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维设计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九) 追根知反应(2) -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 下载本文

第 1 页 共 10 页

跟踪检测(九) 追根知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

1.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①Tl3+2Ag===Tl+2Ag,

②Ag+Fe2===Ag+Fe3,③Fe+2Fe3===3Fe2。 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 A.Tl3>Fe3>Ag C.Tl>Ag>Fe2

B.Fe3>Ag>Tl3 D.Tl3>Ag>Fe3

+++

解析:选D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2.下列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B.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NaBr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Cl、Br C.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

D.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Al3、Al(OH)3 解析:选D 还原性:I->Fe2+>Br-,I-、Fe2+、Br-的物质的量相等,通入氯气时,被氧化的先后顺序依次为I-、Fe2+、Br-,A错误;溴化银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银,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NaBr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首先生成溴化银沉淀,B错误;氧化性:Fe3+>Cu2+,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首先发生Fe3+与铁的反应,C错误;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首先发生 H+的中和反应,然后OH-与Al3+反应生成Al(OH)3沉淀,最后Al(OH)3溶解生成NaAlO2,D正确。

3.已知:

①向KMnO4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第 2 页 共 10 页

解析:选A ①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说明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于氯气,②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三价铁离子,③说明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项正确;三个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根据氧化性强弱顺序,氯气能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C项错误;实验②证明亚铁离子有还原性,不能证明其有氧化性,D项错误。

4.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含有Fe2、Cl和I,要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

A.Cl2 C.FeCl3

B.KMnO4 D.HCl

解析:选C 由①知氧化性:Fe3+>I2,还原性:I->Fe2+;由②知氧化性:Cl2>

2+;由此推-Fe3+,还原性:Fe2+>Cl-;由③知氧化性:MnO-4>Cl2,还原性:Cl>Mn3+2+2+。--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MnO-4>Cl2>Fe>I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Cl>Mn

所以KMnO4可氧化Cl-、Fe2+及I-,Cl2可氧化Fe2+及I-,FeCl3只能氧化I-。

5.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A.反应①中,当只有少量Cl2时,发生反应 Cl2+2Fe2===2Fe3+2Cl

B.氧化性强弱比较:KClO3>Fe3>Cl2>Br2 C.②中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e

D.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3H2O2+6H===2Mn2+4O2↑+6H2O 解析:选A 还原性:Fe2+>Br-,当只有少量Cl2时,氯气优先氧化Fe2+,A正确;由表中信息可知,氧化性:KClO3>Cl2>Br2>Fe3+,B错误;浓盐酸与氯酸钾的反应中,KCl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生成3 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是5NA,C错误;③

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2Mn+5O2↑+8H2O,D错误。

氧化剂 Cl2 KClO3 KMnO4 还原剂 FeBr2 浓盐酸 H2O2 其他反应物 / / H2SO4 氧化产物 Fe3、Br2 Cl2 O2 +还原产物 Mn2 +6.ClO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

第 3 页 共 10 页

得: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据此,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KClO3发生还原反应 B.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C.H2C2O4的氧化性强于ClO2的氧化性

D.每生成1 mol ClO2,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

解析:选C A项,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KClO3发生还原反应;B项,H2C2O4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C项,H2C2O4为还原剂,ClO2为还原产物,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可知H2C2O4的还原性强于ClO2的还原性;D项,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生成的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所以每生成1 mol ClO2,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约为6.02×1023。

7.已知:①I(样品)――→IO3――――――――――→―――――――→I2;②I2――→I。则下 然后调节pH=7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转化说明还原性:I>Na2S2O3>Br B.每生成1 mol IO3,同时反应2.5 mol Br2

C.生成I2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5 D.有氧化产物Br生成

--解析:选C 由①I-(样品)――→IO-―→I-可得还原3可得还原性I>Br,再由②I2―

--

过量Br2

盐酸酸化KI煮沸除Br2

Na2S2O3

过量Br2

Na2S2O3

性Na2S2O3>I-,则I-、Br-、Na2S2O3三者之间的还原性大小顺序为Na2S2O3>I->Br-,A错误;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生成1 mol IO-3, 1 mol×[5-(-1)]=n(Br2)×2即n(Br2)=3

-+mol,B错误;生成I2的反应为IO-3+5I+6H===3I2+3H2O,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

量之比为1∶5,C正确;Br-是还原产物,D错误。

8.(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在处理废水时某反应体系中有6种粒子:N2、HCO3、ClO、CNO、H2O、Cl,在反应过程中部分离子浓度与反应进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述反应体系中,CNO是氧化剂 B.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在标准状况下,产生4.48 L N2时转移0.8 mol电子 D.上述反应中,只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第 4 页 共 10 页

-解析:选D 依题意,ClO-是反应物,HCO-3是产物。所以,离子反应为2CNO+ -3ClO-+H2O===N2↑+3Cl-+2HCO-3。在该反应中,CNO是还原剂,A项错误;还原产

物是Cl-,氧化产物是N2,B项错误;CNO-中氮元素为-3价,碳元素为+4价,在反应4.48 L

过程中碳元素、氧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生成1 mol N2转移6 mol电子,n(N2)=

22.4 L·mol-1=0.2 mol,故生成0.2 mol N2时转移1.2 mol电子,C项错误;上述反应中,氯元素、氮元素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项正确。

9.向Fe(NO3)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依次发生两个反应:①2Fe3+SO23+H2O===2Fe2+SO24+2H;

②3Fe2+NO3+4H===3Fe3+2H2O+N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3发生了还原反应

B.由反应顺序知氧化性:Fe3>HNO3 C.NO是氧化产物

D.向KNO3与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后也会发生①、②两个反应

2-中S元素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6价,发生了氧化反应,A错误;解析:选D SO3

-+

由反应②可知氧化性:Fe3+<HNO3,B错误;硝酸是氧化剂,NO是还原产物,C错误;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向KNO3与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后也会发生①、②两个反应,D正确。

10.(2019·濮阳一中二检)向FeBr2、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d代表溶液中Br变化情况 B.原溶液中FeI2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原溶液中n(Fe2)∶n(Br)=2∶3

D.当通入2 mol Cl2时,溶液中离子反应为2I+2Fe2+2Cl2===I2+2Fe3+4Cl 解析:选B 因还原性:I->Fe2+>Br-,故通入氯气时,被氯气氧化的顺序依次是I

-、Fe2+、Br-。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d

--

代表Br-变化情况,A正确;a代

表的是I-的变化情况,n(I-)=2 mol,则n(FeI2)=1 mol,B错误;b代表Fe2+变化情况, n(Fe2+)=4 mol,d代表Br-变化情况,n(Br-)=6 mol,两者物质的量比值为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