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气候、地形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角度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影响。 (3)影响公路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从地形、河流、气候等角度分析;公路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加强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等角度。 (4)影响农产品加工的因素从原料、劳动力、政策、交通和市场等角度分析。
【详解】(1)材料信息显示“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大别山南坡山花烂漫,说明此时已经进入春季,由于北坡为阴坡,且纬度较高,故出现“山之北白雪皑皑”。 (2)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信息可知,灌区所在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大,该区水利工程可以起到汛期蓄水、排水,枯水期引水、提水的作用,保障了农业生产用水并减少旱涝灾害。因此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3)据图可知,甲高速公路经过山地,并穿越了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难度大,成本高;该高速公路建成后,可以扩大大别山区对外联系,缩短客货运输距离,节约运输时间,将大别山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有利于山区经济发展。 (4)根据材料“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可知,大别山区有国家政策和技术大力扶持;大别山区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产品加工业接近原料地;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农产品需求量大;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京津冀地区承载着全国8%的人口和11%的经济总量,水资源却不到全国的1%,水资源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发展的瓶颈。2018年7月河北省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
材料二 下图为“2016年京津冀地区相关指标构成分布示意图”,下表为“2015-2016年北京市耗水变化及产业产值变化统计表”。
耗水 北京市 消费量 (亿m3) 合计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活消费 输水损失
(1)简述水资源已成为京津冀发展瓶颈的社会经济原因。 (2)比较京、津、冀三地水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8.8 6 4 16.8 8.7 3.3 增长 (%) 1.6 -6.3 -1.7 3.8 3.7 5 产值 产值 (亿元) 25 669 129.8 4 944.4 20 594.9 - - 增长 (%) 7.7 -7.5 6.1 9.1 - - (3)2015—2016年北京耗水量及其变化的主要特点有 、 、 ,第二产业耗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
(4)为保证“一泓清水送京津”,山地面积较大河北承德正在实施“产业兴水”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水兴业,以业养水”。试简述其具体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工农业经济发达,生产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2)河北水资源总量明显多于北京、天津;河北人均水资源量多于北京、天津;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高于河北。
(3)第三产业耗水量最大;第一、二产业耗水量减少,第三产业和生活消费及输水损失耗水量增大;总耗水量增大 工业结构的调整;节水工艺的不断进步
(4)积极发展林果业,走农林牧综合治理之路;推进水利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兴建水电站);发展涉水生态旅游业。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有:水资源对京津冀发展的意义,京津冀水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主要从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大;污染、浪费严重或利用率低等方面分析。京、津、冀三地水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2015~2016年北京耗水量及其变化的主要特点读图表总结即可。
【详解】(1)京津冀地区承载着全国8%的人口和11%的经济总量,水资源却不到全国的1%,从社会经济因素考虑,主要是京津冀地区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工农业经济发达,生产用水量大。生产技术水平低,水污染、浪费严重。
(2)根据材料二图例,河北水资源总量明显多于北京、天津地区,河北人均水资源量多于北京、天津。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即图中的人均GDP值高于河北。
(3)根据表格内容,2015~2016年北京耗水量及其变化的主要特点有:第三产业耗水量最大,第一或产业耗水量减少,第三产业或生活消费及输水损失耗水量增大,总耗水量增大。第二产业耗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工业结构的调整或耗水企业减少或向外搬迁,科技水平提高,节水工艺不断进步等。
(4)河北承德正在实施“产业兴水”的发展战略,“以水兴业,以业养水”,措施包括积极发展林果业,兴建水电站,推进水利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以水兴业,发展涉水生态旅游业,污染少,以业养水。
30.【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红海是位于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是世界重要的航运通道。红海清澈碧蓝的海水下面,生长着五颜六色的珊瑚和稀有的海洋生物。
材料二 下图为红海、阿拉伯海海域等深线图。
(1)判断甲处的海底地形是 ,简述红海海底地形的形成过程。 (2)红海珊瑚生长的有利条件有 、 、 。 (3)红海成为世界著名航运通道的有利条件有 、 。
(4)红海航线油轮出现石油泄漏,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有 、 、 。 【答案】(1)洋盆 板块张裂(或海底扩张),(岩浆沿裂隙不断上涌形成位于洋盆中的海岭)。 (2)位于热带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水深较浅;海水清洁。
(3)地理位置优越(联系亚洲和欧洲的海上捷径/沟通印度洋与大西洋);风浪小,航道条件好。
(4)油膜覆盖,海气间水分交换减弱;海洋向大气输送的水汽少;上升气流减弱,大气降水减少;油膜覆盖,海气间交换也减弱。 【解析】 【分析】
(1)主要考查海底地形的类型和红海海底地形的形成过程。红海海底地形的形成过程是板块张裂(或海底扩张),岩浆沿裂隙不断上涌,形成位于洋盆中的海岭。
(2)主要考查珊瑚生长的有利条件。珊瑚多分布在温度高于20℃的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栖息于水深100-200米的平静而清澈的岩礁、平台、斜坡和崖面、凹缝中。 (3)主要考查红海成为世界著名航运通道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和航道条件来分析。 (4)主要考查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石油泄漏后,浮在海水上面,使大气和海洋之间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