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主要农作物2014~2015年“四主推”推介名录 下载本文

各市、县(市、区)农委(农林局、农业局):

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和投入品在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中的作用,根据《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主推技术、主推配方肥、主推农药推介发布工作的意见》(苏农业〔2009〕51号)中每两年发布一次的要求,经县(市、区)、市逐级推荐、省级集中评审、征求意见、会商等程序,形成了江苏省主要农作物2014~2015年“四主推”推介名录,确定主推品种89个,其中水稻29个、小麦27个、玉米11个、棉花7个、油菜15个;主推技术22项,其中水稻7项、小麦6项、玉米2项、棉花3项、油菜4项;主推配方肥324个,其中水稻113个、小麦105个、玉米27个、棉花17个、油菜40个、其它22个;主推农药品种71个,主要针对24种重大病虫害及草害、鼠害。

现将《江苏省主要农作物2014~2015年“四主推”推介名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在名录中优中选优,进一步聚焦。特别是主推品种要更加突出,每个县要突出2~3个主体品种,规模化的生产基地要统一一个品种,切实解决“多、乱、杂”的问题。要通过技术培训、媒体宣传、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大“四主推”宣传推介力度,让基层农技人员、广大农民尽快熟悉和掌握“四主推”内容,充分发挥“四主推”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附件:1.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推介名录 2.主要农作物主推技术推介名录 3.主要农作物主推配方肥推介名录 4.主要农作物主推农药推介名录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2014年3月25日

抄送: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2014年3月25日印发 附件1:

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推介名录

推广使用主推品种须注意以下两点:1、主推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请查询《江苏农业网》品种推介栏目或农业部、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相关品种审定公告。2、国家审定品种适宜种植区域仅指江苏范围。

一、水稻主推品种

序号品种类型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适宜地区 1中熟中粳徐稻5号国审稻2006059淮北地区 2武运粳21号苏审稻200705淮北地区 3泗稻12号国审稻2008029淮北地区 4华粳5号苏审稻200505淮北地区 5宁粳4号国审稻2009040淮北地区 6连粳7号苏审稻201008淮北地区 7连粳9号苏审稻201205淮北地区 8连粳6号苏审稻200905淮北地区 9华瑞稻1号苏审稻201110淮北地区 10连粳11号苏审稻201203淮北地区

11迟熟中粳淮稻13号苏审稻200907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 12扬育粳2号苏审稻201113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 13武运粳24号苏审稻201009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 14南粳9108苏审稻201306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

15镇稻14号苏审稻201112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 16南粳49苏审稻201207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

17中熟中粳(淮南迟播组)淮稻14号苏审稻201308苏中地区作迟播种植 18连粳10号苏审稻201208苏中地区作迟播种植 19武运粳27号苏审稻201209苏中地区作迟播种植

20早熟晚粳稻常农粳5号苏审稻200812沿江及苏南地区搭配种植 21扬粳4227苏审稻200912沿江及苏南地区搭配 22南粳5055苏审稻201114沿江及苏南地区 23武运23号苏审稻201014沿江及苏南地区 24镇稻11号苏审稻201015沿江及苏南地区 25常农粳7号苏审稻201211沿江及苏南地区 26中熟晚粳南粳46苏审稻200814太湖地区东南部 27杂交中籼Ⅱ优084苏审稻200103江苏中籼稻地区 28Y两优1号国审稻2008001江苏长江流域 29杂交晚粳甬优8号苏审稻200615江苏沿江及苏南

二、小麦主推品种

序号品种类型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适宜区域 1中筋徐麦30苏审麦200704淮北地区 2中筋济麦22苏引麦200801淮北地区 3中筋淮麦28国审麦2009009淮北地区 4中筋淮麦29国审麦2009010淮北地区 5中筋明麦1号苏审麦200905淮北地区 6中筋淮麦22国审麦2007005淮北地区 7中筋连麦6号苏审麦201208淮北地区 8中筋淮麦31苏审麦201103淮北地区 9中筋淮麦26苏审麦200903淮北地区 10中筋宁麦14苏审麦200601淮南麦区 11中筋扬辐麦4号苏审麦200801淮南麦区

12中筋扬麦14苏审麦2004704,2007年扩区淮南麦区 13中筋扬麦16苏审麦200407淮南麦区 14中筋镇麦9号苏审麦201001淮南麦区 15中筋扬麦20苏审麦201202淮南麦区 16中筋苏麦188国审麦2012005淮南麦区 17中筋宁麦16国审麦2009003淮南麦区 18中筋苏科麦1号苏审麦201204淮南麦区

19中筋淮麦30苏审麦201007沿淮及淮北麦区的中晚茬种植 20中筋郑麦9023苏审麦200203沿淮及淮北麦区的中晚茬种植 21强筋淮麦20苏审麦200201淮北地区 22强筋徐麦99苏审麦200805淮北地区 23强筋烟农19苏审麦200102淮北地区

