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CO概念及主要流程 下载本文

两种评估方法在最终金额上无变化。

应收应付重分类: 需要重分类的情况:

1、因为应付账款期末可能会出现借方余额,为保证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需要对其进行调整。 2、有一些国家要求根据账龄进行分类调整。

3、当一个供应商的统驭账户变更时,同样需要进行重分类调整。

在每月月未,需要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进行重分类业务处理。可使应收贷方余额调整到预收账款上,使应付借方余额调整到预付账款上。

原因: 记账时出错( 如:将供应商账记入应收付款中, 多收,多付,统驭科目记错)

应付账款有笔帐5年未付 记帐值和真实值有差距时 1.6 资产-Asset 1.6.1 资产主数据

资产主数据分三层:一般数据层,折旧范围层和资产价值层。

一般数据层General data :维护的是资产的描述,科目定位码(资产类别),序列号,存货号,库存注记,资本化日期,以及资产所属的成本中心和业务范围。

折旧范围层Depreciation area:维护的是折旧范围,折旧码,使用年限,普通折旧开始日期等信息。 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每个公司代码至少有一个Depreciation Area。DepreciationArea为2位数字,主数据存放在表T093中.

折旧范围代表某种特殊目的的资产评估(例如,帐面折旧、税收折旧、集团公司折旧、净资产评估、成本会计折旧、等等)。

资产价值层Asset value:维护的是资产的原值,折旧值,净值等一系列和折旧摊销相关的数据。

1.6.2 资产类别-Asset Class

资产类别(asset class)是按不同规则对资产进行划分的类别。 创建一个asset class时,按资产类型、编号分配等来维护。

? 资产类别的作用:

1. 确定资产的编号范围和资产种类 2. 资产相关科目确定

资产的科目分配记录了该资产的科目确定,科目确定决定资产的购置、报废、折旧业务自动记帐所更新的总帐科目,即科目确定和资产类别(asset class)一一对应。 例如:获取科目,折旧科目,报废科目,增值、减值科目 3. 屏幕设置规则和基本单位。 4. 决定折旧的规则。

1.6.3 折旧表(chart of depreciation)

是固定资产模块中根据客户需求设定的折旧范围的集合。

在折旧表中定义了折旧范围、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等各项与折旧相关的元素。 可以将一个折旧表分配给一个或多个公司

1.6.4 折旧码(Depreciation key)

是广义上的折旧方法。规定了折旧的方法、残值率、开始日期等折旧要素。

Depreciation key 在chart of depreciation 中维护。一个折旧表中可设立多个折旧码。

1.6.5 折旧表、折旧范围、资产类别、资产、cc间关系

一个资产可以对应多个折旧范围(不同国家??) 一个折旧范围可对应多个资产。

一个company code 对应多个折旧范围,有且只能有一个折旧表 待补充

asset class 和折旧表、折旧范围呢?? 折旧表和asset class一对一

2 CO-Controlling

2.1 CO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是SAP 中和财务会计并列的大模块。那管理会计管理的是企业的内部会计需求。 成本流描述了企业内部的价值流,像是流淌在企业内部的河流。而成本对象则像是湖泊。 SAP 系统使得成本对象和成本流变得透明,从而使管理者可以更加客观和科学地 <1> 控制成本。 <2> 考评绩效。 <3> 分析市场 和<4>支持决策。

2.2 组织结构

2.2.1 控制范围controlling area

? 基本概念

1.管理会计结构的组织单位

2.分析支出和收益情况(成本中心,内部订单等内部控制对象) 3.一个ca可包含多个cc,但一个cc只能分配给一个ca 4.一个ca下的不同cc可使用不同货币

4. 但要求一个ca下的不同cc只能使用一个相同的会计科目表(coa:chart of account)及相同的会

计年度 2.3 主数据

2.3.1 成本要素Cost element

描述管理会计中成本流的性质。 成本要素分两大类。

一.初级成本要素,它们实质上就是财务会计中的损益类科目。

二.次级成本要素,它们可以用来描述管理会计内部各成本对象间成本流转时的成本性质。

2.3.2 成本对象Cost Object

? 已经接触过的成本对象,老师常说的“容器” 成本中心: 相当于一个\部门\

内部订单: 例如一次活动,一次旅游等活动 项目: 例如wbs,network,activity 销售订单

生产订单

2.3.3 作业类型Activity Type

描述了一个成本中心对于其他成本中心或成本对象提供的工作和服务,

这种工作和服务是该成本中心的产出,在耗用了企业的各项资源后,成本中心通过提供作业实现价值的转移

2.3.4 统计指标

见下

2.4 成本结转方式

1.按统计指标分摊成本

统计指标被用于刻画成本中心或其他成本对象的某些特性,例如各成本中心的职员人数,办公室面积等等。

统计指标主要应用于: 1.作为成本内部分摊的标准。2.计算企业各责任中心的关键考核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统计指标的值可以在SAP 系统中手工输入和批输入,也可以从SAP物流信息系统(LIS)中通过集成取得。

2.作业认定和差异分析方法

作业描述了一个成本中心对于其他成本中心或成本对象提供的工作和服务,

这种工作和服务是该成本中心的产出,在耗用了企业的各项资源后,成本中心通过提供作业实现了其存 在的意义,也将价值转移到了企业价值链的下一环。

2.5 成本中心业务 2.5.1 分配

分配和分摊极为类似。分配的不同是它只处理初级成本要素,而且分配后的成本流仍然保持原成本要素。

2.5.2 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