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而富导学案 下载本文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主备人:韩 晶 班级 组别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熟悉《论语》相关语句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了解孔子眼中“义”的内涵 二.重点难点

1.了解孔子关于“义”的言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对比理解“仁”和“义”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三.学习方法

在孔子那里,“义”是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道德原则。学习本课,既要透彻了解孔夫子思想的本质,又要联系实际,展开讨论,古为今用,让孔子的思想与新时代碰撞,产生指导我们前行的火光。

预 习 案

请同学们参考课文注释,自主完成下列习题。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曲肱( ) 恶乎( ) 臧武仲( ) 適( ) 徙( ) ...2、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

①富而可求也。 ②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饭疏食饮水 .

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③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④子路问成人。 ...

⑤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⑥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⑦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

探 究 案

1、你认为第3则表达了孔子的一种什么样的高尚情怀?

2、浮云可以使人联想起许多比喻义,有人说,浮云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孔子以此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也具有虚无、难以捉摸的特点。对此,你是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的?

3、从与一般人(“小人”)的对比方面,简述孔子的“义”“利”观。

4、 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

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训 练 案

主备人:韩 晶 班级 组别 姓名 夯实双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疏(shū)食 曲肱(ɡōnɡ) 枕(zhěn)之 ...B.所恶(wù) 恶(wù)乎 颠沛(pèi) ...C.臧(zānɡ)武仲 公绰(chuò) 卞(biàn)庄子 ...D.貌思恭(ɡònɡ) 无適(dí) 谄(chǎn)也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富而(如果)可求 从(顺从,依从)吾所好 时(在适当的时候)然后言 ...B.不处(接受) 所恶(厌恶) 终(完)食 ...C.无適(专主) 无莫(不要) 义与之比(并列) ...

D.尚(尊崇)勇 不能徙(迁移) 是(判断动词,和现代汉语的“是”同义)吾忧也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厌其言 学而不厌 B.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暴秦之欲无厌 ....C.文之以礼乐 小人之过也必文D.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下列成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危授命: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 B.任重道远: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

C.欲速则不达:想要快速地赶到目的地,反而到达不了目的地。

D.割鸡焉用牛刀:杀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 5.下列句子中的“信”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低眉信手续续弹。 D.一人得道,仙及鸡犬,信夫! 6.下列句子中的“然”字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其然?岂其然乎?

A.曰:“是鲁孔丘与?”对曰:“然”。 B.夫子怃然曰。

C.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7.下列句子中的“恶”字读音和意义都相同的两项是( )

A.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B.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C.廉君宣恶言。 D.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真实、不虚) .B.夫子时然后言 (按时) .C.岂其然乎 (正确) .D.人不厌其言 (满足) .

9.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君子之于天下也 ②于我如浮云 ③人不厌其取 ④乐亦在其中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翻译下列句子

1、【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3、【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答案 预习案

① 而,通“如”,如果② “要”通“约”,贫困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 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② 处:安居,此处可理解为“接受”

③ 比:并列,紧靠 ④成人:完美无缺的人 ⑤虽,即使 ⑥ 信,真实的 ⑦恶,疑问代词,哪里,何

探究案

1、.安贫乐道孔子认为只要符合义,贫寒、简单的生活,乐在其中;而违背道义的宝贵,如浮云一样,毫无价值。

2、.聚散无常,喻不义得来的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短暂;云在天上,高不可及,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而求之;浮云轻飘淡然,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

3.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参照课本第31页倒数第二段。 4.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之事,获得利益。

训练案

1【答案】 C(A枕:zhèn,B恶乎:wū,D恭:ɡōnɡ) 2【答案】 D(“是”是代词“这”,此句为“这(是)我的忧虑啊”)

3【答案】 D(A厌:①讨厌,②满足;B欲:①想要,②欲望;C文:①修饰,②掩饰;D虽:即使)

4【答案】 C(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5【答案】 AD(AD都是“真实”的意思,B信用,C随意) 6【答案】 D(例句和D都是“这样”的意思)

7【答案】 BD(BD是疑问代词,哪里,怎么,都读wū;A读wù,厌恶;C读è,坏) 8【答案】 A(B项,时,在适当的时候;C项,然,这样;D项,厌,讨厌、厌恶。)

9【答案】 A(①②中的“于”,介词,对于。③中的“其”,代词,他。④中的“其”,代词,这。) 10【答案】 A(A项省略句,省略“之”,这事。B、C、D三项为一般句式。)

1、

【译文】子路说:“君子提倡勇敢吗?”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上,君子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颠覆国家,小人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成为强盗。” 2

【译文】孔子说:“祭奠别人的先人,是谄媚;遇到符合道义的事不敢做,是懦夫。” 3、【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事情要考虑:看要考虑是否看清楚了、听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表情要考虑是否谦恭、言谈时要考虑是否忠诚、工作时要考虑是否敬业、疑问时要考虑请教、愤怒时要考虑后患、见到好处时要考虑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