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机械功和机械能》集体备课教案 下载本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教师活动 1.鉴于能量和功的概念有密切 学生活动 如何改变普通班学生学习意识问题,要花时间进行探讨,这可能是目前教学中遇到的十分棘手的问设计意图 问,引入新的联系,所以通过\怎样才算做了功\ 课 的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力的作 用成效、功的两要素。 2.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 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 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让学生分析碰 撞过程中,做没做功?利用学生分析 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 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 就说它具有能量。(板书章节课题), 进一步分析,有上边实验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具有做功的本领不一定是物体正在做功,例如,静止在高山上的石块)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二、新课教越大。 学 题。 (一)能量1、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教师讲述) 说它具有能量。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能量的单位:焦(J ) (二)动能 <1>提出问题:刚才的实验中钢球撞 击木块能够做功,但若将钢球停靠在木块一侧(边讲边演示),这时的钢球并不能推动木块做功。对比前后两个实验,思考一下,钢球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具有的能量?怎样才能使木块被推的更远呢? <2>学生分析得到动能是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影响动能的因素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怎样才能使木块被推的更远呢?)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如下图) A、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会有什么 (三)重力势能 不同现象? B、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样高度滚下,会有什么不同现象? <3>结论:(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动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就越多。 <1>提出问题:静止在高山上的石块它由于什么原因具有能量?如何使举高的铅球落到沙坑,砸出的坑更深? <2>学生分析得到重力势能是由于hh2 h 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如何使举高的铅球落到沙坑,砸出的坑更深?)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如下图) A、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下落,会发生什么不同现象? (四) 弹性势能 B、不同一小球从相同高度下落,会发生什么不同现象? <3>总结:(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2) 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1>提出问题:拉长的橡皮筋能将纸弹弹出,(演示)它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具有的能量?怎样才能使纸弹弹的更远? <2>学生分析得到弹性势能的定义(给学生讲一下弹性形变)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怎样才能使纸弹弹的更远?)寻找方法。为加深印象可补充一个实验将两个性质相同弹簧,压缩到不同的长度。先后将拉紧弹簧的绳烧断,两次砝码被弹起的高度不同。弹簧压得越紧,放松时它做的功越多,表示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3>总结:(1)弹性势能: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