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研究 下载本文

第4章 对于我国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一些建议

4.9.3 利用E-mail进行咨询

由于个体差异,用户在使用学科信息门户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会是五花八门的,对用户的培训内容无疑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设立咨询电子邮箱接收用户的提问并与其交流将是必不可少的用户培训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对用户的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解决用户实际操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了解决回答时间上的延误,还可以考虑在网上开设学科馆员咨询的方式,使读者能够与相关图书馆专业人员实时交流。

- 37 -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 语

在这个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播技术已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只要硬件设备具备,人们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全球网上的交流和浏览。人类越来越依赖从互联网获得自己所需信息。但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虽然数量庞大,但条理不清,鱼目混杂。人们迫切需要将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有序的排列,以便进行简便快捷的查找。现有的整序工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虚化网络资源,但这些工具未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随着用户信息需求的日益增深,学科信息门户这一新型信息组织方式的出现有效的弥补了其他一些组织工具的不足,其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便捷的检索与浏览入口以及个性化的用户服务,都是其他信息组织方式无可比拟的。

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的学科信息门户的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在我国学科信息门户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数量少、规模小、所链接的资源少等问题亟待解决。但学科信息门户的出现顺应了网络信息组织发展的趋势,符合我国学科用户的需求特点,并且已建成的一批门户受到了用户的普遍好评。因此,在新的网络环境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学科信息门户在全面性、高效性、专业性、准确性等各方面将会不断的提高,从而最终成为用户获取网络学科资源的重要途径。

- 38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 The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Gateway:http://www.sosig.ac.uk/,2005.10.9

[2] Centre for Digital Library Research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Bulletin Board for Libraries,Libraries of

Networked Knowledge:http://bubl.ac.uk/,2005.10.20

[3] The Library Services and Technology Act and so on. Libraians’Index to the Internet:http://lii.org/, 2005.

11.10

[4]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资源环境学科信息门户:http://resip.llas.ac.cn/,2005.11.18 [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化学学科信息门户:http://chemport.ipe.ac.cn/,2005.11.19 [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图书情报学科信息门户:http://www.tsg.net.cn/,2005.12.7

[7]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物理数学学科信息门户:http://www. phymath.csdl.ac.cn/,2005.12.15 [8]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生命科学学科信息门户:http://biomed.csdl.ac.cn/,2005.12.20 [9]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Organising Medical Networked Information: http: //www.omni.ac. uk/,

2006.1.12

[10] The Swedish Universities of Technology Libraries. The Engineering E-Library, Sweden: http:// eels.

lub. lu.se/,2006.3.20

[11] EU's Information Society ,Technologies 5th framework programme. Renardus: http:// www. renardus.

org, 2006.1.12

[12] ADAM Consortium Partners.The Art, Design, Architecture & Media Information Gateway: http://

www. adam.ac.uk,2006.1.12

[13]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The Libra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FOMINE: http:// infomine.

ucr. edu/,2006.1.12

[14] Goettingen State and University Library ,University Library \

http://www.geo-guide.de/,2006.1.12

[15]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The University of Bath.The Resource Discovery Network:http: //www.

rdn.ac.uk/2006.2.10

[16] Traugott ·Koch .Quality –Controlled Subject Gateway: Definitions, Typologies, Empirical Overview.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00.24(1):24-34

[17] Lorcan Dempsey .The subject gateway: experiences and issues based on the emergence of the

Resource Discovery Network.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00.24(1):8-23

[18] David Bawden ,Lyn Robinson.Internet subject gateways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2(22):157-162

[19]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http://www.nla.gov.au/initiatives/sg/,2006.1.15

[20] Karen Calhoun. From information gateway to digital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a case analysis.

- 39 -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Library Collections,Acquisitions &Technical Services ,2002(26):141-150

[21] Emma Worsfold.Subject gateways:fulfilling the DESIRE for knowledge.Computer Networks and

ISDN Systems,1998(30):1479-1489

[22] Rush G.Miller,Peter X.Zhou.Global Resource Sharing:A Gateway Model.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9(4):281-7

[23] 韩丽,徐璟.国内外图书情报学学科信息门户的比较研究—关于BUBL LINK.LII.CSDL的分析研

究. 图书馆杂志,2005(4):28-30

[24] 姜禾.图书情报门户研究分析.图书馆杂志,2005(4):24-27

[25] 韩丽.杰出的英国社会科学信息门户—SOSIG评析.情报科学,2004(9):1126-1129 [26] 丁宁,张婷.学科信息门户探析.新世纪图书馆,2004(4):18-20 [27] 韩丽.国内外学科信息门户简论.图书馆杂志,2004(7):17-20

[28] 王玮.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新模式—主题网关.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2):67-71.87 [29] 胡明玲,刘荣.质量受控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图书馆杂志,2004(6):26-29 [30] 王建涛,胡明玲.质量受控学科信息门户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4(9):34-27 [31] 李文渊,董敏红.数字图书馆的学科信息门户建设.山东图书馆既看,2005(1):118-120

[32] 王丹,潘淑春.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专业信息门户网站现状与发展趋势.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3 (5): 42-45 [33] 毛军.用ROADS构建主题信息门户.图书情报工作,2001(11):55-58

[34] 黄如花.学科信息门户信息组织的评价.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53-657 [35] 毛军.学科信息门户发展现状综述.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2(3):20-22

[36] 王楠,吴新年,祝忠明.学科信息门户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情报杂志,2004(12):36-40 [37] 梁桂英.浅谈学科信息门户资源体系的标准建设.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7):101-105 [38] 李辉.CSDL学科信息门户分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0):127-130

[39] 祝忠明,吴新年,孙成权.学科信息门户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情报杂志,2004(11):2-3 [40] 徐桂宁,赵洋.国外学术信息主题网关特点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5(1):60-63 [41] 王发生,毛君莲,罗敏.面向用户的图书馆信息门户.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20-21

[42] 马费成,张婷.“看不见”的网站与学科信息门户的比较分析.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3):298-301 [43] 黄如花.网络信息组织的模式.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1):27-31

[44] 袁海旺,麦克尔·宾得.图书馆应建设用户首选的信息门户“网站”—岭苑信息门户(TIP):西肯

塔基大学图书馆的模式.国家图书馆学刊,2001(1):9-14,37

[45] 向菲.面向用户的学科信息的门户构建模式分析.情报科学,2005(10):1569-1572 [46] 张芮,张娴.国外学科信息门户发展现状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6(2):139-142

[47] 邢美园,陈益君.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中深层网页资源采集的方法与策略.情报资料工作, 2005 (6):

53-56

- 40 -