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汽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毕业论文设计 下载本文

的生活。车主和准车主们在为价格精打细算、为外形精挑细选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很重要的问题——车内污染

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包括汽车使用的塑料和橡胶部件、织物、油漆涂料、保温材料、粘合剂等材料中含有的有机溶剂、助剂、添加剂等挥发性成分,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释放到车内环境,造成车内空气污染。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甲醛、碳氢化合物、卤代烃等,车内材料释放的物质还是车内难闻异味的主要来源。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时,我国汽车平均塑料用量只有14~28公斤辆,而同期发达国家为100~130公斤辆,此后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以及为满足降低车重的要求,汽车塑料用量不断增加。目前塑料用量已接近80公斤辆,粘合剂的用量也达到5~27公斤辆.如果处理不当,越是豪华的车越容易产生污染,其内部装饰选用的真皮、桃木、电镀、金属、油漆、工程塑料等都可能会辐射出有害物质。国外有研究测试发现,新车出厂后,车内有害气体浓度很高,挥发时间可持续6个月以上。所以,国外会将新出厂的汽车通风几个月后再进行出厂,而这些行为都是汽车厂家自觉所做。而在中国,一些车还没有出厂,就已经被订购了;汽车一下线,就立马到了消费者手中,这是中国很特殊的一个现象。还有一个特殊现象是,中国人愿意对车内进行装饰,换皮革内饰、贴膜地胶、摆放毛绒玩具。这些都会导致车内污染过高。中国的汽车装饰厂有成千上万,而国外只有百十来家。生产厂家多了,生产出的东西就参差不齐,容易出毛病的也就多了。虽然汽内污染问题已经呼吁了很久,但是路上跑的车中,80%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那么如何减轻车内污染呢?新车内空气污染是唯一不由车主所控制的污染源,采用正确的方式将让那些存在的“毒气”离你更远。

污染源一:车辆在生产时,内饰件要使用大量的塑料制品和黏合剂,这些都是产生车内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例如可以引起白血病的“苯”,就来自于黏合用胶、人造革、漆面和皮革等,甲醛则主要来源于坐椅套、车门衬板等针织品。

污染源二:发动机长时间运转之后,不但其产生的热量会增加车内污染物的挥发,而且它本身产生的胺、烟碱等物质也会对乘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污染源三:很多消费者买车之后喜欢在车内摆放一些毛绒玩具、靠垫等装饰物,但如果这些饰物是劣质商品就会增加车内“甲醛”的释放源。一般来讲,车内装饰越多,产生车内空气污染的可能越大。另外,一些人喜欢在车里喷洒香水,很多香水是化学合成物,其本身就含有害物质,这样只会加重污染。

车主在购买爱车后,不要随意对车内进行装饰,不要为了得到经销商提出的送装饰的优惠,就把劣质内饰等污染源引进车内。如果非要在车内摆设一些东西,要注意选择使用无污染或有害物质含量低的装饰品,以有效避免污染发生。

上述前两类污染源目前还难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与汽车工艺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而第三种来源属于车主使用时所产生的“二次污染”,只要车主在平时的使用当中加以注意就可以避免。

2.2 车内污染的危害

长期在车内接触这些超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有害气体,将会导致人体患病。甲醛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气体,对人体的伤害首先表现在嗅觉方面,且有刺激症状出现(流泪、鼻塞、呼吸道炎症,如鼻炎、咽炎、喉炎、气管炎等)。甲醛对免疫功能也有影响,可导致机体内IgG和T淋巴细胞减少。另外,甲醛还会导致机体过敏,对人体记忆力和遗传基因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是一种略带芳香味的有机溶剂,挥发性强。在日常生活中,苯用作装饰材料中的黏合剂、空气清新

剂和杀虫剂的溶剂。苯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液态苯能引起肺水肿和出血,苯可以造成皮肤脱脂,引起红斑、起疱干燥和鳞状皮炎。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低下,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专家还指出,车内的二氧化碳、氨以及细菌等污染物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人体呼吸可造成车内二氧化碳浓度的累计,若驾驶员在二氧化碳浓度超标的环境中驾驶车辆,会导致驾驶员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增大了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2.3 如何减轻车内污染

1.买来的新车通常会有一些塑料质地的包装,是厂家防止破损而进行的保护,许多车主认为这些原始包装可以延缓车辆“衰老”,因此不愿将其去除。专家称,这样会使原本可以挥发的污染闷在车内“发酵”,让污染久留车内;另外,私车的增长速度使其下了生产线就直接开进居民家,即便按照严格环保要求进行装备的汽车也会因为挥发不全在短时间内存有污染,新买的汽车最好能停置一段时间,开窗透气,挥发污染物。

2.车内的“高贵”装潢为大多数客户所追寻,但一个重要问题不容忽视:装潢过程中无疑要使用化学制品,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南大室内环境分析中心两年来所做的10多件关于汽车空气质量的检测,无一例外都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甲醛超标问题,该中心的王迎喜副教授说,客户追求的柔软有拉力的座椅、光亮的色彩、舒适的手感,都是通过填充物、柔软剂、胶粘物等材料得以满足的,而它们正是污染易于藏身之所。

2.4 汽车空调的结构与功能 一.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

其实汽车空调和我们熟悉的家用空调制冷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

R12或是R134a压缩释放的瞬间体积急剧膨胀就要吸收大量热能的原理制冷。(由于R12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出于环保的要求发达国家从1996年开始改用R134a做制冷剂)汽车空调的构造和家用的分体空调类似,它的压缩机往往是安装在发动机上,并用皮带驱动(也有直接驱动的),冷凝器安装在汽车散热器的前方,而蒸发器在车里面,工作时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气态致冷剂流经压缩机变成高压高温气体,经过冷凝器散热管降温冷却变成高压低温的液体,再经过贮液干燥器除湿与缓冲,然后以较稳定的压力和流量流向膨胀阀,经节流和降压最后流向蒸发器。致冷剂一遇低压环境即蒸发,吸收大量热能。车厢内的空气不断流经蒸发器,车厢内温度也就因此降低。液态致冷剂流经蒸发器后再次变成低压气体,又重新被吸入压缩机进行下一次的循环工作。在整个系统中,膨胀阀是控制致冷剂进入蒸发器的机关,致冷剂进入蒸发器太多就不易蒸发而太少冷气又会不够,因此膨胀阀是调节中枢。而压缩机是系统的心脏,系统循环的动力源泉。 尽管汽车空调的空调系统的原理与其它空调系统是相同的,但汽车空调是移动式车载的空调装置,它与固定式空调系统相比,动转条件更恶劣,随汽车行驶的颤振,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比固定式更容易泄漏,空调系统的维修与保养也比固定式频繁,空调装置中风路系统在吸入新风时常常会将尘土吸入,堵塞过滤网及蒸发器,在清洗过程中又往往会把制冷剂泄放到大气中去。造成臭氧层消耗,破坏了环境。 二.汽车空调的组成

汽车空调一般主要由压缩机(compressor)、电控离合器、冷凝器(condenser)、蒸发器(evaporator)、膨胀阀(expansion valve)、贮液干燥器(receiver drier)、管道( solenoid)、怠速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汽车空调分高压管路和低压管路。高压侧包括压缩机输出侧、高压管路、冷凝器、贮液干燥器和液体管路;低压侧包括蒸发器、积累器、回气管路、压缩机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