24强筋镇麦168苏审麦200701、国审麦2007004淮南麦区 25淮南弱筋宁麦13苏审麦200503、国审麦2006004淮南麦区

26淮南弱筋扬麦13苏引麦200501淮南麦区 27淮南弱筋扬麦15苏审麦200502淮南麦区

三、玉米主推品种

序号品种类型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适宜区域

1普通玉米郑单958国审玉2000009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 2苏玉29国审玉2010016适宜江苏南部春播种植

3苏玉20苏审玉200401适宜江苏春夏播地区作普通玉米种植 4蠡玉16苏审玉200902适宜江苏夏播地区种植 5苏玉23苏审玉200702适合江苏省夏播地区种植

序号品种类型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适宜区域

6普通玉米苏玉30国审玉2011022江苏中南部春播种植。茎腐病、矮花叶病高发区慎用 7江玉501苏审玉200903适宜江苏夏播地区种植 8苏玉33苏审玉201202适合江苏省夏播地区种植 9糯玉米苏科花糯2008苏审玉2008028江苏南部 10苏科糯3号苏审玉201006适宜江苏各地种植 11甜玉米晶甜5号苏审玉201007适宜江苏各地种植

四、棉花主推品种

序号品种类型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适宜地区

1杂交棉科棉6号苏引棉200801全省枯、黄萎病发病较轻的地区,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2铜杂411国审棉2009019淮河以南棉区,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3泗阳698苏审棉201102全省枯萎病轻病区、非黄萎病区,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4徐杂3号苏审棉200705全省枯、黄萎病轻病区,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5中棉所63国审棉2007017淮河以南(盐城除外)棉区,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6常规棉苏棉26苏审棉200805全省枯、黄萎病发病较轻的地区。

7徐棉21号苏审棉201001全省枯萎病轻病区、非黄萎病区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五、油菜主推品种

序号品种类型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适宜区域 1杂交油菜秦优10号国审油2006003本省油菜区 2秦优7号国审油2004014本省油菜 3秦优11号苏审油200801本省油菜区 4淮杂油5号苏审油200704本省油菜区

5沣油737国审油2009018本省淮河以南油菜区 6荣华油6号苏审油201104本省油菜区 7盐油杂3号苏审油201203本省油菜区 8常规油菜苏油4号苏审油200705本省油菜区 9淮油18号苏审油201001本省油菜区 10宁油14号国审油2004024淮河以南油菜区 11宁油16号苏审油200404本省油菜区 12镇油5号苏审油200804本省油菜区 13史力佳苏审油200604本省油菜区 14扬油9号国审油20011027淮河以南油菜区 15沪油17国审油2006006淮河以南油菜区 附件2:

主要农作物主推技术推介名录

主推技术共22项。其中水稻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精确抛(摆)秧技术、水稻肥床旱育壮秧高产栽培技术、麦秸机械还田轻简稻作技术、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清洁安全生产技术等7项。小麦有小麦机械匀(条)播高产栽培技术、小麦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秸秆还田小麦全苗壮苗技术、稻田套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晚播小麦独秆栽培技术、稻麦精确管理技术等6项。玉米有玉米免耕机播增密高产栽培技术、鲜食玉米高效安全栽培技术等2项。棉花有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技术、棉田高效安全种植技术、高品质棉高产保优栽培技术等3项。油菜有移栽油菜秋发冬壮高产栽培技术、油菜(机)直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油菜一穴双株扩行稳密栽培技术、稻茬油菜免耕摆栽高产栽培技术等4项。 一、水稻主推技术

(一)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1、技术概述:在高产群体动态诊断定量与肥水精确管理定量获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通过水稻生长发育诊断指标、高产群体形成指标、适龄壮秧培育、合理基本苗、肥水管理等关键技术精确定量,使水稻生育全过程各项调控技术指标精确化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在生产中,用适宜的最少作业次数、在最适宜的生育时期实施适宜的最小投入数量,对水稻生长发育进行有序的精准调控,使水稻栽培管理“生育依模式,诊断看指标,调控按规范,措施能定量”,利于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协调的综合目标。

2、适宜区域:全省各稻区。 3、技术要点

(1)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高产优质形成的生育量化指标及其诊断技术。根据水稻出叶和各部器官生长之间的同步、同伸规则,以叶龄模式对水稻品种各部器官(根、叶、蘖、茎、穗)的建成和产量因素形成在时间上作精确定量诊断。重点是在掌握水稻品种主茎总叶片数(N)、伸长节间数(n)基础上,明确与应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拔节叶龄期(N-n+3)、穗分化叶龄期(叶龄余数3.5~0)等生育关键时期共性生育指标与精确定量诊断方法,使众多的品种归类,实现栽培技术模式化、规范化。

(2)标准壮秧定量化培育技术。根据不同地区种植制度与栽培方式,选择最适宜的育秧方式,培育苗矮壮墩实、生长整齐、叶色翠绿、无病斑、叶身直立、茎基部扁平、根系发达粗白的适龄壮秧,其共性核心量化诊断指标是秧苗器官生长基本符合同伸同步规则。

(3)基本苗精确定量技术。以凌启鸿等建立的水稻群体基本苗公式:X(亩合理基本苗)=Y(每亩适宜穗数)/ES(单株可靠成穗数),进行群体基本苗精确计算。式中ES由移栽时带蘖成活数与有效分蘖临界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