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实践指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的形成基础。走过弯路犯过错误,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善于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抗战时期,对中国革命的认识趋于成熟,形成了系统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八、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阐述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1945年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进一步阐述。
(1)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践证明行不通,中国社会性质决定中国革命两步走。与国体适应的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体决定了人民当家作主,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
(2)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半殖半封的中国土地制度不合理,要解放农村生产力必须实行土地革命。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之意,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反对并不是因为是资本主义,而是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紧密联系,是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系较少,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对发展现代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
第 17 页 共 97 页
(3)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族的即内容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民族尊严和对立,形式是具有民族风格形式和特色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科学的即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剔除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尊重历史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大众的即民主的文化,要用革命文化教育和武装人民大众,使它成为人民大众的有力思想武器同时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创作源泉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九、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提出:党成立初期,把重心放在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并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长征到达陕北后,进一步论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1938年《战争和战略问题》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农村 ,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最终确立。 必然性:
(1)具体国情决定:一方面,半殖半封,内无民主制度受封建压迫,外无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无产阶级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革命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个农业国,农民占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主力军,开展革命必然依靠农民,要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 (2)特殊国情决定:
①中国式众多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
②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
第 18 页 共 97 页
经过民主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 ④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⑤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半殖半封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独创性的发展了马列主义;②适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内容: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三者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而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十、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总结中国革命两次失败和两次成功的经验教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必要性:①中国半殖半封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中国社会两头小中间大,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笑自己其他中间阶级,必须把农民小资及其他中间阶级团结在周围,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②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改变敌强我弱最终取得胜利③在半殖半封的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内容: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从总体上,革命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工人阶级通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统战基础);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经验:①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②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③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
第 19 页 共 97 页
略方针;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独立
(2)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的人民战争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的。
经验:①见此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②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③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3)党的建设
中国半殖半封,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额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加之党长期在农村发展处于战争环境中,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就会组织松散软弱涣散。
经验:①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关键是要以无产阶级思想客服和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②必须在任何时候到要重视党的组织建设,要贯彻民主集中制根本组织原则,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③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伟大工程”,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是共产党区别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④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4)三者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战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战,武装斗争是统战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是掌握统战和武装斗争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内容:总路线、纲领、道路、经验 理论意义:
① 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半封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的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的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
第 20 页 共 9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