不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应该选用碘水检验,故D错误;故选D。 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1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0.2NA B. 46gCH3CH2OH含C-H键数目为6NA

C. 4.6gNa与含0.1 mol CH3COOH的稀醋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 2.24LCH4和0.5 molCl2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氯原子数为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L×1L=0.1mol,数目为0.1NA,故A错误;

--

B. 46gCH3CH2OH的物质的量为故B错误;

46g=1mol,CH3CH2OH的结构式为

46g/mol,含C-H键数目为5NA,

C. 4.6gNa为0.2mol,与含0.1 mol CH3COOH的稀醋酸完全反应后继续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C错误;

D.根据氯原子守恒,无论反应如何进行,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mol氯原子,个数为NA,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1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与碱是一元碱还是二元碱无关。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乙、丙、丁的0.1mol/L水溶液pH如下表,丙、丁为二元化合物。甲溶液逐滴滴入丙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乙的水溶液可除油污。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W和Q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B. Y和Z的氢化物沸点:Yr(R)>r(Z) D. Y和Q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Q>Y 【答案】A 【解析】 【分析】

0.1mol/L甲溶液pH为13,说明甲为一元强碱,则甲为NaOH;0.1mol/L丁溶液pH为1,说明丁为一元强酸,则丁为HCl;乙、丙的0.1mol/L水溶液pH分别为11、5,则乙为弱碱性溶液,丙为弱酸性溶液;甲溶液逐滴滴入丙溶液中,先 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则丙溶液中含有铝离子,可能为AlCl3;乙的水溶液可除油污,可能为Na2CO3溶液,结合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化合物甲、乙、丙、丁由这些元素组成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甲为NaOH,丁为HCl;若丙为AlCl3;乙为Na2CO3溶液,涉及6种元素,根据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化合物甲、乙、丙、丁由这些元素组成,则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O元素、W为Na元素、R为Al元素、Q为Cl元素。 A. W和Q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只含有离子键,故A正确;

B. Y为C,C的氢化物有很多种,氢化物沸点可能大于水也可能小于水,故B错误;

C. 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因此离子半径:r(Q>r(Z)>r(R),故C错误;

D. Y和Q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碳酸和次氯酸,此时酸性:Q<Y,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推断。本题的难点为乙、丙的判断,需要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易错点为D,要注意氧化物的水化物不一定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6.港珠澳大桥设计寿命120年,对桥体钢构件采用了多种防腐方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防腐原理主要是避免发生反应:2Fe+O2+2H2O===2Fe(OH)2

B. 钢构件表面喷涂环氧树脂涂层,是为了隔绝空气、水等防止形成原电池 C. 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时需外接镁、锌等作辅助阳极 D. 钢构件可采用不锈钢材料以减缓电化学腐蚀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铁为活泼的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吸氧腐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3等,故A正确;

B. 钢构件表面喷涂环氧树脂涂层,可以隔绝空气、水等防止形成原电池,防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故B正确; C. 外接镁、锌等作辅助阳极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时需外接电源,故C错误; D. 不锈钢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采用不锈钢材料做钢构件可以防止或减缓电化学腐蚀,故D正确;故选C。 7.已知:pCu=-1gc(Cu),pX=-lgc(X)。298K时,Ksp(CuCl)=a×10,Ksp(CuBr)=b×10,Ksp(CuI)=c×10

-12

+

-6

-9

。在CuCl、CuBr、CuI的饱和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98K时,在Cu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c(Cu)和c(Cl)都减小 B. 图中x代表CuI曲线,且P点c(Cu)=c(I)

C. 298K时增大M点的阴离子浓度,则y上的点向N点移动 D. 298K时CuBr(s)+I(aq) 【答案】D 【解析】

+

+

CuI(s)+Br(aq)的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为10或10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